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時間:2022-01-25 04:36:00

導語:停電事件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總則

1.1.編制目的

1.1.1.為不斷提高*電網處理大面積停電事件的能力,在可以預見的范圍內,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地迅速響應、快速組織,正確、有效處理*電網在調度運行中出現的大面積停電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電力系統大面積停電事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維護電力生產的正常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1.2.1.本預案依據國務院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國家及遼寧省人民政府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國家電網公司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下發的《電力系統調度運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規范》,以及電力行業的有關規程、標準,結合*電網的實際制定。

1.2.2.本預案是《國家電網公司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國家電力調度中心下發的《電力系統調度運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規范》在*電力系統調度運行方面的具體要求。

1.2.3.根據《電網調度管理條例》,調度系統包括變電所的運行值班單位。電網調度機構依法履行組織、指揮、指導和協調電網運行的職責。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電力系統應對和處理因電力生產故障、電力設施(包括電網調度運行必須的工作場所、通信、自動化、信息網絡、調度指揮場所等)遭受嚴重破壞、重大自然災害、電力供應持續危機導致系統大面積停電等對*系統調度運行構成或可能構成重大影響和嚴重威脅的各類突發事件。

1.4.基本原則

1.4.1.預防為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加強電力安全管理,落實事故預防和隱患控制措施,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設備缺陷,有效防止重特大電力生產事故發生;加強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工作和行政執法力度,提高公眾保護電力設施的意識;規范電力市場秩序,避免發生電力供應持續危機;開展大面積停電恢復控制研究,制定科學有效的電網恢復預案;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反事故演習,提高*對重特大突發事件處理、應急搶險以及快速恢復電力生產正常秩序的能力。

1.4.2.統一指揮。對電網突發事件,按照“統一指揮、組織落實、措施得力”的原則,在*人民政府應對大面積停電應急領導小組以及*電網處置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下,組織、指揮、協調電網突發事件的處理和電網運行的恢復工作。

1.4.3.分層分區。按照“分層分區、相互協調、各負其責任”的原則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體系。*調度系統各單位針對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防止和處置突發事件,維護電力生產正常秩序的應急預案。按電網結構和調度管轄范圍,制定相應電網的“黑啟動”預案,保證電網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盡快恢復供電。負責調度機構工作場所電源保障的單位、部門制定“調度機構場所電源保障及搶修預案”。

1.4.4.保證重點。遵循“統一調度、確保主網、保障重點”的原則,在突發事件的處理過程中,將保證*電網主網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限制突發事件范圍擴大,防止發生主網系統性崩潰和瓦解。在電網恢復中,主干網架和重要輸變電設備,努力提高整個系統的恢復速度和效率。在供電恢復中,優先恢復縣城等重點城市、重要用戶的供電,盡快恢復社會正常供電秩序。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應急組織機構

2.1.1.*電網成立電網大面積停電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組(以下簡稱應急處理領導組)。*電網突發事件所有涉及電網恢復的應急處理工作均應服從應急處理領導組的統一指揮。

2.1.2.應急處理領導組

組長:李連寶

副組長:王亞輝

成員:李德紀飛孫瑜田慶國劉瑋宋振宇暴強宮澤勤

2.1.3.*電網內對電網運行有重大影響的主要變電所、成立本單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組織機構。由所屬各供電所、所長擔任組長,成員包括該單位有關領導及相關專業人員。

2.2.應急組織機構的職責

*電網調度機構是*電網事故處理的指揮中心,昌調值班員是所轄電網事故處理的指揮員,在工作組的協調指揮下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2.2.1.工作組的主要職責

2.2.1.1統一領導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理、事故搶險、電網恢復等各項應急工作;

2.2.1.2接受*縣政府及上級調度機構應急指揮部的領導;

2.2.1.3研究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

2.2.1.4決定實施和終止應急預案,宣布進入電網I級停電事件狀態,具體指令;宣布解除電網I級停電事件狀態;

2.2.1.5指揮、協調*電網調度運行突發事件的搶險及應急處理工作;根據應急處理需要,下達對調度運行現場人員進行疏散,對現場設備進行隔離,緊急調集人員、備品備件、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等指令;

2.2.1.6根據應急處理需要對相關變電所指令;對其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以及有關預防措施的制定和落實進行督察和指導;

2.2.1.7及時了解、掌握電網調度運行突發事件的情況和處理進展;

2.2.1.8負責向*縣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突發事件及其應急處理的情況;

2.2.1.9應急處理的評價與考核;

2.2.1.10組織制定、評估、完善*電網處置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

2.2.2.各相關變電所應急處理指揮機構主要職責

2.2.2.1貫徹落實*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規定;

2.2.2.2接受地方政府及上級應急處理指揮部的領導;

2.2.2.3按照調度的隸屬關系,執行相應調度機構下達的處置大面積停電事件的調度指令,負責本單位管轄范圍內突發事件的搶險、應急處理及恢復正常運行的工作;

2.2.2.4組織制定本單位突發事件調度運行應急處理預案和相應責任制度,并將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機構成員名單及常用通信聯系方式上報所屬調度機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備案;

2.2.2.5及時向所屬調度機構應急處理領導組匯報本單位管轄范圍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

2.2.2.6負責落實本單位大面積停電的善后處置工作;

2.2.2.7負責應急處理預案中有關預防措施(包括技術措施、事故搶險所需物質、備品備件、設備和工器具的準備)的落實和人員培訓,并接受上級調度機構及政府的監督和檢查。

3.事件分級

3.1.突發事件

本預案所稱突發事件是指*電網在運行過程中,突受外界或內部因素影響,發生或可能發生電網大面積停電或穩定破壞、電力設施大范圍受損等對電網運行產生嚴重影響的事件。

3.2.事件分級

按電網停電范圍和事故嚴重程度,將大面積停電分為I級停電事件和Ⅱ級停電事件兩個狀態等級。

3.2.1.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電網進入I級停電事件狀態:

3.2.1.1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引起發生連鎖反應,造成區域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30%以上;

3.2.1.2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引起發生連鎖反應,造成重要政治、經濟中心城市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50%以上;

3.2.1.3因嚴重自然災害引起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造成縣轄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的40%以上,并且造成重要輸變電設備受損,對區域電網、跨區電網穩定運行構成嚴重威脅;

3.2.1.4因重要變電所、重要輸變電設備遭受毀滅性破壞或打擊,造成區域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的20%及上,對區域電網、跨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嚴重威脅。

3.2.2.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電網進入Ⅱ級停電事件狀態:

3.2.2.1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造成跨區電網或區域電網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10%以上,30%以下;

3.2.2.2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造成重要政治、經濟中心城市訂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20%以上,50%以下;

3.2.2.3因嚴重自然災害引起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造成縣轄電網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的20%以上,40%以下;

3.2.2.4因重要變電所、重要輸變電設備遭受破壞或打擊,對區域電網、跨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威脅時;

3.2.2.5二次系統(包括廠站端)受到病毒、黑客攻擊、人為破壞等導致不能正常工作時并嚴重影響電網調度工作;

3.2.2.6電力通信電路非正常中斷時間較長,嚴重影響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等二次系統設備使用時;

3.2.2.7因調度機構失去外部電源時間較長,或通信、自動化機房和設備故障時間較長,或調度、運行等相關人員因故不能正常值班等原因,造成調度機構不能正常工作,嚴重影響調度系統的正常運轉時。

4.應急準備

4.1.應急準備總體要求

4.1.1.*電網調度系統各單位遵循“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反應迅速、措施果斷、依靠科學”的原則,結合電力生產特點,針對大面積停電的不同類別,組織、落實常備應急搶修隊伍和物資儲備,建立大面積停電應急保障體系。保障體系包括電網調度運行、事故搶修、技術支持等方面。

4.1.2.*電網各單位的應急保障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對大面積停電的應急準備按照本規范3.2.1和3.2.2.款關于事件的分級和類別,制定科學的、可操作的應急處理預案,覆蓋事件發生、發展、處理、匯報、解除的全過程,并結合事件的類別和規律,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4.2.預案準備

4.2.1.事故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電網各級調度機構應根據實際運行方式,綜合考慮氣候、工作內容、季節性事故特點等各種因素影響,完善事故預案(見*電網事故處理預案),并做好啟動相應預案的準備。

4.2.2.聯合反事故演習。*電網的各級調度機構應綜合考慮電網薄弱環節、運行突出問題、特殊運行方式、惡劣氣候條件、外力破壞、季節性事故特點等各方面突發因素,每年定期組織有針對性地聯合反事故演習和應對突發事件的演習,參演單位包括*電網各相關發供電企業。反事故演習方案的制定包括:

4.2.2.1演習目的和要求;

4.2.2.2參演單位、設備范圍、參演人員名單和組織機構;

4.2.2.3考官、學員席、觀摩現場的環境要求及通信、調度自動化模擬仿真、故障信息、網絡可視電視或大屏幕等支持系統的配合方案;

4.2.2.4演習內容、模擬故障說明及正確處理的要點;

4.2.2.5各演習現場要求及配合方案和延伸演習方案;

4.2.2.6演習評估與總結。

4.2.3.預防變電所全停。*電網的生產運行管理部門、安監部門應根據電網的現狀,制定預防變電所全停的事故處理預案,報*調度備案,并印發相關下屬單位和部門執行。

4.2.4.電網安全性檢查。*調應根據電網運行的實際情況,定期組織各單位,開展對送、配、變電和繼電保護、安控裝置、通信、自動化等一二次系統設備的電網進行檢查工作。定期提出一、二次系統設備運行、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安全整改措施,并下達各相關單位落實。

4.2.5.拉限電序位。*電網根據用戶性質和電網接線,每年要定期編制緊急情況下保證電網安全的拉閘限電序位表。內容包括限電情況下的拉限序位、電網事故情況下的拉閘序位、電網低周減載序位和低壓減載序位,報同級人民政府電力主管部門批準后執行,并報上一級調度機構備案。

4.2.6特殊時期的保電。在重要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調度機構按照《特殊時期保證電網安全運行工作規范》(國電調〔2000〕47號)要求,編制和上報保電預案,做好保電的安全、組織和技術措施,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和正常供電。

4.2.7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為保證二次系統的安全,防止和處置由于二次系統遭受病毒、黑客攻擊、人為破壞等原因嚴重影響電網的實時運行指揮,*電網各單位應做好一次系統安全防護的安全、組織和技術措施,編制應對預案,并報上一級應急指揮部和調度機構備案。

4.2.8防災備用調度系統。以防止因調度機構環境破壞,導致較長時間不能進行電網的正常調度運行指揮。

4.2.9.調度機構電源保障及搶修預案。根據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下發的《電力系統調度運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規范》中斷電力供應可能會造成政治、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及重要社會公眾聚集場所秩序紊亂的各類電力用戶應制定應急保安措施和救援預案”的要求,調度機構屬于不能中斷電力供應的特別重要用戶,必須配備UPS不間斷電源和自備保安電源。調度機構工作場所電源保障的責任單位/部門應制定“調度機構場所電源保障及搶修預案”,報上級調度機構備案,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定期與上級調度部門聯合組織搶修預案的演練。

4.3.技術保障

4.3.1.*縣供電局系統各部門、各單位應重視研究電網安全的重大問題,從電網建設和改造項目的立項、設計、建設、試驗、運行等各個環節,考慮應對電網調度運行突發事件的處理措施,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4.3.2.*縣供電局系統的設備管理維護單位應針對設備實際情況制定設備搶修管理辦法。

4.3.3.應從技術上保障調度機構的工作場所、調度自動化及通信系統能夠正常、連續行使調度職能。

4.3.4.應制定針對二次系統安個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并經過預演或模擬驗證。

4.3.5.*縣調度機構應定期聘請由電力生產、運行管理、科研單位等各方面技術人員檢查電網調度運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組織整改。

4.3.6.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快建設電力系統事故預警、電網事故信息處理和災變防治系統。

4.4.資金保障和物資準備

4.4.1.每年應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處置由于突發事件引起大面積停電的應急設施、設備、器械、人員培訓等專項費用。該資金應專款專用,未經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的批準,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為它用。

4.4.2.應對大面積停電的應急設施、設備、器械等物資儲備應定置存放、定期檢查、及時補充,保證在緊急情況下各保障體系反應快速、物流暢通。

4.5.應急培訓

4.5.1.應根據應急保障體系的要求,確定調度機構應急人員名單。通過模擬演練等手段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調度系統的應急處理能力,結合大面積停電的類別,由應急指揮機構定期組織有針對性地應對大面積停電的聯合演習。

4.5.2.調度機構應對在崗員工進行應急培訓。培訓內容至少應包括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理預案及其相關理論知識、必備技能和組織技術措施,并將應急培訓的考核納入每年的安規考試。

5.應急響應

5.1.應急啟動程序

5.1.1.當電網突發重大故障、電力設施遭受重大破壞、二次系統發生嚴重故障或受到攻擊、遭遇嚴重自然災害、電力供應持續危機導致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時,電網調度機構應立即啟動應急處理機制。值班調度員應將故障狀態、停電范圍、停電負荷、發展趨勢等有關情況盡快報告主管生產領導,主管生產領導立即匯報應急處理領導組。

5.1.2.應急處理領導組在接到有關事件報告后,根據影響范圍、停電區域、嚴重程度、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等,判斷是否進入I級事件或Ⅱ級事件狀態及進入相應狀態的范圍,并就有關重大應急問題做出決策和部署,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縣政府、*縣供電局應急處理領導組,并通知相關人員按各類應急預案的要求盡快趕赴相關現場。

5.2.電網安全預警控制

5.2.1.在電網安全預警狀態下,各單位、各部門要立即啟動應急準備工作,按照應急工作組的要求,落實各項預警控制措施。

5.2.2.當政府或上級應急處理指揮部就自然災害等社會性突發事件發出預警后,調度機構應針對預警的突發事件性質,評估對電網或調度機構的影響,審視已有的應急預案;必要時,修改已有應急預案或編制對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5.2.3.*電網各單位在重要電力設備發生缺陷,并可能因缺陷發展退出運行時,應及時向調度管轄該設備的調度機構匯報。調度機構應及時做好事故預想。

5.2.4.當電力供應出現持續嚴重危機、電網調度機構缺乏更進一步的有效控制手段,并有可能導致*電網電力供需平衡嚴重破壞和大面積停電時,實施特殊時期限電方案。

5.2.5.在緊急情況下,為保證主網安全穩定和重點地區、重要城市、重要用戶的供電,電網值班調度員有權采取拉限負荷、解列電網、解列發電機組臨時中止電力市場交易等一切必要手段,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各運行值班員必須嚴格服從電網調度命令,正確執行調度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擾、阻礙調度及運行值班人員進行事故處理。

5.3.應急處理

5.3.1.當電網對外重要聯絡線非正常解列或孤立運行時,運行方式、繼電保護等專業負責人應了解事故情況并對系統恢復提出指導意見,必要時到達調度室或工作崗位,為故障處理提供技術支持。

5.3.2當發生電力生產故障減供負荷數額達到預警狀態時,調度機構分管領導和運行方式、繼電保護等專業負責人應到達調度室或工作崗位,為故障處理提供技術支持。

5.3.3當發生電力生產嚴重故障,減供負荷數額達到應急狀態或造成大面積停電或電網瓦解時,調度機構主要負責人及有關人員應到達調度室,組織指揮應急處理工作。

5.3.4當發生重大電力生產故障及因主網繼電保護、安控裝置不正確動作引發連鎖反應等情況時,調度機構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應趕赴現場,指導、協調故障處理,組織對不正確動作原因的調查與分析。

5.4.事故搶修及協調

5.4.1.*電網發生重大電力生產故障、嚴重自然災害、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時,調度機構應通知相應發輸變電設備的管理單位。相應發輸變電設備管理單位應迅速組織事故搶險隊伍,盡快趕赴事故現場,排除險情,修復故障設備。

5.4.2.負責電力設備搶修的有關單位應向調度機構報告設備損壞、預計恢復時間、對電力系統的要求等,以便調度機構對運行方式等做出必要的安排和調整。

5.4.3.在電網調度機構場所失去電源的情況下,除啟動相應預案外,調度機構應迅速通知調度機構電源管理單位組織搶修。

5.4.4.當廠站端二次設備發生嚴重故障,影響電網調度運行時,調度機構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應組織、協調、指揮有關設備的故障處理。必要時應趕赴現場指導搶修工作。

5.4.5.當主干通信網絡或調度自動化系統癱瘓時,調度機構應迅速組織專業人員搶修,通知有關單位及廠站端設備管理單位組織人員搶修。

5.5.電網恢復

5.5.1.在*電網發生大面積停電后,要盡快恢復電網供電。安全、快速、有效的恢復電網運行對于減少停電損失、保持社會穩定、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至關重要。

5.5.2.在電網恢復過程中,要優先恢復大型電廠和仍能保持熱態啟動能力機組的廠用電源。具備自啟動能力的發電廠,應根據情況自行啟動發電機組。

5.5.3.在電網恢復過程中,要協調好電網、用戶之間的恢復次序,保證電網安全穩定留有一定裕度。在高壓電網恢復過程中,要防止發生過電壓,避免造成新的設備損壞和停電。

5.5.4.在對停電的變電站恢復送電之后,要盡快有計劃、有步驟地恢復對重點地區、重要鄉鎮、重要負荷的電力供應。分區恢復的,在條件具備時應盡快實現聯網運行。

5.5.5.在電網恢復過程中,各電力用戶應嚴格按照調度計劃分時分步地恢復用電。

5.6.應急處理要求

5.6.1.*電網各變電所應制定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當電力系統發生突發事件時,按照事先制訂的預案采取應急措施。應急處理期間,各變電所要堅決執行調度機構下達的指令,準確及時地反饋現場實際情況,將主要精力投入對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置,確實履行保電網、保設備安全的職責。

5.6.2.請求社會緊急支援。宣布啟動電力系統應急機制后,*電網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組可視需要,通過縣局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請求政府應急領導小組啟動社會援助保障體系。

5.7.應急結束

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應急領導組研究決定,宣布解除I級停電事件狀態:

5.7.1電網主干網架基本恢復正常接線方式,電網運行參數保持在穩定限額之內,主要發電廠機組運行穩定;

5.7.2停電負荷恢復80%以上,重點地區、重要鄉鎮負荷恢復90%以上;

5.7.3無其他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正常電力供應存在重大影響或嚴重威脅的各類事件。

6.信息匯報與

6.1.電力系統突發事件匯報制度

電網調度運行系統,應建立嚴格的電力系統大面積事件匯報制度和暢通的突發事件信息網絡。

6.2.信息匯報

6.2.1.發生大面積停電時,*調度系統調度、運行值班人員均須根據相關電網調度機構的調度管轄/許可范圍,立即向上級電網調度機構的值班調度員匯報在其調度管轄/許可范圍內發生的大面積停電事故。

6.2.2.發生大面積停電時,*調度系統內各級運行值班人員應及時向值班調度匯報,由值班調度向本單位、部門領導匯報大面積停電事件概況。

6.2.3.*調度系統各運行單位、部門的行政正職授權的領導在接到本單位、值班調度員、運行值班人員的大面積停電匯報后,應立即按本規范中有關要求向上級調度機構和本單位的分管領導、應急處理領導組匯報。

6.2.4.信息匯報內容要求準確、詳實,*調度系統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瞞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6.3.信息

應急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對事故信息統一,并負責擬定信息方案,及時采用適當方式信息,組織報道。

7.后期處置

7.1.調查與評估

7.1.1.事故調查和處理的具體辦法按照國家和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7.1.2.發生大面積停電等造成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后,*電網的調度機構應組織有關專家對事件處理過程進行評估,并形成評估報告。

7.1.3.大面積停電事件處理結束后,電網調度機構應適時向有關被調度對象通報對故障的技術分析及事件處理情況。

7.2.改進措施

7.2.1.大面積停電事件處理結束后,電網調度機構應組織調度系統各運行單位研究故障發生機理,分析故障發展過程,總結應急處理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補充、完善和修訂電力系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7.2.2.故障所涉及的變電所及相關單位應及時總結應急處理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應急救援、事故搶修等的保障體系,并將改進方案報電網調度機構。

7.2.3.電網調度機構應定期將本網運行中出現的故障、對故障所做的技術分析以及各單位采取的整改措施向調度系統各運行單位,以提高電力系統的整體應急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