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27 03:38:00

導語: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民生為本,把握機遇,促進民政工作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為民解困,搭建社區服務平臺,有效提高社區服務整體水平。逐步建立社區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中心城區地位相適應,與城市居民需求相適應的綜合服務功能體系,為我區經濟與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提供基礎保證。

二、工作目標

(一)推進社區公共服務。各街(鎮)及相關部門是社區公共服務的主體,要將社區就業、社會保障、社區求助、社區衛生、社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社區法律援助、社區文化教育體育、社區流動人口、社區安全、社區環境治理等公共服務覆蓋到社區,為居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

(二)支持社區自助和互助服務。社區居委會是開展社區自助和互助服務的主體,要在協助各街(鎮)做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基礎上,組織動員駐社區單位和社區居民開展鄰里互助、日間照料、捐贈救助、建立慈善超市等多種形式的自我服務,對特殊群體要深入家庭開展服務。

(三)鼓勵社區中介及商業化服務。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居民個人是開展社區中介服務、便民利民商業化服務的主體,要利用“小、快、靈、便”的優勢,積極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做到低償、有償、誠信、便捷。

(四)開展社區志愿服務。在群團組織、社區注冊并堅持開展服務的志愿者是社區志愿服務的主體,要注重在知識傳授、法律咨詢、居家養老、精神慰藉、社區關愛等方面開展志愿無償服務。

(五)改善社區基礎設施狀況,提高社區服務功能。按照社區建設三年總體規劃,今年完成一處千米辦事處級社區中心,40個達標社區辦公用房。

三、主要任務

(一)按照哈政發[2*]3號文件要求,區、街道(鎮)要分別建有使用面積2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以上,提供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事務服務的社區服務中心。社區要平均建有使用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組織辦公和公益性服務用房(以下簡稱社區公益用房,主要包括社區組織辦公室、文體活動室、社區服務工作站、警務室、人民調解室、圖書室、文體活動室、紅十字服務站、市民學校、慈善超市等),并配備微機、網絡、音像設備等必備的辦公設施和文體活動器材,采取信息化手段為居民提供服務。

(二)按照市、區兩級政府將2*年至2010年城區社區公益用房達標建設所需資金列入本級政府年度預算的政策,市級采取建成后補貼的方式投入,按照總體目標要求,我區力爭三年全部達標。各街(鎮)要在整合社區資源上下功夫,廣泛爭取社會力量支持,多方位籌措資金,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全面完成工作任務。2*年計劃建設完成基礎設施達標的社區有40處,共涉及19個街(鎮)。其中,需要市、區共同協調一事一議的鍋爐房8處,新建19處,購置11處,改擴建2處,總投資約4665.3萬元。

(三)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各街(鎮)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新形式,主動動員能夠提供養老服務的社會力量參與,開展為獨居老人提供各項居家養老服務。同時,各辦事處要積極組織社區,持哈政發[2*]3號文件登門協調相關部門對社區公益用房用熱、用水、用電等費用按照民用收費標準收取,各項通訊費用實行優惠價格。

(四)按照哈政發[2*]3號文件精神,逐步落實社區委干部辦公經費、生活補貼及兩險待遇問題。

四、工作原則

(一)搶抓機遇,加大投入。各街(鎮)要建立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投入的長效機制,搶抓機遇,充分利用市、區兩級財政給予補貼的優惠政策;特別是要加大自有資金的籌措力度,力爭3年內全部達標。對于今年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的工程項目,各街(鎮)可動用3—5萬元自有資金。同時,每建一處,區財政提供2萬元啟動資金。

(二)結合實際,落實相關政策。目前,我區正處于全面啟動動遷改造和小區規劃建設的大好時機,各街(鎮)一定要認清形勢,借助市政府3號文件精神,盡快提升本轄區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整體服務功能。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依據市城市規劃部門要制定出臺的《哈爾濱市居住社區公益服務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和《哈爾濱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試行辦法》等相關政策,加大力度,整合社區資源。

(三)各街(鎮)要根據所轄社區居民戶數實際的狀況,社區辦公、活動、服務用房使用面積,按照社區不同規模分別達到:2000戶以下的社區要建有210平方米社區公益性服務用房;2000戶至3000戶的社區要建有300平方米的社區公益性服務用房;3000戶以上的社區要建有400平方米的社區公益性用房;街(鎮)級社區服務中心,要建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公益性服務用房的標準。要設有“一站式”公共服務窗口,并有室外活動場地。在有條件的辦事處,要建成600平米以上的示范社區,提升*區社區建設水平,打造社區建設新亮點。

五、實施步驟

(一)調研發動階段(2*年2月1日—4月15日)

主要任務是開展社區公益用房建設前期準備工作,認真宣傳貫徹落實哈政發[2*]3號文件精神,區民政局與各街(鎮)要積極深入到各社區,進行實際踏查和調研,確定工作規劃,積極與相關單位進行溝通與協調,辦理相關建設手續。各街(鎮)要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及時上報工程建設的造價、預算、圖紙等相關材料。做好地區居民群眾的思想工作;做好其建設社區公益性用房的必要性和長遠為居民服務、居民受益的重要意義的宣傳工作。籌措工程建設資金,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的一些相關困難,保障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的順利進行。

(二)啟動實施階段(4月16日—9月30日)

主要任務是各街(鎮)要根據現有各社區的實際情況,搶前抓早,及時啟動工程建設,區政府將對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起步快、開工早、投入多、效果好的單位予以表彰。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要按時限要求,保質保量投入使用。同時,要加強工程建設質量的管理和監督。

(三)驗收使用階段(10月8日¬—11月15日)

主要任務是各街(鎮)對建設工程進行全面驗收和工程質量的檢查,自檢自查合格后,上報相關建設竣工驗收報告。提請市、區民政部門對所建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工程進行檢查驗收,工程項目經市、區檢查驗收合格后,按規定劃撥市級匹配補貼資金。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街(鎮)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成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我區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啟動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確保工程全面實施,建設工作順利進行,必須強化責任,狠抓落實。要求各街(鎮)領導包管,黨政干部“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靠前指揮,分管領導要具體負責,要把此項工作納入各街(鎮)重要工作日程,保證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順利完成。

(二)強化監督,透明運作。各街(鎮)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可采取公平、公正、公開招標的形式進行工程建設,按期公布工程進展情況和資金運用情況,要成立相關的工程預算審查、工程建設管理、工程質量監督組織和責任制度,加強建設資金的管理和審計工作,接受市、區民政部門的指導驗收。

(三)落實責任,保證時限。此項工作區政府與各街(鎮)簽定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責任狀。經檢查驗收,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工程項目并能夠投入使用的,區政府給予適當的資金支持,沒有按時完成的,要在全區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