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10 03:52:00
導語:農田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決定》和省農業委員會、省財政廳、省農業機械管理局《關于做好2010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和推進縣建設的通知》(蘇農計〔2010〕31號、蘇財農〔2010〕59號)等法規、文件精神,現就我縣推廣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以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為目標,在農村全面推廣以秸稈機械全量還田、覆蓋還田為主,民間收集、加工利用為輔,逐步減少炊事直燃的秸稈綜合處理辦法。2010年,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其中機械還田率32%、多種形式利用率53%(任務分解詳見附件1)。到2012年,初步建立秸稈收集體系,加快形成集還田、加工、氣化等為一體的多元化利用格局。
二、實施途徑
堅持疏導為主、疏堵并舉的工作方法,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覆蓋還田、秸稈生物腐熟還田、秸稈養畜過腹還田、秸稈青貯、秸稈畜禽養殖發酵、秸稈培育食用菌、新型耕作農藝、秸稈加工燃料和能源化利用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利用技術和措施。
(一)秸稈機械全量還田
1.各鎮(區)按目標任務完成還田面積,并召開現場觀摩會,組織本轄區收割機開啟切草裝置。
2.組織本轄區大小拖拉機配備秸稈還田機械,按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并與機插秧技術集成。
按以上操作完成基本任務的,享受政策補助。
(二)秸稈加工
1.扶持建設秸稈固體型材加工點。每個加工點年消耗秸稈3000噸以上(以秸稈收購付款憑證為準),給予一定資金補助,主要用于機械添置等,實行財政報賬制。
2.逐步培育、扶持建設秸稈收集、儲運、加工體系。秸稈加工點負責收購、儲運并加工銷售,政府給于政策扶持。
3.加強秸稈深化利用技術研發,鼓勵秸稈加工工業化、綜合開發利用、產業化發展,扶持并帶動秸稈氣化、商品肥、飼料等規模化開發利用,以便在較大范圍內消化秸稈。
(三)鼓勵推廣秸稈沼氣和秸稈覆蓋還田、過腹還田等多形式利用
以鎮(區)為單位申請戶用沼氣建設300戶以上,或以村為單位申請秸稈沼氣集中供氣站建設的,享受項目補助。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政府已成立由縣農業、水務、環保、財政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有宣教組、技術指導組和督察后勤組,負責全縣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的日常協調和管理工作。縣農業部門重點負責秸稈固體型材加工項目建設和秸稈覆蓋還田、過腹還田等多形式利用等工作;縣水務部門重點負責秸稈機械還田等工作;縣環保部門重點負責秸稈禁燒等工作;縣文廣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做好典型引導;縣發改、科技、公安、財政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工作。各鎮(區)也要盡快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和組織網絡,明確職責分工,分解目標任務,制定可行方案,落實行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具體責任人責任,切實加強對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組織領導。公務員之家:
(二)強化宣傳教育
各鎮(區)、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采取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形式,加強秸稈禁燒規定、秸稈焚燒危害以及秸稈綜合利用政策的宣傳教育,努力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引導廣大農民增強秸稈綜合利用自覺性。
(三)加大考核力度
建立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獎懲制度,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落實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相關責任人和單位給予行政問責和經濟處罰。
1.以鎮(區)為單位,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目標任務綜合考核(考核評分表詳見附件2)。按年度目標任務,分夏秋兩季,以實際完成工作任務量臺帳和檢查結果為依據,由縣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領導小組綜合考核,完成序時進度和年度目標任務的,縣政府以獎代補進行獎勵;對未完成序時進度和年度目標任務的,予以通報批評,給予一定經濟處罰;造成重大影響的,將追究主要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2.以行政村為單位,開展行政村秸稈禁燒工作評比。對禁燒工作成績突出的村,縣鎮分別給予適當獎勵;對焚燒現象嚴重的村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取消環保工作評先資格,其中,享受財政補貼的,追回補貼金額。
- 上一篇:縣委嚴明紀律狠抓落實方案
- 下一篇:增加農民收益的國家扶持政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