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文明建立方案

時間:2022-05-23 05:44:00

導語:交通安全文明建立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安全文明建立方案

示范帶動。要將“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和創建交通平安宣傳示范農村、社區、單位、學校工作相結合,典型引路。及時總結先進經驗,并適時通過召開現場會、交流會等形式宣傳推廣,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文明交通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進一步提升公民文明交通意識和社會文明水平,為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辦文〔〕29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經區政府研究,決定從年起至2012年,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區范圍內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努力提高公民文明交通素質為根本,以解決影響道路交通平安疏通的突出問題為切入點,以動員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為抓手,以“關愛生命、文明出行”為主題,大力開展文明交通活動,為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發明平安疏通、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使公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識、平安意識、文明意識明顯增強,力爭通過三年努力。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交通秩序明顯改善,交通執法更加規范,交通管理更加科學,文明交通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

(二)具體目標

1.年。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集中解決日常交通行為中存在突出問題,加強交通管理的文明執法和科學管理,提升交通民警執法規范化水平,進一步完善道路平安設施和管理設施,初步實現交通參與者知法守法,行人、非機動車守法率明顯提高,交通陋習及危險駕駛行為明顯減少。

2.2011年。督促工作落實,進一步強化交通參與者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做到關愛他人、文明禮讓,努力實現平安帶、頭盔使用率明顯提高,機動車停放規范有序,路口、路段人行橫道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降低,酒后、超速、疲勞等危險駕駛行為引發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道路平安設施和管理設施隱患治理取得階段性效果,執法效率和科技應用水平明顯提升。

3.2012年。擴大活動實效,形成長效工作機制,促進全社會文明交通良好風尚的形成,努力實現交通參與者守法出行的文明素質顯著提高,機動車交通違法率、事故率顯著下降。鄉村和公路要建成一批交通秩序好、事故少的交通文明示范路”群眾交通出行平安感以及對交通環境的滿意度大幅度提高,交通管理部門執法能力顯著增強,執法形象、執法公信力大大提升。

三、組織領導

扎實有效地開展此項工作,為切實加強對我區“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活動的領導。經區政府研究,決定成立區“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活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辦公室設在區公安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工作。聯系電話:

四、活動內容

文明出行”這一活動主題,圍繞“關愛生命。重點組織開展以下四項活動:

一是倡議“六大文明交通行為”即大力建議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機動車按序排隊通行、機動車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車燈、行人/非機動車各行其道、行人/非機動車過街遵守信號的文明交通行為。

二是摒棄“六大交通陋習”即自覺告別機動車隨意變卦車道、占用應急車道、開車打手機、不系安全帶、駕乘摩托車不戴頭盔、行人過街跨越隔離設施的交通陋習。

三是抵制“六大危險駕駛行為”即堅決抵制酒后駕駛、超速行駛、疲勞駕駛、闖紅燈、強行超車、超員/超載的危險駕駛行為。

四是完善“六類道路平安及管理設施”即進一步完善鄉村過街安全設施、路口渠化設施、出行引導與指路設施、道路車速控制設施、農村公路基本平安設施、施工道路交通組織與平安防護設施。

五、工作布置

印發宣傳掛圖、提示卡。利用樓宇、公交車、長途客運車安置的媒體電視、道路電子顯示屏播放交通平安宣傳提示語、公益廣告宣傳片、交通平安警示教育片;繼續鞏固交通平安宣傳“五進”工作措施,(一)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區文明辦、公安交警等部門組織開展交通平安宣傳活動。農村、社區、學校、街道等設置交通法規宣傳欄,使“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家喻戶曉。同時,組織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文明交通知識和基本要求,開設交通平安專欄,集中曝光交通陋習、交通危險行為,全社會營造踐行交通文明,告別交通陋習的濃厚氛圍。

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群眾團體的組織協調作用,區文明辦與教育、司法、交通、公安交警、鎮(辦)等單位要充分調動文明交通志愿者的工作積極性。深入機關、學校、企業、社區等基層單位,采取專題講座、征文、演講、座談討論、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文明交通知識教育培訓。要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教育力度,將文明交通知識教育納入駕校培訓及記滿12分駕駛人再培訓內容。要加強營運駕駛人平安行車責任意識教育,落實違法、事故信息抄告和通報制度。要推進交通平安“進學校”活動,全面推行中、小學生交通平安聯系卡制度。要深入勞務市場、建筑工地等外來務工人員聚集場所,開展交通平安巡講活動。要整合各類資源,大力開展平安知識普及等公益宣傳活動。

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平安設施和管理設施隱患,(二)完善平安和管理設施。區公安、交通、安監等部門要結合實際。為文明出行發明良好道路通行條件。要重點完善城區道路交通標志標線、路口渠化設施、出行引導與指路設施以及殘疾人駕車無障礙設施。進一步完善路口、學校、幼兒園、醫院等門前路段警示、提示標志和減速設施的設置。優化區域路網交通組織,依照《市鄉村道路交通平安管理條例》等規定,規劃和實施停車泊位,完善道路車速控制、防護設施、施工道路平安防護設施以及農村公路基本平安設施。對一些交通平安隱患比較突出的公路、鄉村道路等,實施掛牌督辦,限期整改。要加大科技投入,科學設置電子監控設備,規范使用非現場執法裝備,提高科技應用與管理水平。

以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為目標,(三)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加強對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的管控力度。開展嚴重交通違法集中整治行動。重點對公路交通秩序混亂、鄉村行人、非機動車亂闖紅燈、亂穿馬路、翻越交通護欄、機動車亂停亂放等行為進行專項整治。

引導人們從規范自身交通行為做起,(四)大力營造濃厚氛圍。區文明辦負責在全區組織開展“排隊日”讓座日”活動。自覺遵章守紀,交通文明禮讓;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形象大使評選活動,聘請熱心公益、社會形象好的知名人士擔任我區文明交通形象大使、交通平安宣傳員,參與公益交通平安宣傳活動。團區委要動員團員干部、企事業單位員工、學生、社區居民利用休息日走頭,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經常性交通違法勸導活動,全區形成參與文明交通的熱潮。區文明辦、公安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要組織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設文明交通專題專欄,廣泛宣傳文明交通知識和基本要求,曝光不文明交通行為,全社會建議文明交通,宣傳文明交通。各鎮(辦)要在本轄區廣場、街道、社區、行政村設置交通法規宣傳欄,定期更換宣傳內容,使“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家喻戶曉。

落實長效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單位內部交通平安管理制度,(五)切實強化社會監督。要制定“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年度綜合考核規范。加強對公務車輛的監管,制定公務車輛交通違法、交通事故日常管理、考核、抄告制度。完善群眾舉報制度,選聘文明交通監督員,通過照相、攝像等方式記錄交通違法行為和不文明現象,利用新聞媒體定期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曝光。探索將酒后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不良記錄納入誠信系統,建立機動車平安浮動費率機制。

六、具體措施

(一)召開“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動員大會。由“領導小組”負責)

(二)廣泛開展宣傳報道。區電視、廣播、時訊、互聯網等媒體要通過開辟專欄、開設論壇、播放文明交通公益廣告等形式。正確引導輿論,營造良好氛圍。由區委宣傳部、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負責)

(三)開展交通文明“五進”活動。由峽窩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負責。

(四)開展中、小學生交通文明宣傳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加強中、小學生交通平安管理。由區教體局負責,區公安局配合)

(五)加大對外來務工人員交通知識的普及。深入到廠礦、建筑工地、都市村莊開展交通法規平安知識宣傳教育。由峽窩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負責)

(六)將交通平安法規和交通平安知識作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對轄區群眾的宣傳教育。由區司法局負責,峽窩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配合)

(七)310國道、城區出入市口、市區主要道路醒目位置搭建大型文明交通公益廣告宣傳牌;交通事故多發點段設立“交通事故多發地段。請提前減速慢行”等溫馨提示牌;各單位和社區建立“文明交通宣傳櫥窗”提升鄉村文明形象。由峽窩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負責)

(八)建議市民在乘坐公交、購物、購買車票等活動時有序排隊。

(九)開展青年志愿者維護交通秩序活動。

(十)開展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整治。靜態交通秩序整治等整治活動。由區公安局負責)

(十一)開展公交車、出租車、長途客車、校車、接送幼兒車、客貨運輸車輛交通秩序整治。由區公安局、教體局、交通運輸局負責)

(十二)開展公務車交通秩序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配合)

(十三)開展機動三輪車、電瓶觀光車交通秩序整治。由區公安局負責。

(十四)開展違章占道、亂擺攤設點、突出門店經營的整治。由區鄉村管理執法局、峽窩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負責)

(十五)建立道路交通平安隱患排查整治長效工作機制。建立隱患道路信息制度,及時向社會通報。由區平安生產監督管理局、交通運輸局、鄉村管理執法局、公安局負責)

(十六)完善交通平安設施。

(十七)將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交通違法情況納入文明單位考核體系。與文明單位評比相掛鉤。由區文明辦負責,區公安局、機關事務管理局配合)

(十八)合理規劃公交站點。優化公交線路,全面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由區鄉村管理執法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負責)

(十九)制定城區停車場規劃。大力發展立體停車庫(樓)地下停車場等停車設施,緩解停車難的現象。由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公安局負責)

(二十)建立交通設施與道路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的工作機制。充分考慮交通需求,認真采用、吸收交通管理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合理規劃設計道路。由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鄉村管理執法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負責)

(二十一)組織開展農村交通平安綜合整治活動。整治交通違法行為,強化交通平安教育,努力預防和減少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由峽窩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農業農村委員會、交通運輸局負責)

(二十二)建議乘坐公交車、駕駛非機動車出行或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減小道路交通壓力。由“領導小組”負責)

(二十三)建立“領導小組”會議制度。研究部署階段性工作,協調解決“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活動中遇到具體問題,適時向社會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由“領導小組”負責)

(二十四)組織相關單位開展階段性的督導檢查。

(二十五)建立獎懲機制。組織開展各類評先活動。由“領導小組”負責,各成員單位配合)

(二十六)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廣場文化宣傳活動。采取歌舞、小品、有獎知識問答等形式。擴大影響力,提高宣傳面。由峽窩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負責,領導小組”配合)

(二十七)聘請熱心公益、社會形象好的知名人士擔任區“文明交通形象大使”列席參與各項交通平安公益宣傳活動。由“領導小組”負責)

七、工作要求

推動鄉村文明進步,文明交通行動計劃”適應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愿望。構建和諧社會,直接面向公眾開展的精神文明建設實踐活動。各有關單位要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綜合治理、全民參與”原則,結合本單位實際,推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健康順利開展。

加強領導。要充分認識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重要意義,(一)提高認識。把這項活動作為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作為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舉措,作為改善道路通行秩序、緩解交通擁堵、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創建文明和諧道路交通環境的重要措施,制定實施計劃,做出周密安排。

形成合力。要對“文明交通行動計劃”進行任務分解,(二)明確職責。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宣傳教育、完善平安設施、開展交通秩序整治、強化社會監督等方面,各司其職,多管齊下,綜合施策。要充分發揮基層單位、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明性,形成全民參與、上下銜接、群策群力、全面推進的工作局面。

務求實效。要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三)貼近實際。確定工作重點,細化工作要求,分類分步逐年推進。要從具體工作抓起,從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抓起,確保“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取得實實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