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非職業性煤氣中毒預防方針
時間:2022-05-30 11:44:00
導語:關于非職業性煤氣中毒預防方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部門關于開展預防和處置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工作的部署,有效預防和及時控制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導和規范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中毒事件的發生,有效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根據《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國發〔〕24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黔府〔〕2號)和衛生部等10部門制定的《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組織機構
為了做好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預防和救治工作,縣人民政府成立防控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二、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
(一)加強領導,密切配合。各鄉(鎮)、部門要牢固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建立由防控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基層單位和企業具體實施、運轉高效有序的聯動工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發生及造成的危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二)明確職責,各司其職。預防和處置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各司其職。
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日常工作,負責情況綜合、督辦檢查、協調聯絡工作。
縣衛生局負責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救治和信息報告工作,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科普宣教工作。
縣公安局負責流動人口、各種娛樂場所的管理防范工作,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相關處置工作,查處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中涉及的違法犯罪行為。
縣安監局負責相關生產單位的通風等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和指導工作。
縣民政局負責指導社區和村組織開展相關防范工作以及做好事件發生后的救濟救助工作,向特困病人提供醫療救助金。
縣文廣局負責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和警示教育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為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防控工作提供經費保障。
縣建設局負責建筑工地、農民工居住地相關場所燃煤安全,協助有關部門加快城郊結合部住宅區的改造工作,從根本上杜絕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發生。
縣教育局負責指導各類學校做好相關教育和防范工作,要求各中小學對學生進行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相關防范知識的宣傳。
縣環保局負責組織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環境監測工作,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提供監測信息,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為中毒事件提出應急處置建議。
縣氣象局負責及時天氣氣候變化情況、易引起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天氣的預測預警工作,將影響通風、排煙的氣象預報納入災害天氣預報范圍,并向廣大群眾發出預警提示,提示群眾注意防范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發生。
縣質監局負責爐灶具等產品的質量安全檢查和執法打假工作。
縣工商局負責打擊爐灶具市場非法經營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
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擬定本轄區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方案,同時組織對本轄區的居民進行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知識宣傳,及時進行隱患排查。
三、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大力開展防控一氧化碳中毒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廣泛組織、動員公眾參與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預防控制工作。對可能引起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保障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控和應急處理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分級管理,分級響應”的原則,政府各級各部門負責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依靠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組織開展相關工作,各部門應按照方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3)加強協調、信息共享。政府指揮協調相關部門,及時通報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共同研究分析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發生原因和影響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中毒事件要實施預警提示,對已發生的中毒事件協調聯動,積極處置。
(4)反應及時、處置有效。加強應急反應機制建設,做好人力、物力、財力、技術的保障工作,不斷提高應急能力,迅速、及時、有效地應對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四、工作時間:
年12月15日至年4月1日,整體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階段,年12月15日-年12月25日。各鄉(鎮)人民政府、各單位制定工作方案,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宣傳工作;縣電視臺要播放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宣傳資料,提高市民預防能力。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階段,年12月25日-年12月31日。各鄉(鎮)人民政府及各有關單位根據各自職責對公共場所、城郊結合部、建筑工地民工居住地等隱患較大的場所進行排查,由縣衛生局牽頭,縣工商局,縣質監局、縣公安局等部門配合,針對銷售不合格劣質爐灶具行為進行專項整治行動。
第三階段:繼續鞏固階段,年1月1日-年4月1日。各鄉(鎮)人民政府、各單位按《工作方案》要求,按照職責分工,加大日常宣傳、檢查工作力度,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五、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市民防范意識。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街道、社區的活動室、文化站、文化廣場以及宣傳欄等場所,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市民防范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宣傳教育。各企事業等用人單位要加強對勞務工及其他外來人口的安全宣傳。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使其了解防范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增強自救、互救能力。
(二)加強安全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各鄉(鎮)部門要定期對轄區內學校、賓館、招待所以及城中村、出租屋、工廠宿舍、勞務工集中居住區使用燃煤、熱水器的情況進行檢查。要強化房屋出租人的責任,督促承租人進行自我檢查,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
(三)落實監管責任,確保安全。建設、質檢、工商等部門要按照監管職責,落實監管責任,提高監管效率,進一步加強對城市燃煤和民用燃氣燃燒器具的安全監管,對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要堅決禁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四)處置及時,信息暢通。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相關單位要立即趕赴現場,核實情況,必須及時將傷亡情況如實上報縣防控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內容應包括中毒事故發生地,中毒人數和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戶籍地、暫住地、中毒原因及目前處置情況等。
六、責任追究
各鄉(鎮)、部門要加強對防控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的責任追究。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相關職能部門要立即派人到現場調查處理,并對基層組織和單位的宣傳檢查工作進行倒查,追究管理責任。對不履行安全管理責任的職能部門和直接責任人,視情節輕重報請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對發生嚴重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直接責任人,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 上一篇:穩定糧食和農業生產安排意見
- 下一篇:民政局加強改作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