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性文件清查指導方案
時間:2022-06-17 09:17:00
導語:規范性文件清查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確保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目標如期實現,為保證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大政辦發〔2010〕106號)要求,市政府決定對我市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一次全面集中清理,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標任務
通過對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一次全面集中清理,圍繞確保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要求。查找出存在明顯不適應、不一致、不協調的突出問題,根據不同情況,區別輕重緩急,分類進行處置,保證國家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科學統一和諧,更好地服務于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指導原則
對不適應我市改革發展要求的規范性文件予以廢止或者進行修改。二是堅持法制統一,一是堅持服從并服務于我市工作大局。本次規范性文件的全面集中清理要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廢止局部法律的決定》2009年6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6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局部法律的決定》2009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8號)以及國務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請抓緊清理、修訂涉及乙肝項目檢測有關規定的函》關于規范性文件清理的要求,切實解決規范性文件中存在明顯不適應、不一致、不協調的突出問題,以保證規范性文件與法律、法規、規章的一致性和協調性。三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有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
三、清理范圍
特別是含有加重企業負擔、地方維護、行業維護、違反規定的乙肝項目檢測等方面內容的二是規范性文件與上位法或者國家政策規定不一致的三是規范性文件之間明顯不協調的本次規范性文件清理的范圍:市政府制定的現行有效政府規范性文件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制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主要圍繞以下三類問題進行梳理和研究:一是規范性文件已經明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四、清理分工
認真做好清理工作,本次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依照“誰制定誰清理、誰清理誰負責”原則進行清理。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市政府現行有效規范性文件清理目錄和清理責任單位》附件1要求。并提出需要繼續執行、廢止或者修改的清理意見,報送市政府法制辦進行審核;市政府法制辦審核后按順序報市政府審定。此外,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制發的規范性文件,也要依照規定進行清理,并在提出清理意見后報送市政府法制辦審核備案。針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共同實施的規范性文件,由主要實施部門聯合其他實施部門進行清理。
五、清理方式
(一)規范性文件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不一致、不協調的內容。
(二)規范性文件存在明顯不適應、不一致、不協調的突出問題或者已被新的上位法代替以及所依據的上位法被明令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的以及適用期已過或者調整對象已消失。
(三)規范性文件需要補充和完善內容的本次清理不作處理。如有必要。如果屬于實施性和配套性的所依據的上位法未作修改之前,可暫不清理,原則上等上位法修改后再作清理,除非存在非改不可的內容;如果與之相關的法律正在制定過程中,可等待法律出臺后再行處理。
六、清理時間
重點是2009年清理后繼續執行及2009年以來新制發的規范性文件。各責任單位要按照《市政府現行有效規范性文件清理目錄和清理責任單位》附件1要求于2010年8月底前完成清理工作任務,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要在2009年清理工作的基礎上展開。將《規范性文件清理意見呈報表》附件2及清理情況總結報送市政府法制辦;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要按照《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規范性文件清理意見呈報表》附件3要求于2010年8月底前完成清理工作任務,并將《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規范性文件清理意見呈報表》附件3及清理情況總結報送市政府法制辦。
規范性文件制定機關要按照《遼寧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規定》向社會公布繼續有效、廢止規范性文件目錄;未列入繼續有效目錄的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完成后。一律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
七、幾點要求
(一)各部門要加強領導。周密安排,要把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組織專門班子,抽調專門人員,明確任務和責任,集中力量做好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確保優質、高效地完成清理任務。
(二)市政府法制辦和各部門的法制機構。確保清理工作順利開展。
(三)各單位在清理工作中。注意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不時提高清理工作質量和水平。對清理工作進展緩慢、工作不力,逾期未完成清理任務或者經過清理予以保存的規范性文件中仍存在嚴重問題的市政府將予以通報批評。
- 上一篇:市長在抓機遇創突破推進會上發言
- 下一篇:社會消防構建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