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再生稻生產方案

時間:2022-01-10 04:15:00

導語:農業局再生稻生產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再生稻生產方案

為加快再生稻生產發展,穩定我縣糧食生產,特制定縣再生稻生產工作方案。

一、加強組織領導,責任到人

各鄉鎮(街道)農技部門要站在穩定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再生稻生產的重要性,強化再生稻生產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農業局局長為副組長、成員由縣財政部門和各鄉鎮分管農業領導組成的再生稻生產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也要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以農技等相關人員組成的領導小組,因地制宜制定本鄉鎮(街道)再生稻實施方案,實行領導包片、農技人員駐點、服務培訓到戶、技術指導到田的責任制。

二、明確目標任務,落實面積

年全縣示范推廣再生稻3萬畝,再生季平均畝產達到280公斤,再生稻總產達0.84萬噸(具體面積見附表)。全縣平原單季稻區、一季有余、兩季不足的中稻區和海拔300~500米左右單季稻區都可發展再生稻。各鄉鎮(街道)農技部門要充分利用中央和省里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大的有利時機,增加投入,充分調動農民發展再生稻生產的積極性,落實再生稻面積到村到戶到田,并做好登記造冊,分戶建立全鄉面積檔案,作為抽查、督導、評比的依據。要結合水稻高產創建活動,推進再生稻生產發展,做到水稻高產創建與再生稻生產發展的有機結合。

三、技術組裝配套,提高單產

重點抓好選用具有頭季稻產量高、再生力強的品種,適時播種,實行畦廂式栽培、間歇性溝灌、適時重施促芽肥、低指標綜合防治病蟲害、頭季稻十黃搶晴收獲、適高留樁、再生季早施壯苗肥,噴施根外肥等再生稻關鍵栽培技術。并配套應用拋秧、旱育秧、機插秧、直播等技術,要確保每畝20公斤尿素促芽肥這一核心技術及時、足量實施到位。

四、建立示范樣板,以點帶面

各鄉鎮(街道)都要建立1~2個百畝再生稻核心示范片,重點抓好種糧大戶、糧食生產合作社再生稻的推廣,在高產栽培示范的基礎上,各鄉鎮、(街道)要積極開展高產優質品種展示和配套栽培技術試驗,盡快篩選出一批適宜不同海拔和區域種植的品種,縣農技站將在埔上的張墩村建立高產示范區,進一步探索再生稻高產栽培新技術、新模式,要通過建立示范片,展示新品種、新技術,在關鍵農時季節,組織農戶到現場觀摩,現場指導,充分發揮示范樣板的輻射帶動作用,使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為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所接受。

五、加強指導服務,提高水平

要把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普及入戶作為一項重要措施來抓,強化主體培訓。縣農技站要與科教站密切配合,負責培訓鄉、村農技人員、示范戶和種植農戶,提高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使種植戶掌握再生稻的關鍵栽培技術,并于關鍵季節抓好技術指導。充分利用示范樣板,組織種植農戶進行現場觀摩,確保每戶有一人掌握到位的技術。

六、開展高產競賽,建立獎勵機制

為了充分調動示范片農戶的積極性,縣農業局將按水稻高產創建高產競賽的獎勵辦法,經實割測產驗收,對再生季(面積1畝以上)單產名列前三名的農戶和負責技術指導的技術人員,發給獎金和榮譽證書,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