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農資市場治理方案

時間:2022-01-30 03:30:00

導語:全縣農資市場治理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農資市場治理方案

為切實推動農資監管機制建設,構建放心農資市場,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根據《種子法》、《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全面履行農資打假職責,進一步提高農資打假工作的有效性,切實維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整治目標

以“打假、護農、增效、保安全”為目標,圍繞“兩個提高”,即提高農產品質量合格率、提高放心農資覆蓋率;著力“兩個提升”,即提升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競爭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兩個確保”,即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確保禁令貫徹落實,通過整治,農資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識假、辯假能力和維權意識進一步增強,經濟秩序進一步改善。

三、整治內容

以農資流通源頭和農資銷售網點為重點,對全縣農資經營場所全面檢查,及時查處和糾正違法經營行為。重點查處以下幾種違法經營行為:

(一)無證照經營,超經營范圍經營行為;

(二)銷售假、劣過期失效和標簽殘缺不全、含量不足等不合格農資產品以及國家禁用農資產品的行為;

(三)制售假冒或仿冒他人產品商標、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的行為;

(四)利用各種廣告或媒體對農資產品質量、功效,適用范圍等做虛假宣傳的行為;

(五)各種哄抬農資物價行為。

四、整改措施

(一)開展農資質量抽查。縣農業、質監、工商等相關部門要圍繞農業生產各個環節,重點開展農民反映強烈、投訴問題較多的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產品質量抽檢和監督,提高抽查密度,擴大抽查范圍,將農資質量抽查和檢測結果通過廣播、有線電視、報刊等傳媒渠道向社會和農民公開公布,對抽檢不合格的產品,依法及時予以沒收,要組織受檢單位及時召回,避免假劣產品流入農業生產領域。

(二)加大檢查力度,狠抓市場整改,圍繞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對象。組織力量開展拉網式大檢查,嚴厲打擊違法銷售假劣農資產品的行為,對不合格的農資產品進行公開曝光,讓老百姓心中有數。

(三)組織優良企業下鄉服務,農業部門要加強與涉農部門的配合,組織和推薦一批獲得名牌產品、免檢產品和質量優良的企業、經營單位下鄉開展送放心農資下鄉活動。組織廣大農業技術人員和農資經營單位積極參加,通過進村入戶開展科技培訓、科技下鄉等活動,采取設立農資法律咨詢臺、優質農資產品展示臺、散發傳單、知識講座、現場咨詢等形式,普及農資監管法律法規知識,宣傳科技選購、識假辯假與依法維權等知識,進一步提高農民科學選擇、使用農資水平。

(四)嚴把農資市場準入關。1.對新申請辦理農資經營主體的,要嚴格按照經營審批程序和開業條件把好準入關,確保經營主體合格。同時結合企業年檢和個體戶驗照,對全縣的所有生產和經營農資商品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排查,清理不合格經營主體。2.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從年開始,凡進入我縣的農資產品必須到縣農業局進行備案登記,要求具備“二帳二票一證一書”,即:進貨帳、銷售帳、進貨發票、銷售發票、產品合格證、承諾書。工商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完善農資行業“經濟戶口”,做到“五個清”,即經營戶數清、經營負責人基本情況清、經營農資主要品種及品牌等情況清、經營地址清、違法違章失信情況清。

五、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年月10日至月30日

1.召開縣農業、工商、質監、物價、公安、檢察、法院、紀檢監察等部門協調會議,統一認識,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整治農資市場經濟秩序。

2.利用有線電視、宣傳車、現場咨詢等多種方式做好農資市場綜合整治宣傳,要通過開展優質農資企業及產品推介,真假農資產品實物和圖片展示點,農資知識咨詢等窗口,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為整治行動營造良好氛圍。同時要暢通投訴渠道,按照“聞報必動、有訴必應、接案必查、查必到底”的原則,建立健全投訴受理機制,設立公開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確保消費者和執法機構的溝通舉報順暢,以便及時查處各種坑農、害農農資案件。

(二)市場整治階段:年月1日至月31日

1.加大農資市場查處力度,采取聯合執法整治與分頭治理相結合。在農資市場整治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執法部門統一行動時間,集中力量開展聯合執法行動,確保整治工作的開展。縣農業、工商、質監和物價等相關部門要根據工作職責和整治方案的目標要求,對全縣的農資市場進行拉網式檢查,達到整治和規范農資市場的目的。

2.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對不合格農資經營主體、經營網點予以取締。

(三)總結整改階段:年月1日至月30日

針對前兩個階段工作中發現出的農資監管難點、重點和熱點問題,研究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我縣農資監管水平,規范農資市場流通秩序,全面提高放心農資覆蓋面和市場占有率。縣農業、工商、質監和物價部門,在整治工作結束后要將整治工作情況報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縣人大常委會。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為加強農資市場整治工作,成立縣農資市場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縣農資市場綜合整治工作,統一部署有關聯合執法行動。形成政府統一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做到組織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責任落實。辦公地點設在縣農業局。

(二)加強配合,合力推進

各鄉鎮人民政府、管理區,各相關部門要樹立大局觀念,按照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圍繞整治方案的目標和重點,密切配合,全力推進農資市場綜合整治工作。各執法部門之間要建立信息通報制度,以便在配合中發揮共同監管的作用,對重點產品、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集中時間、集中力量、聯合打擊查處。

(三)嚴格執法,嚴厲打擊

各執法職能部門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查處各類農資違法案件。對違法行為輕微的,應該運用教育手段予以糾正;對經營違禁產品,或者經營含有違禁成分的產品,或者經營的產品是列入重點監控企業的假劣產品,要從嚴從重處罰。在整治活動中,要邀請新聞媒體全程跟蹤報道,正面宣傳一批誠實守法的優質企業和產品,同時要曝光一批重大違法案件。整治期間,每個職能部門要曝光2起以上經營違法農資產品案件。通過對具有代表性大的要案查處和重罰,形成強大的震懾和警示作用,達到教育大多數的目的,提高監管效率和權威,引導農資企業規范經營、誠實經營。同時要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連接機制,對重點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和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四)強化責任,確保成效

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搞好專項整治,對治理不力、推諉扯皮的單位要通報批評,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制假或失職、瀆職的,要根據有關規定從嚴從重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