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煙草農業示范村創建辦法

時間:2022-03-29 10:17:00

導語:現代煙草農業示范村創建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煙草農業示范村創建辦法

為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推進傳統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煙葉產業為載體,以提高村民生產生活水平和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的,充分利用現代煙草農業示范村現有的生產基礎和自然條件,圍繞基本煙田,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始終堅持“煙地連片區域化、煙葉種植規模化、整地作業機械化、集中育苗商品化、煙爐新建群體化、社會服務專業化、職業煙農知識化、生產管理信息化”的發展之路,著力解決制約煙葉發展、影響煙農增收的突出矛盾,不斷探索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新途徑、新方法,千方百計增加煙農收入,有力促進煙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推動煙區新農村建設,努力實現平原煙葉生產的健康發展。

二、現代煙草農業示范村基本情況

年,古驛鎮黃渠河村被確定為現代煙草農業示范村(以下簡稱示范村)。示范村位于我區北部,與省接壤,217省道從村內穿過,通村通組道路已經硬化;版圖面積4.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米,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鄂北崗地,地勢比較平坦;土壤pH值6.5,以中壤為主,質地較輕;年平均氣溫15.6℃,年日照時數2586.1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50mm,無霜期260天;全村四個村民小組,445戶,2006人,耕地面積4819畝。示范村上世紀70年代開始種植烤煙。

三、實施原則

示范村建設要堅持以煙葉產業為中心的原則,要緊緊圍繞煙葉產業這個中心開展工作,要把有利于實現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有利于促進煙葉生產的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以煙農為主體的原則,充分調動煙農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煙農的主動性,讓煙農自覺自愿地開展示范村建設,使其成為煙葉生產、示范村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要堅持以科技為支撐的原則,要組建并完善科技體系,強化技術的培訓和指導,達到每戶都有一個煙葉生產“明白人”,要大力推廣和應用實用性先進技術,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切實提高示范村煙葉生產水平;要堅持以多方共建為保障的原則,示范村建設要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現代農業建設相結合,要由黨委政府組織牽頭,有關部門通力配合,多方參與,齊抓共建,從而形成有力的保障體系,整合資源,整合項目,整合資金,做到科學規劃、統籌設計、綜合配套、整體推進。

四、總體目標

1、區域化連片

年,示范村共落實煙葉面積2194畝,所有煙地全部集中在三個片區,分別為1100畝、794畝、300畝。初步規劃,年,全村年均種煙2500畝左右,以組為單位統一留地,集中成片,合理輪作。

2、規模化種植

年,示范村共落實種煙農戶135戶,戶平煙葉面積16.25畝。其中,150畝的1戶;50-100畝的4戶,共235畝;20-50畝的38戶,共967畝。初步規劃,年,計劃全村畝平產量200公斤左右,畝平產值3000元以上,上等煙比例35%以上,上中等煙比例90%以上,理化指標達到卷煙工業的要求。2010-2011年,全村戶均種煙達到25-30畝,逐步減少20畝以下的農戶,達到每戶最少一座密集爐,鼓勵、扶持傳統的經驗型種煙大戶向知識化的職業煙農轉變。

3、機械化作業

年,區局(公司)幫助示范村購買配套拖拉機、旋耕機、起壟機、覆膜機6臺套,機動噴霧器10個,剪葉機4個,基本上可以滿足全村煙田整地作業機械化的需要,能夠保證機械耕地、耙地、起壟、覆膜、植保、剪葉等全部達到100%,以實現減輕煙葉生產勞動強度、提高煙葉生產勞動效率的目的,從而達到減工降本的效果。

4、商品化育苗

年,示范村共新建漂浮育苗大棚28個,以組為單位集中一處,全村共分四處(一組14個、二組4個、三組5個、四組5個)。每處挑選一戶責任心強、有技術、講誠信的農戶作為育苗專業戶,負責育苗,對全村煙農全部實行商品化的有償供苗。年,該村漂浮育苗推廣率、集約化育苗率、商品化供苗率均可達到100%。

5、群體化煙爐

年,示范村共新建密集型烤房100座,以組為單位集中成群,全村共建四處群體爐(一組55座、二組14座、三組16座、四組15座)。集中新建的群體爐的產權歸村委會,煙農僅有使用權。在煙爐的管護上,實行誰使用誰負責的的辦法。在煙葉的烘烤上,實行爐長負責制,即每處群體爐挑選1-2名烘烤水平高的煙農作為爐長,負責該處群體爐煙葉烘烤的技術指導或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本作互惠互利的原則對其他煙農實行有償代烤加工。

6、專業化服務

年,示范村計劃組建機耕、育苗、植保、烘烤、入戶預檢等五個煙葉生產專業服務隊,分環節對煙農進行全方位的專業化服務,力爭達到平均每畝節約用工20個以上。

7、信息化管理

年,計劃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示范村所在的煙站進行標準化改建,對村委會辦公樓進行功能化改造,建立煙農培訓學校,健全煙農檔案信息庫,全面實行煙農戶籍化管理,構建完善的村級信息網絡體系,實現該村煙葉生產信息管理的電子化、網絡化,使全村煙農能夠及時了解掌握先進的煙葉生產技術,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和傳遞有關煙葉生產管理的最新信息。

五、建設任務

(一)基礎設施建設

1、煙水配套

年,區局(公司)計劃在示范村基本煙田范圍內打機井4口;修建配套蓄(曬)水池4個,共4150立方米;修建配套梯形渠0.6千米,U形渠8.4千米,基本可以滿足示范村全部煙田和部分農田灌溉用水的需要。建設計劃安排如下:

年11月30日前,完成機井、水池、溝渠規劃和設計。

年12月30日前,完成立項審批、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

年3月30日前,完成機井鉆探工作,保證出水。

年4月5日前,完成水池、溝渠開挖及主體工程。

年5月5日前,全面完成煙水配套任務。

2、煙路配套

年,在區局(公司)扶持下,示范村計劃圍繞全村基本煙田修建配套總長達15千米的循環田間作業路(全部為砂石路),以方便煙田機械化整地作業和煙用物資、采收煙葉的運輸。建設計劃安排如下:

年1月30日前,完成煙路規劃設計。

年4月10日前,全面完成煙路建設任務。

3、煙爐配套

年,示范村共新建群體化密集烤房100座,加上原有的14座密集烤房,完全可以滿足全村煙葉的烘烤需要。對新建的群體爐,全部配套涼棚、回潮間、儲煤間,場地全面硬化,達到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建設計劃安排如下:

年11月30日前,完成規劃設計、地基開挖、備料。

年1月18日前,完成主體框架工程及附屬工程主體結構。

年6月1日前,全面完成煙爐建設任務。

4、煙機配套

年,區局(公司)扶持示范村購買配套75馬力拖拉機2臺、55馬力拖拉機4臺,每臺拖拉機分別配套旋耕機、起壟機、覆膜機各一臺;購買配套機動噴霧器10個、剪葉機4個。具體計劃安排如下:

年11月20日前,拖拉機、旋耕機購買配套全部到村。

年12月5日前,全村所有煙田機耕完畢。

年3月1日前,起壟機、覆膜機、機動噴霧器、剪葉機購買配套全部到村。

5、煙電配套

年,示范村計劃配套六臺變壓器和輸變電路,變壓器容量達到450KW以上,以保證密集烤房煙葉烘烤和煙田灌溉的用電需要。計劃在年5月1日前,全面完成煙電配套任務。

6、育苗大棚建設

年,示范村計劃新建育苗大棚28座。建設計劃安排如下:

年11月30日前,完成項目的立項審批、招投標以及與廠方簽訂購買、安裝協議。

年12月10日前,原材料供應到村。

年1月18日前,大棚安裝、整理配套完畢。

(二)生產組織模式建設

1、煙葉生產合作社

年,計劃在示范村成立煙葉生產合作社,以配合村委會共同抓好示范村建設。在地方政府的組織引導下,本作合法、自愿的原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組建理事會、監事會,制定合作社章程。合作社理事長、理事、監事由全村煙農民主選舉產生。

2、煙葉生產互助組

年,計劃對示范村所有煙農實行優化組合,本著自愿、就近的原則,在煙農自由組合的基礎上,根據合作社章程相關要求,成立煙葉生產互助組。互助組組長由該組全體煙農公推產生。互助組組長具體負責對全組的煙葉生產進行管理、指導、協調。

3、煙葉生產專業服務隊

年,示范村計劃組建五個煙葉生產專業服務隊。服務隊隊員由煙葉生產合作社統一組織擇優選拔。機耕服務隊負責全村煙地的機耕、機耙、機起壟、機覆膜工作,育苗服務隊負責全村煙葉的漂浮育苗工作,植保服務隊負責全村煙葉病蟲害的統防統治工作,烘烤服務隊負責全村煙葉的烘烤技術指導工作,入戶預檢服務隊負責全村煙葉的售前分級工作。

4、發展輔助產業

(1)成立“黃渠河村燃料購銷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主要經營優質烤煙煤,年經營煤炭在900噸以上,完全可以滿足本村煙葉烘烤用煤的需要。公司經理由村委會和合作社選拔有能力、會管理的村民予以聘用。公司實行股份制,由煙葉生產合作社牽頭,動員種煙農戶自愿入股,其利潤根據各戶種煙面積大小進行分紅。初步計劃,年3月1日前完成公司注冊,3月上旬開始運營,確保6月中旬備足煙葉烘烤所用煤炭。

(2)發展煙菜輪作。成立黃渠河村煙菜輪作種植協會,為本村煙農提供蔬菜種植技術、市場信息指導服務。計劃在每年煙葉收獲后,搶季節種植一季適銷蔬菜(蔥、芥菜等),以提高種煙戶的綜合效益。

(三)信息化管理建設

1、標準化煙站建設。年,計劃對示范村所在的古驛煙草站進行全面改造完善,按照“設計合理、功能齊全、環境良好、管理高效”的標準,配套相應的軟硬件設施。做到設計理念先進,辦公區、收購倉儲區和生活區功能區分明顯,驗級區設有驗級平臺,安裝有標準光源;煙農培訓、休息場所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富有人性化;煙葉信息網絡體系完善、功能齊全、數據真實、反饋靈敏;煙葉信息數據的處理和傳送實現電子化、網絡化。

2、煙農戶籍化管理建設。年,計劃對示范村煙農全面實行戶籍化管理,完整收集并分析全村所有煙農的種煙面積、種煙歷史、技術水平、煙田質量、前茬作物、生產投入、環節管理等與煙葉生產密切相關的資料,建立煙農資料檔案信息庫,以便對煙農進行信息化跟蹤管理和差異化、個性化指導服務。

3、知識化煙農隊伍建設。年,計劃全面強化對示范村煙農的技術培訓,切實加強煙農隊伍建設,以提高全村煙農新技術的應用能力。具體計劃安排如下:

(1)建立煙農培訓學校。計劃對示范村村委會辦公樓進行功能化改造,建立一所煙農培訓學校,配套圖書、音像資料室,配置電腦、電視、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計劃在年4月底以前完成。

(2)完善村級信息網絡。計劃對示范村村級信息網絡進行全面改造,達到寬帶入組到戶,有條件的種煙農戶配上電腦。

(四)新農村配套建設

按照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要求,計劃對示范村的村民居住環境、文化娛樂設施、生活設施、教育設施等方面進行改造和完善,爭取在較短時期內將該村建成生活環境優美、社會環境良好、村民富裕文明、人人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計劃安排如下:

1、新建一棟標準化村委會辦公大樓。

2、新建一個文體活動室,一個文化書屋。

3、籌建一所幼兒園。

4、組建一個民間文藝劇團。

5、新建一座標準公廁。年底規劃設計,年3月興建,4月底完工。

6、改建一個標準化村級衛生保健室。年2月對該村原有衛生保健室加以改造完善,5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

7、完善通組入戶公路。用兩年時間,全部硬化示范村通組入戶路面。

8、實施“一建三改”。年2月規劃、立項,年4月動工,年12月底力爭完成100口沼氣池的建設任務,2011年底爭取讓全村所有農戶用上沼氣。

9、美化村民小區環境。對村民住房實施統一粉刷,配套疏通排水溝,新建四個垃圾轉運站,整治柴草亂堆亂放,搞好村組路面、農戶房前屋后的清潔衛生。

10、實現戶戶安裝有線電視。年3月開始動工,年12月底完成。

六、組織領導

(一)區現代煙草農業示范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王明軍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工程建設指揮部

指揮長:

副指揮長:

成員: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兼任辦公室主任。

(三)部門職責

1、農辦:負責“一建三改”的計劃立項、建設指導、政策落實。

2、發展計劃局:負責示范村建設相關項目的立項審批。

3、煙草專賣局:負責示范村煙葉生產的技術指導,負責示范村煙水配套、育苗大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負責相關扶持政策的落實。

4、建設局:負責示范村新農村建設規劃的編制和建設指導。

5、經管局:負責煙葉生產合作社的籌建和指導。

6、水利局:負責煙水配套工程建設的指導。

7、國土資源分局:負責示范村土地整理的立項申報、政策落實。

8、交通局:負責示范村通組入戶公路、循環作業路建設的規劃、測量,以及國家有關補貼政策的落實。

9、財政局:負責及時安排劃撥有關建設資金,負責示范村農發項目建設的立項申報。

10、供電公司:負責煙電配套建設。

11、電信分公司:負責電信寬帶通組入戶工程的規劃和實施。

12、農業局:負責農業標準化生產的技術指導。

13、氣象局:負責及時準確地提供氣象預測預報服務,負責災害性天氣的預防工作。

14、質監局:負責煙葉標準化生產的技術監督。

15、廣電局:負責示范村建設的宣傳和有線電視入戶的安裝工作。

16、文化局:負責示范村文化書屋建設和民間文藝劇團組建的指導。

17、科技局:負責煙葉生產技改項目的申報和扶持。

18、教體局:負責協調、指導示范村幼兒園的籌建工作。

19、衛生局:負責示范村村級衛生保健室的申報立項、建設指導,并按政策給予扶持。

20、林業局:負責村莊綠化的規劃和綠化的具體實施工作。

21、古驛鎮政府:負責組織、協調實施示范村各項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