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屆委員會換屆選舉方案

時間:2022-03-31 09:15:00

導語:七屆委員會換屆選舉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七屆委員會換屆選舉方案

全鄉第六屆村(居)委會即將屆滿,需依法進行換屆選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省實施“兩法”的辦法以及中央、省、市、縣有關村(居)委會換屆選舉文件精神,為切實做好我鄉第七屆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村委會組織法》、《居委會組織法》、省《實施辦法》和中組部、民政部《關于認真做好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的通知》(組函字號)以及省委、省政府相關文件為依據,按照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選舉產生村(居)委會班子,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為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城鄉社會生活共同體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二、工作任務

1、按照法定程序,民主選舉產生新一屆村(居)委會班子;

2、推選產生新一屆村(居)民代表,組成新一屆村(居)民代表會議;

3、健全村(居)民委員會下設的工作委員會和村(居)民小組,推選產生村(居)民小組長;

4、建立健全村(居)民會議、村(居)民代表會議、村(居)民自治章程、村(居)務公開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村(居)民自治制度。

三、工作步驟

本屆選舉工作從現在開始至年1月底以前結束。整個工作大體分為四個階段進行。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和要求如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11月12日至11月20日)

1、成立選舉工作指導機構。成立鄉第七屆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指導小組,由鄉黨委書記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成員由有關人員組成,指導本鄉村級換屆選舉工作。村要依法推選產生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5-7人,同時推選候補成員2-3人。村民選舉委員會主任應通過法定程序推選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在被確定為村委會成員正式候選人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要依法產生社區居民選舉委員會。居民選舉委員會由上屆居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由主任、副主任、委員等5-9人單數組成,負責社區居委會選舉事宜。

2、召開選舉工作會議。在11月中旬將省、市、縣選舉工作會議精神傳達到村(居),部署換屆選舉工作。

3、培訓選舉工作人員。要采取多種形式分級、分層對換屆選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重點抓好駐村(居)指導選舉的鄉干部、村(居)民選舉委員會成員的培訓,使他們盡快熟悉選舉程序和方法,提高指導和組織換屆選舉工作的能力。

4、進行村(居)級財務全面審計。正式選舉前,要按照有關文件規定,對第六屆村(居)民委員會任期內的財務進行全面的審計。對審計出現的問題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及時作出處理,并在選舉前向群眾公布結果。未進行財務審計的村(居)委會,不得開展選舉階段的工作。審計工作由鄉(鎮)組織實施。審計內容主要包括:集體資產的管理使用、財務預決算、財務收支、生產經營和建設項目的發展管理、集體的債權債務、上級劃撥或接受社會捐贈的資金、物資使用等情況,以及群眾要求審計的其他事項。

5、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要運用黑板報、宣傳欄、標語等工具進行宣傳,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村(居)委會換屆選舉重要意義的認識,自覺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參加選舉的積極性。尤其要大力宣傳“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的名額”的法律規定,鼓勵和引導婦女參加競選,確保每個村正式候選人中至少有1名女性候選人,爭取正式選舉時至少有1名女性當選。

第二階段:依法選舉階段(11月21日至12月20日)

1、明確村(居)委會干部職數和任職條件。(11月21日-24日)村“兩委”班子成員職數按3至7人配備,其中村委會成員職數按3至5人配備。人口較多或集體經濟規模較大的村,需要增加村委會成員職數的,由村民選舉委員會提出,經報鄉鎮選舉指導小組審批后,再報縣級選舉指導小組備案。居委會成員職數按5-9人配備。村會計、治保主任、婦女主任、民兵連長等,由村黨組織或村委會成員兼任。

2、認真做好選民登記工作。(11月21日-11月27日)

村(居)委會選舉均以戶籍所在地為基本原則進行選民登記。要針對戶籍制度改革、城鄉人口流動等特點和實際,認真做好選民登記工作,保證外出流動人員和外來流動人口依法行使自己的選舉權利。對戶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居住1年以上,履行本村(居)民義務,本人要求在居住地參加選舉的享有選舉權的城鄉居民,經選舉委員會確認,應當予以登記。選舉前在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的人員,經本人申請,社區居民選舉委員會同意,可以在社區進行選民登記。對情況復雜或者爭議較大的,應經村(居)民會議或者村(居)民代表會議討論后決定。黨委組織部門選聘到村任職一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本人要求參加村委會選舉的,應當進行選民登記。登記后的選民,在整個選舉過程中主動放棄選舉權,不參與任何選舉活動的,不計入本屆選民數。村民選舉委員會必須對登記的選民名單進行審核確認,并將確認后的選民名單在選舉日的20日前進行張榜公布,同時將選民證發放到人。

3、認真做好候選人提名工作。(11月28日-12月12日)

村委會成員候選人采取“海選”的方式提名產生。“海選”提名由選民直接等額填寫提名票,不得委托他人代為提名。對提名的候選人進行資格審查后,按主任、副主任正式候選人比應選人數多1人,委員正式候選人比應選人數多1-2人的數額,將得票多的候選人確定為正式候選人,并于正式選舉5日前張榜公布。居委會成員候選人提名,采取居民代表選舉方式的,由居民代表填寫提名票產生;采取戶代表選舉方式的,由戶代表填寫提名票產生;采取直接選舉方式的,由全體選民填寫提名票產生。在村委會選舉中,要進一步拓寬選人渠道,注重從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優秀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成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中選拔為村委會成員,鼓勵他們參與村委會換屆選舉;要結合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和“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等工作,積極引導優秀大學生村干部參與村委會選舉。提倡村(居)黨組織書記通過選舉擔任村(居)委會主任,鼓勵村(居)“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

5、嚴格程序投票選舉。(12月18日-12月20日)投票選舉的時間、地點應在選舉日的2日前予以公告,保證選民的投票權。社區于12月19日進行選舉)。在村委會選舉中,應當召開選舉大會集中投票和設立若干投票站投票,當場領票、寫票、投票,集中唱票、計票,當場公布選舉結果。嚴格控制流動票箱的使用,加強對流動票箱的監管。依法辦理委托投票手續,規范選票。在居委會選舉中,采取居民代表選舉方式的,只設立中心會場,居民代表選舉不得辦理委托投票。采取戶代表和直接選舉方式的,設立中心會場和若干投票站,可以辦理委托投票,每一選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過3人。采取戶代表選舉方式,家庭成員之間可以憑選民證和戶口簿等能夠證明為家庭成員的相關證件,為家庭成員代領、、選票。村(居)委會成員當選后,要當場向其頒發全省統一印制的當選證書。

第三階段:工作移交和建章立制階段(12月21日-12月31日)

1、依法及時做好交接工作。新一屆村(居)委會產生后,鄉將及時督促指導新老班子于10日內完成有關工作移交。移交工作完成后,幫助、指導村(居)黨組織、村(居)委會召開聯席會議,對村(居)委會成員進行分工,保證其有職有權,順利開展工作。

2、健全村(居)委會的各種組織。健全村(居)委會下屬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委員會等組織,依法選舉產生村(居)民小組長。提倡居住在本村(居)民小組的村(居)“兩委”成員,經村(居)民小組選民選舉兼任村(居)民小組長。依法推選產生村(居)民代表,按規定推選產生村(居)務公開監督小組。

3、完善各項民主制度。新一屆村(居)委會要擬定三年任期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村(居)民會議和村(居)民代表會議制度,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或村(居)規民約,建立健全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理順村(居)各類組織關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居)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機制。

4、做好教育培訓工作。鄉將加強對新當選村(居)委會成員的培訓工作,提高他們依法工作能力。關心愛護退職和落選村(居)干部,引導他們積極支持新班子工作。

第四階段:驗收總結階段(年1月1日-1月15日)

選舉工作結束后,村(居)委會要進行自查,鄉選舉工作指導小組對各村(居)委會的選舉工作進行總評,對群眾意見大、驗收不合格的村(居),要責令改正。爾后鄉將寫出總結報告。總結報告在年元月底前報送縣委、人大、政府,抄送縣民政局。

四、工作要求

1、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鄉黨委、政府將加強組織領導和換屆選舉工作的協調,確保選舉工作順利有序地進行。黨委總攬全局,人大強化監督檢查,政府認真履行好相關的職責。建立鄉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的領導責任制,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對換屆選舉工作思想不重視,領導不得力、責任不到位、措施不落實,造成工作失誤并產生嚴重后果的,要嚴肅查處,追究領導的責任。

2、加強協作和指導。各部門科室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換屆選舉工作。分管組織領導要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切實加強對村(居)黨組織和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的指導,民政所要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抓好村(居)委會選舉工作的指導和檢查監督,確保選舉工作的順利進行。各村(居)委會要認真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和村(居)委會選舉重要性的認識,激發他們參選的積極性。農業服務中心和財政所做好村級財務的審計工作。綜治部門要做好治安防范工作,防止突發性事件的發生,維護基層穩定。

3、積極探索選舉工作的新途徑。一是試行女性候選人“定位產生”制度。具體做法是:提名候選人時,在提名票上專門設置“女委員”欄目,鼓勵廣大選民提名女性候選人。但在正式選舉時,女性候選人的當選條件與其他村委會成員相同,以得票多的當選。二是完善村委會選舉監督機制。為發揮民間力量對村委會選舉工作的監督作用。村委會成員候選人產生后,可以由他們各推薦一定數量的監督員,報經村民代表會議或者村民選舉委員會討論通過,組成選舉監督小組,共同監督正式選舉的全過程。

4、嚴格依法辦事。換屆選舉工作,法律要求嚴,政治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群眾關注度高,敏感性強,做好此項工作必須堅持依法辦事。要尊重群眾意愿,充分發揚民主,依法保障村(居)民的推選權、選舉權、直接提名權、投票權和罷免權。要規范選舉程序、步驟,做到規定的程序不能變,規定步驟不能少。不能怕麻煩、圖省事,更不能走過場;要實行“陽光操作”,為選舉創造公開、公正、公平的競選環境;要堅決制止候選人采取賄賂、威脅、偽造等違法方式獲取選票的行為,一經確認的依法取消候選人資格或宣布當選無效;要認真落實村干部回避制度,以避免出現“父子村”、“夫妻村”的現象;要認真做好不同類型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