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資金管理使用實施方案
時間:2022-03-31 11:50:00
導語:民政資金管理使用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提高我縣民政資金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民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根據國務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和民政部《關于加強救災款物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做好優撫經費發放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優撫撫恤資金、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安置保障資金、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救災救濟資金(捐贈資金)、農村五保供養資金(轉移支付)、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福彩公益金及其他民政資金的管理使用。
第三條民政資金的會計核算適用于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符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要求。
第二章使用范圍
第四條民政專項資金是黨和政府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困難急需的保障資金,必須做到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優撫撫恤資金用于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定期定量生活補助、開展“雙擁”活動、優撫事業單位的建設和其他優撫政策落實;自然減員經費應用于解決重點優撫對象的醫療、住房和生活困難問題。
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安置保障金用于退役士兵再就業補助和待安置期間的生活費。
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用于解決城鄉低保對象及其他城鄉特殊困難對象的生活保障問題。
救災救濟資金用于特大的自然災害、災民緊急搶救和“轉移安置”,解決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無力克服和臨時衣、食、住、醫等生活困難,因災倒塌房屋的恢復重建和損壞房屋的修繕補助等;救災捐贈資金除用于上述用途外,還可用于捐贈人指定的與救災直接相關的用途,其他直接用于救災方面的必要開支等。
農村五保供養金用于農村五保對象的吃、穿、住、醫、葬等方面的保障需要。
城鄉醫療救助金用于城鄉特困群眾重病、疑難病、慢性病的醫療補助救助。
福彩公益金用于資助為老年人、殘疾人、孤兒和棄嬰等特殊困難群體服務的社會事業,兼顧公眾關注、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其他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的發展。
第三章審批程序及發放辦法
第五條優撫撫恤資金:在鄉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參戰參核退伍軍人、革命傷殘軍人等對象,由民政局按標準分季度向財政局提供分配方案,由財政局負責將資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優撫對象持證領取。現役軍人的優待金由縣民政局根據各鄉鎮現役軍人情況,擬定年度軍人優待金分配方案,報縣領導審批后由財政局下撥各鄉鎮兌現到個人。
第六條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民政局負責審核退役士兵檔案,在核準符合安置政策、人數的基礎上,按照縣政府確定的安置標準報縣政府納入當年財政預算,將資金兌付到個人,報財政局備案。
第七條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本人申請→村(社區)入戶調查核實(民主評議、公示)→鄉鎮(場、區)審核(公示)→民政局審批(公示)→民政局編制對象補助花名冊和資金補助使用方案→財政局核撥資金。
第八條救災救濟資金(含捐贈資金):民政局根據各鄉鎮(場、區)上報的情況,在據實核查的基礎上,提出資金分配建議方案,與財政局協商后,報縣領導審定,由財政局將資金劃撥到鄉鎮(場、區)。救助對象按照本人申請→村委會審查→鄉鎮(場、區)審核→村(組)張榜公示→民政局審批的程序辦理。
第九條農村五保供養金:個人申請→村委會審查、公示、申報→鄉鎮(場、區)審核→民政局審批發證、編制資金分配方案→財政局核撥資金。
第十條城鄉醫療救助資金:本人申請→鄉鎮(場、區)審核→民政局審批并編制救助資金發放花名冊→財政局核撥資金。
第十一條福彩公益金:民政局根據社會福利事業、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提出使用計劃,報縣領導審批后,由財政負責劃撥。
第四章監督管理及責任追究
第十二條按照“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封閉運行,社會化發放,資金直達個人”的要求,除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由民政局直接發放給個人外,城鄉低保、農村和城鄉醫療救助、優撫撫恤定補、救災救濟等直達個人的專項資金全部實行社會化發放,無金融單位的鄉鎮(場、區)由當地財政所以現金形式直接發放到個人,災民建房等特定資金由縣財政“一卡通”方式直接發放到戶,鄉鎮(場、區)民政辦備案。
第十三條各鄉鎮(場、區)對縣撥的民政資金要按照規定時限發放,按要求定期公開公示,及時報民政局核銷。對帳上滯留的民政資金余額過大、賬據未核銷、未公開公示、問題未整改到位的鄉鎮(場、區),分配資金時只分配計劃,待整改到位后再予撥付。
第十四條民政局每季度對民政專項資金審計核銷一次,審計局每年對民政專項資金審計一次,確保民政專項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各鄉鎮(場、區)民政辦要建立專項資金臺帳,及時掌握資金的使用情況,積極接受各級監督。
第十五條所有民政專項資金的審批和分配,必須嚴格程序,杜絕暗箱操作、人情違規審批等現象的發生。民政部門負責資金的分配使用,財政部門負責資金的管理及劃撥,審計、監察部門負責對民政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資金分配上出了問題追究民政部門責任,資金運行管理出了問題追究財政部門責任,資金使用出了問題追究鄉鎮(場、區)政府(管委會)及所屬相關單位責任。縣民政局、財政局、審計局、監察局每年組織力量不定期對各鄉鎮(場、區)當年民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專項執法檢查,檢查中如發現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將依照國務院年11月30日出臺的《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的規定處理:
(一)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
(二)截留、挪用財政資金;
(三)滯留應當下撥的財政資金;
(四)違反規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
(五)其他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暫行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有效期三年。
第十七條本《暫行辦法》由縣民政局負責解釋。
- 上一篇:做好年度組織工作要點
- 下一篇:集鎮衛生整治方案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