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整治實施辦法
時間:2022-04-08 11:37:00
導語:農村環境整治實施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推進城鄉環境一體化發展,根據《中共市委關于印發<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綱要>的通知(發[]33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下達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任務的通知>(發[]76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城鄉環境一體化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提高村民衛生素質、實現村容整潔為著力點,落實中央“以獎促治”政策,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效機制,為實現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高農村環境監管能力,使得農村工業、農業、生活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畜禽養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護,生態創建活動全面展開,整治后的鄉鎮基礎設施基本配套、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村莊風貌整潔優美、農民素質整體提高,全面完成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考核試點工作各項指標任務。
三、主要任務
年我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范圍為各鄉鎮及涉農街道,包括坪塘鎮、含浦鎮、蓮花鎮、雨敞坪鎮、天頂鄉5個鄉鎮67個村(社區)及8個涉農街道25個村,今年主要任務如下:
(一)整治農村生活垃圾。嚴格按照《市區鄉村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方案》(政辦函[]14號)和《區年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政辦函[]21號)的要求,各鄉鎮和轄村街道辦事處的所有村組和農戶按“戶分類、村收集、鎮中轉、區處理”的集中處理或“戶分類減量、村分類利用、少量鎮中轉填埋”的分散處置模式,緊密結合農村實際,因地制宜,建立健全農村垃圾收集處理基礎設施體系、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建設。
(二)整治農村生活污水。全面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鄉鎮建成區(中心村)生活污水處理率不低于30%;開展生活污水處理的農村行政村比例不低于35%。年底前完成蓮花、雨敞坪2個集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并投入使用;在蓮花、雨敞坪鎮各建1個村級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示范點。
(三)整治畜禽養殖污染。嚴格按照《市區年畜禽污染治理專項工作方案》(政辦函[]20號)要求,禁養區(四鎮一鄉以外的區域)內一律禁止進行任何養殖生產,并對已存在的養殖場(戶)實行無條件關閉取締;限養區(四鎮一鄉所屬范圍)內實行限制性養殖和畜禽污染物總量控制,并根據城市開發進程逐步退出養殖業;一律不再新建、擴建、改建任何規模化養殖場。對限養區內不符合環評要求、用地手續不合法、治理達不到標準和要求的養殖場實行關閉取締;符合條件的養殖場實施污染治理,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100%。
(四)整治農村工業污染。組織開展一次農村工業污染專項執法行動,防止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保障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通過全面排查摸底,確定整治重點;通過嚴格執法,促使影響和干擾農村群眾生活、工作的污染源進行整改或搬遷;通過加強宣傳,努力營造社會廣泛參與監督的良好氛圍。
(五)保護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根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開展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劃定比例不低于40%,設置水質監測斷面和保護標志。保護區范圍內農戶生活污水實行全治理。
(六)開展農村環境監測。開展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定期監測工作,定期監測水源數比例不低于5%;組織開展農村空氣及地表水環境質量定期監測試點。監測數據和有關記錄要建立專檔備查。
(七)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生產沼氣、秸稈氣化、建材加工、食用菌生產、編織等成熟的綜合利用技術。村域范圍內秸稈合理堆放,禁止露天焚燒或拋河等現象。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65%以上。
(八)啟動“三全”試點。在蓮花鎮開展污水全收集、垃圾全處理、裸土全綠化試點工作。
(九)落實中央“以獎促治”項目。中央“以獎促治”農村環保專項資金項目資金落實到位、專款專用,確保項目按時按質完成,考核驗收評定為“較好”。
(十)開展生態創建。一是創建環保先進鄉鎮。對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創建環保先進鄉鎮有關規定>的通知(政辦函[]132號)》中市環保先進鄉鎮考核指標,完成坪塘鎮、含浦鎮、蓮花鎮、雨敞坪鎮、天頂鄉5個環保先進鄉鎮創建。二是創建生態村。按照《湖南省省級生態村創建標準(試行)》或《國家級生態村創建標準(試行)》,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載體,深入開展生態村創建工作,年在四鎮至少創建3個省級生態村,雨敞坪鎮新卯村創建國家級生態村。
(十一)健全環保組織機構。各街道、鄉鎮要按市、區政府要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本級環保組織,明確分管領導,設立環保辦,配備1-2名環保監管員及基本的環境監察監測設施;各企業、村、社區要有一間環保辦公室,至少配備1名環保監管專干。
(十二)開展環保知識培訓。1、環保知識要進入區行政學校課堂,所有培訓班必須開設環保專題講座;2、鄉鎮主要負責人參加市委組織部和市環保局聯合組織的鄉鎮領導干部環保專題培訓班,以增強鄉鎮領導干部環保意識和綜合決策能力,提高環境保護工作能力和水平,確保“以獎促治”等各項環保政策取得實效;3、其他副職及鄉村環保專干培訓由區行政學校和區環保局共同組織;4、各村設立環保課堂,每年至少組織2次以上村民骨干環保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十三)開展環境宣傳教育。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標語、宣傳欄、宣傳手冊等媒體,大力宣傳農村環保知識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意義。二是通過開設環保課堂,開展環保知識培訓,宣傳生態文明、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等環保理念,提高農村居民環保意識。三是每季度組織農村居民參加“四清四潔”、“愛國衛生運動”等環保活動,引導農村居民消除生活陋習,營造全民環保氛圍。
四、工作措施
(一)成立機構。成立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常委、副區于新凡任組,副區張鐵炎,副區吳江,副區蘇春光,區政府副調研員李夢林任副組,區政府辦、區績效考核辦、區委宣傳部、區行政學校、區財政局、區教育局、區建設局、區農林水利局、區工業經濟局、區城管局、區環保局、區環衛公司、區國土分局、區工商分局、區城管綜合執法大隊、區愛衛辦、鄉鎮及涉農街道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區政府副調研員李夢林兼任辦公室主任,區環保局局劉菊娥任副主任,辦公室設在區環保局,具體負責組織、指導、協調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二)制定規劃。區政府根據《國家環保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試點工作的通知》(環辦[]34號)和《中共市委關于印發<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工作綱要>的通知》(發[]33號)精神,組織編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并實施,統籌安排全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三)明確責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各部門充分發揮各自職責,齊心協力,確保各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區政府辦:負責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組織協調工作。
區績效考核辦:負責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的考核。
區委宣傳部:負責及時宣傳和報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各項工作。
區行政學校:負責將環保知識納入區行政學校課堂,所有培訓班必須開設環保專題講座;與區環保局共同組織對鄉鎮及涉農街道副職、鄉村環保專干的培訓。
區財政局:負責按照市、區關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相關文件要求安排專項資金,確保資金落實。
區教育局:負責農村中小學生衛生環保教育,組織廣大師生積極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清潔活動。
區建設局:負責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中轉站建設工作的質量監督。
區農林水利局:負責做好畜禽養殖場(戶)退出和治理工作;推廣沼氣技術,做好沼氣池建設服務;做好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指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協助鄉鎮做好環保先進鄉鎮創建工作和蓮花鎮裸土全綠化試點工作。
區工業經濟局:負責牽頭做好工業污染防治工作,淘汰落后產能。
區城管局:負責協助涉農街道、鄉鎮建立健全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體系。
區環保局:負責制定全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協助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業污染防治、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等工作;指導生態創建、環保組織建設、環保知識培訓和環保宣傳等工作。
區環衛公司:負責農村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指導、垃圾轉運處置和保潔員隊伍培訓等工作。
區國土分局:負責對未經批準建設的養殖場違法用地行為開展國土執法。
區工商分局:負責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對無證無照污染企業進行取締。
區城管綜合執法大隊:負責對非法搭建的豬欄、豬舍等違章建筑開展執法行動。
區愛衛辦:負責做好農村改水改廁工作,開展鄉村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對鄉村垃圾處理及村容村貌進行整治。
鄉鎮及涉農街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任務以目標責任書形式明確(見附表1-2)。
(四)強化督查。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方案要求對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及督查結果納入區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對未完成綜合整治目標任務的鄉鎮及涉農街道將在項目支持和資金安排上予以限制,并不予評優評先,不予評選“市經濟社會發展十強十快鄉鎮街道”,降低考核等次,給予通報批評;對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則在年終績效考核中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及涉農街道要成立相應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小組,由行政正職具體負責。鄉鎮要編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明確目標責任、強化措施、分步實施,確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二)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多層面環保宣傳教育,一是區委宣傳部、區環保局、區愛衛辦等部門組織集中宣傳活動;二是各鄉鎮及涉農街道要利用各種媒體、開設環保課堂、開展環保活動,提高農村居民環保意識;三是組建環保志愿者隊伍,普及生態文明理念和知識,宣揚環境保護先進做法和經驗。
(三)加強部門聯動。農村環境綜合綜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涉及到多個部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充分發揮各自職責,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在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堅持定期或不定期協商、聯合辦公制度,強化聯合執法,有效遏制農村環境污染,確保全區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四)提供資金保障。區財政、鄉鎮及涉農街道要加大農村環保資金投入。同時要加大對上級下撥資金和相關配套資金的使用監管力度,確保專款專用,為全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提供保障。
(五)加強信息報送。建立層級信息管理和報送機制,各鄉鎮及涉農街道要快速、準確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整治工作信息。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對整治工作進行匯總,發現典型及時推廣,發現問題及時曝光,促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 上一篇:減輕企業負擔整治辦法
- 下一篇:大氣污染防治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