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目標任務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25 05:58:00

導語:畜牧局目標任務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局目標任務工作方案

為認真落實好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水產畜牧獸醫工作目標任務,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分解落實2012年政府工作主要目標任務的通知》部署要求,結合水產畜牧業發展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狠抓動物防疫、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項目建設、科技推廣等工作,確保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市場菜籃子供應,確保養殖增效、農民增收。

二、目標任務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肉類總產量達到63萬噸,同比增長2%;禽蛋產量2.67萬噸,同比增長6%;奶類產量5.4萬噸,同比增長6%;漁業總產量21.6萬噸,同比增加5%;肉豬出欄506萬頭,同比增長3%;家禽出欄1.43億羽,同比增長4%。加快生豬、家禽及羅非魚的發展,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重大動物食品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啟動“三個六”工程,發展600萬頭豬、6000萬只肉鴨、6萬噸羅非魚

1、發展600萬頭生豬,打造生豬百億元產業。生豬產業是養殖業第一大產業,2011年生豬出欄492萬頭,產值80億元,占總產值的40%,是CPI的重要監測指標之一,事關國計民生。2012年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以項目建設為鍥機,帶動發展規模養殖,支持建設標準化、設施化規模場基礎設施投入,抓好58個國家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建設,大力發展生態健康循環生豬產業,促進可持續性發展。立足農業大循環,倡導種養結合、生態養殖、林下養殖等生態循環經濟方式,提高養殖效益,努力打造生態型、環保型、健康型、節約型、安全型生豬生產。力爭2-3年內生豬出欄達到600萬頭、產值100億元,成為我市第一個超過百億元的養殖產業。

2、發展6000萬羽肉鴨,以發展生態旱鴨標準化養殖為突破口,在旱鴨養殖技術推廣和活鴨加工的帶動下,促進全市家禽養殖的第二次飛躍發展。引導與扶持農民在全市大力發展旱鴨養殖,爭取用2年的時間,由2011年的4500萬羽發展到6000萬羽。目前公司投資4000萬元建設的活禽加工廠已經建成投產,在公司、食品公司、食品公司活禽加工的帶動下,活鴨加工和養殖的總產值達到20億元,成為全區最大的活鴨產區。

3、大力改造低產魚塘,繼續做強羅非魚產業化,目標發展年產6萬噸羅非魚。我市可養殖水面很多,魚塘的單產不高,潛力很大,2012年計劃在自治區、市相關政策扶持下爭取改造8000畝以上連片低產魚塘,帶動全社會改造池塘;大力發展山塘、小水庫養殖羅非魚。鼓勵有經濟實力的養殖戶,開發山塘、小水庫養殖羅非魚,在百洋集團出口的推動下做強我市羅非魚優勢產業,力爭用2年的時間,全市羅非魚產量達到6萬噸,出口5000萬美元,加工與養殖的總產值達到10億元。

在實施“三個六”工程的同時,繼續穩定發展家禽產業,鼓勵發展草食動物和庭院養殖,力爭在2年內養殖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養殖業總產值在大農業的比重接近50%。

(二)以項目建設示范帶動,大力推進標準化生態養殖

1、實施標準化生態養殖建設項目。2012年實施標準化生態養殖建設項目,投資5000萬元(其中市本級財政安排扶持資金2000萬元)建設50個畜禽標準化生態規模養殖示范場、30個水產標準化生態養殖示范場和10個龜鱉標準化健康養殖示范場,帶動全市標準化生態規模養殖上水平。

2、實施養殖業產業化項目,促進養殖業產業化發展。利用農業產業化項目投資的1000多萬元資金培育5-10個示范帶動明顯的產業項目,重點發展生豬、肉禽、羅非魚產業,促進全市養殖業走產業化道路。

3、調整養殖結構,發展節糧型生態型養殖業。通過調整養殖結構,大力推廣發展果園養殖、林下養殖、網箱養殖、稻田養殖和庭院養殖等養殖方式,推廣混養、套養、立體養殖等多種模式,大力發展特色漁牧業,2012年重點推動發展林下雞鴨、肉牛、山羊、肉兔、鵝等畜禽養殖,通過建立一批示范點、辦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引導帶動全市特色養殖業的發展。加大名特優新品種養殖推廣,發動以石龜、黃沙鱉為主的庭院養殖,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三)抓加工、強品牌,以工業化帶動養殖業大發展

1、繼續做大做強皇氏乳業、百洋食品等名牌產品,強力打造、等種豬場種豬品牌、食品的白條鴨品牌、食品的雞蛋品牌,黑山羊、黑豬、黑雞的“三黑”民族品牌,提高行業知名度,以品牌效應增效益促發展。

2、以加工促發展,2012年在繼續做大現有加工企業的同時,抓好投資15億元的雙匯食品加工廠、投資1.2億元的橫縣巨東食品加工廠、投資5000萬元的興寧揚翔肉食品廠等一批食品加工企業建設,扶持建設更多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高龍頭企業在全國市場的競爭能力,促進養殖工業化,延長產業鏈,帶動全市養殖業快速發展。

(四)強化疫病防控,摸索防控新機制,確保穩定發展

扎實抓好強制免疫工作,以春季、秋季集中突擊免疫活動和日常補免工作相結合,突出抓好規模養殖的防疫工作,確保免疫密度和質量,確保70%以上的免疫有效保護率;強化動物疫病預警預報。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對發現的異常情況,立即果斷采取措施,堅決徹底地做到“早、快、嚴”撲滅疫情,防止疫情擴散。

(五)加強肉食品安全監管,保障市民消費安全

一是從養殖生產源頭抓起,切實加大養殖生產、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監管力度。二是將生豬養殖場、水產苗種場、奶牛場收奶站和屠宰場列為監測的重點,加強對瘦肉精、三聚氰胺和孔雀石綠、氯霉素等違禁藥品的監測。三是強化檢疫工作,加快動物檢疫追溯系統建設,重點實施市級“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中控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屠宰檢疫“電子出證”工作,實現市區生豬屠宰可追溯,確保上市肉品安全。

(六)強化漁政管理工作和漁業安全生產

加大漁業執法力度,做好邕江禁養區網箱養殖的長效管理工作,繼續開展邕江河段休魚期的各項工作,加大打擊破壞漁業資源的違法行為,有效保護邕江漁業可持續發展。嚴格捕撈許可證和水域養殖證制度。抓好漁業安全生產監管,加強漁船安全檢查,鞏固及完善有關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嚴把新增漁船關口,有計劃開展漁業保險工作。加強對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經營利用許可的管理。

(七)加強科技培訓力度,提升養殖科技含量

結合項目建設開展技術培訓和新技術推廣工作,努力提高養殖科技含量,以科技要產量,靠科技創效益;加大培訓力度,普及科學養殖技術,按需培訓、按產業發展方向培訓,努力提高養殖戶的科學養殖觀念,提升整個產業的整體素質。

(八)制定科學規劃,加強養殖污染的治理,轉變養殖業增長方式,確保可持續發展

科學規劃對于指導全市養殖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我們將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全市養殖規劃,明確各個區域的重點發展方向。同時,對現有的養殖場進行一次排查,與環保部門聯合制定全市性的養殖場排污達標驗收標準,引導調整養殖結構和產業布局,加大糞污綜合治理力度。大力推廣零排放和健康、生態型的養殖模式,爭取在3年內所有大、中型規模養殖場全部實現生態養殖和健康養殖。

四、加強組織領導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為切實加強對落實2012年政府工作目標任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成立由梁兆強局長為組長,其他所有局領導為副組長,局機關有關科室、局屬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研究制定水產畜牧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規劃及政策、措施,指導和監督規劃、政策、措施的落實,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尹桂芳同志兼任。

(二)強化督查,確保實效

工作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責任是否落實到人,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必須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各科室要建立健全督查工作制度,明確督辦單位和督辦人員,定期不定期督查,跟蹤督辦,形成層級督辦網絡,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五、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務必于2012年7月10日前,將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小結,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要及時分析,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措施;于2012年12月25日前,將全年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總結,以便及時報告市人民政府。

(二)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配合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全力抓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水產畜牧獸醫工作目標任務的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