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交運局超限超載運輸治理方案
時間:2022-05-31 02:58:00
導語:區交運局超限超載運輸治理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省治理超限和超載運輸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為確保我區治理超限超載工作扎實、有效開展,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治理超限超載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堅持“政府負責、部門協作、源頭治理、追蹤處理”的原則,落實責任,強化措施,標本兼治,堅決打贏治超攻堅戰和成果鞏固戰,實現治超工作的新突破,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針對我區目前部分路段存在車輛超限超載現象,致使道路損壞、交通安全存在隱患的問題,通過打擊嚴重超限超載、非法改裝、無牌無證及其他違法車輛,查處超限超載運輸公司,抄報違規裝載貨源單位信息、曝光集體闖卡和暴力抗法典型事件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行車安全事故,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提升公路完好率,提高運輸車輛合法裝載率,確保轄區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工作職責
(一)公安分局:嚴厲打擊超限超載運輸車輛阻塞交通、集體闖卡行為,及時查處拒絕、阻礙治超公務等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保證治超工作良好秩序;依法查處超限超載違法行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對未取得機動車號牌、挪用其他車輛機動車號牌、超載、未攜帶機動車行駛證或駕駛證、闖紅燈、超速的車輛進行處罰。
(二)區交通運輸局:依法查處超限超載違法行為;按照《省道路貨物運輸源頭管理辦法》要求,保持對各重點貨運源頭的監管力度;對無道路運輸許可證的營運車輛進行處罰;嚴格加強對超限運輸人員《從業資格證》的管理,并向相關單位抄送違規裝載源頭單位、運輸企業、個人和從業人員信息。
(三)公路分局:按照《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依法查處超限超載違法行為;對查處的因超限超載損毀公路設施的違法車輛及時報送區交通運輸部門;對阻塞交通、集體闖卡等行為,及時掌握證據,配合公安部門堅決打擊此類行為。
(四)區城管執法局:依法查處城區范圍內貨運車輛未封蓋撒漏、污染路面等違章行為,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活動。
(五)區發展改革局(區物價局):規范治超停車卸貨場收費管理工作,查處停車卸貨場不按核定標準收費、亂收費行為。
(六)工商分局:取締非法設立貨物配載點及經營場所;查處非法拼裝、改裝汽車及非法買賣拼裝、改裝汽車行為,依法取締非法拼裝汽車企業和汽車維修經營者。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由區政府分管領導和區公安、交通運輸、公路、城管、物價、工商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聯合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聯席會議,具體負責日常協調工作。各相關治超單位也要成立相應機構,明確專人負責此項工作。
(二)各相關單位要建立治超工作領導責任制,組織執法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省治理超限和超載運輸辦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職責,自覺加大執法力度,做到領導、人員、責任到位,切實做好對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的有效監控。同時,要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堅決杜絕基層執法中的不作為、濫作為、不文明和不規范等問題的發生。
(三)各相關單位要組成聯合執法機構,在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重點時段和貨源單位進行巡查,按照各自職責進行聯合執法,切實加大對超限超載違章行為的打擊力度。
(四)各相關單位要以固定治超和源頭治超站點為依托,適當增加流動聯合執法站點,增派交警、路政、運管、治安巡邏等執法人員,嚴格領導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制度,努力形成對治超行為的全區域、全時段監控,保證執法全面、有效、徹底。
(五)健全完善信息抄告和跟蹤處理制度。公安分局、區交通運輸局、公路分局要健全治理超限超載信息處理系統。每周五下班前將本周查處的超限超載車輛、企業、違法人員、違法基本事實、處罰結果等信息互相抄送,做到信息共享。接收單位要及時建立相應的數據檔案,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等再對涉案企業、車輛、人員等做出跟蹤處理。通過對違章運輸企業、人員下達整改通知書、提出書面警告、教育培訓等跟蹤處理措施,強化運輸企業、人員的守法意識。
(六)擴大宣傳,營造氛圍。區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的重要性和有關治超的法規政策、重大措施,宣傳治超工作先進典型,曝光一批集體闖卡和暴力抗法典型事件,不斷爭取社會各界對治超工作的認可和支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七)加強督查,狠抓落實。區治超聯席會議要牽頭組織對各成員單位聯合治超情況進行督查,定期召開工作會議、通報情況、推進工作。區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相關單位年度工作考核目標,實行治超工作問責制度和嚴重超限超載車輛責任倒查制度,對治超工作不重視、不認真履行治超工作職責、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在全區通報批評,并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 上一篇:建設部績效監管評判方案
- 下一篇:區領導在項目參觀學習會上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