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委富民工程指導方案
時間:2022-06-28 06:39:03
導語:鎮委富民工程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農機富民工程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措施。結合我鎮農機化發展實際,特制定《張家坡鎮有機富民工程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中心,加大對有機產業化的政策扶持、科技投入和資金投入,加強有機果品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社會化服務功能,為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作貢獻。
二、年度發展目標
堅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建設有機農產品基地為目的,以開展“有機農業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深入實施“有機富民”工程,大力發展品牌農業,不斷繁榮農村經濟,著力提高農民素質,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農機化項目建設
堅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建設有機農產品基地為目的,深入實施“有機富民”工程,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繁榮農村經濟,著力提高農民素質,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扎實開展“有機農業建設年”活動
把發展有機農業作為拓寬現代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二次革命”。在全鎮范圍內深入開展“有機農業建設年”活動,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加快有機農產品生產技術普及應用,高標準實施500畝有機紅富士、100畝有機茶葉基地建設,增強帶動能力,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產品檢測及農業綜合服務站等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強化品牌意識,加快實施有機農產品包裝改革和宣傳推介,全力打造有機農產品品牌,不斷擴大有機農產品的影響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二)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強化向農產品市場末端要效益的理念,探索新的產業化生產模式,扶持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延伸產業鏈條,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生產模式,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市場化、專業化、組織化程度,增強產業帶動效益;同時,加強與華盛公司、樂萬家超市的聯系,簽訂有機果品和有機茶葉固定購銷協議,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三)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著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加強農村水利建設。認真實施“百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搞好鎮域四座小(二)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對紅水河進行維修和維護;加快實施1000口人農村飲用水安全和自來水改造工程。二是爭取8個村的農村道路“村村通”工程建設,加強農村道路養護管理,進一步改善鎮村交通條件。三是完成農業綜合開發二期尾工建設,爭取2009年農業綜合開發三期工程建設。四是實施九東路路段治理,配套九東路兩側附屬設施建設。五是狠抓鎮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鎮駐地文體廣場工程建設,加大村級文化大院建設投入,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生活,增創文化發展軟實力,鞏固市級社會文化先進鄉鎮成果。
(四)抓好新農村示范點建設
按照城鄉統籌、科學發展的要求,嚴厲打擊亂搭亂建行為,規范新農村建設秩序。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點抓好2-3個新農村示范點建設,以點帶面,推動新農村建設實現新突破。
(五)著力培育新型農民
大力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年內培訓農民科技示范戶200戶、農民5000人次,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大力實施“陽光培訓”工程,促進農民多渠道轉移就業。
(六)全面落實農村各項政策
突出抓好土地、農民減負、支農惠農、計劃生育等政策落實,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五、主要措施
(一)組織領導
鎮政府成立張家坡鎮農機富民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全鎮農機富民工程的組織、協調和管理。
(二)運作機制
為保證農機富民工程順利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職責是對農機富民工程進行指導、監督、管理、協調。
(三)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發展農機化的法規政策體系。圍繞《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制訂并完善與之相配套的農機產品檢驗、認證和市場準入、作業中介、市場經紀人、作業質量與保證、農機市場交易以及責任仲裁等農機化發展的相關制度。同時,加強執法監督,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引導好、保護好農民發展農機化的積極性,維護好農機使用者、經營者、生產者的合法利益,營造出農機化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
2、爭取多渠道、多層次對農機化發展的投入力度。一是進一步加大農機購置補貼的申請力度,鼓勵農民發展農機化,走農機致富之路。二是加大農田整治、農村機耕道路、優質糧產業工程、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信息網建設等項目的投資和實施力度。三是加大農機購置的信貸支持力度,帶動農民對農機化的投入。四是擴大農機化的對外開放力度,爭取多方位、多渠道增加對農機化的投入。
3、加強農機化隊伍建設,變數量優勢為素質優勢。建好三支隊伍:業務精通、勤政高效的農機管理隊伍,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執法隊伍,技術全面、誠實守信的技術隊伍,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機經營服務使用者。
4、加快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進程。切實穩定基層農機推廣體系,穩定推廣隊伍,積極爭取并認真實施國家、省、市、縣農機化項目,加強對實施項目的監督、檢查力度,提高項目資金的有效利用率,積極引進和推廣農業生產關鍵的機械化技術和機具,并使之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因地制宜,抓住小城鎮建設、發展二、三產業、推進勞動力轉移、優化農村就業結構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契機,找準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切入點,創辦具有我鎮特色的機械化作業新科技示范園或機械化生產園區,進一步提高農機化技術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
5、進一步加強農機化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機化宣傳力度,拓寬宣傳范圍,不斷擴大農機化工作的影響,利用多種媒體,加強對農機化工作新情況、新經驗、新機具、新技術、新動態的宣傳報道,引導農民發展農機化,推進我鎮農機化事業持續、快速發展。
6、大力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充分尊重和保護農民經營農業機械的自主權,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多渠道對農機化的投入。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加快發展多種形式、多種成分的農機服務組織,大力培養和扶持農機服務專業戶和農機大戶,積極探索新型農機服務模式和運行機制,拓寬作業領域,擴大作業規模,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形成機制靈活、運轉高效、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農機化生產模式。
- 上一篇:果品產銷中心工作總結
- 下一篇:鎮委義工服務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