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律師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05 10:50:20

導語:司法局律師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律師工作方案

2012年,我區律師區律師工作要點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和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以解決社會矛盾為主線,以加強隊伍建設為立足點,大力推進“法治市區”創建,全面加強律師隊伍建設,大力拓展律師服務領域,為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和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

一、充分發揮律師自身優勢,積極組織律師為區域經濟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1、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在“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中,引導律師主動介入新興產業和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生態保護等經濟建設重點項目、重要領域,成立專業服務團隊,開展專項服務活動,建立與相關部門的經常性溝通機制,及時掌握重大工程項目信息,對重點區域、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中,選派精干律師擔當政府決策的法律參謀,為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和重大行政措施的合法性提供法律意見,為區域經濟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能源資源有效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經濟運行環境。

2、為企業重組改制提供法律服務。指導和推動律師不斷地向知識產權、金融、房地產、電子商務、國企改革、國有資產管理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等領域發展,引導律師積極為我區提供法律服務,圍繞土地征收征用、城建拆遷、環境治理保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中遇到的涉法涉訴問題,以及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民生問題,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組織和引導律師積極參與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處理,發揮庭外調解和非訴訟活動中和解的作用,使律師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矛盾糾紛中發揮更主動、更大的作用。

3、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的作用。參與重大社會矛盾糾紛調解,組織律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要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努力為政府重大決策、依法行政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提高政府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前瞻性和預見性,認真完成政府信訪接待工作,積極參與處理各種矛盾糾紛特別是重大群體性糾紛,化解和疏導各類社會矛盾,依法維護社會穩定。

4、繼續開展“結對子”法律服務活動。與社區、企業結對子,并與結對對象簽訂結對協議,每個律師事務所要組織本所律師至少與1戶(名)貧困家庭或貧困學生結成“一對一”幫扶對象,每月定期上門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情況。律師法律服務團78名律師普遍在聯系點每月開展2次法律講座和法律咨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開展各種法律服務。積極引導律師積極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向低收入家庭、下崗失業人員、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服務;鼓勵律師積極參與法律援助,捐資助學、助殘、扶貧、救災等社會公益活動。

二、強化政治思想教育,不斷提升律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能力。

1、進一步加強律師黨建工作。推動律師隊伍建設,增強律師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以“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工作創新、方法創新”為指針,結合律師行業特色,拓展黨建工作思路,完善律師黨建工作的組織體系,創新和豐富黨建活動載體,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重視培養和發展優秀青年律師入黨,提高黨員在律師隊伍中的比例,發揮黨員律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2、繼續開展做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加強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努力提高律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執業紀律觀念,提高律師依法執業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廣大律師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牢牢把握律師隊伍建設服務經濟發展、服務社會進步的正確方向堅持律師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本質屬性,教育廣大律師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做到“三擁護”、“三維護”;把執業活動與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緊密結合起來,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

3、建立健全學習教育機制。定期組織業務講座、執業交流、執業技能的教育,在律師隊伍中進行愛崗敬業、誠信服務教育,切實解決律師執業中存在的不遵守執業道德、亂收費、收費不辦事、不勤勉盡責等違規違紀行為,不斷提高律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4、積極開展律師文化建設。擴展律師隊伍建設的內涵和外延,發揮律師文化在定位、導向、凝聚、激勵、約束和協調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幫助律師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工作理念和職業操守,提高律師團隊意識、協作意識,增強律師的職業認同感、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為律師事業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積極舉辦律師辯論賽、聯誼會和文體活動,豐富律師的業余生活,展示律師的良好風貌。

三、進一步規范管理行為,積極為律師執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加強律師投訴案件的調查處理力度。建立律師不良記錄查詢與通報制度,建立完善高效的律師查處機制,暢通渠道、健全制度,完善律師監督體系,對律師法律服務進行有效監管,督促律師誠信執業、依法執業,樹立律師行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2、加強律師的宣傳和信息交流工作。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及時全面報道我區律師業的重大活動,宣傳律師的先進典型事跡,弘揚行業主旋律,提升律師的整體社會地位,努力提高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務求取得實效。進一步辦好律師網站,充分發揮其橋梁溝通作用,向社會各界提供律師信息平臺。

4、規范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通過加強日常監督檢查、開展專項檢查和落實律師事務所負責人談話提醒制度等,抓好律師事務所規章制度和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管理責任的落實,進一步推動律師事務所規范建設。

5、加強對律師辦理案件的監督指導。不斷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及時了解和掌握律師辦理敏感案件和群體性事件業務的情況,進行適當和適時的指導,引導和督促律師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依法履行職責。加強與法律援助中心配合,對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進行跟蹤監督,確保質量。進一步完善服務承諾制度、執業公示制度、執業責任賠償制度,建立律師誠信執業檔案管理制度,制定律師誠信信息庫管理辦法,規范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在執業過程中有關誠信信息的歸集、披露、使用行為,不斷完善律師行業信用管理制度,提升律師行業誠信建設水平。

四、切實履行管理職能,不斷完善行政機關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1、加大律師工作宣傳力度。積極培養2至3個先進典型所,鼓勵各所在律師執業辦案等方面好的典型事跡,充分展示新時期全區律師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律師風采。

2、成立知識分子聯誼會律師第五分會。充分發揮知識分子聯誼會律師分會利用統戰工作這一紐帶,凝聚律師智力資源,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向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對貧困有難群眾進行慈善捐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服務社會公益事業。

3、大力拓展和幅射法律服務業務。加強律師業務拓展方向的研究,積極推動法律服務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社會事業的各個方面拓展,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形成有效的服務機制,促進律師業務的轉型升級。

4、組織律師開展對外交流工作。組織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赴省外學習考察,開拓視野,學習國內外律師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探討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機制,強化律師事務所管理意識,不斷適應開拓新的涉外法律服務領域,著力培養高素質律師。

5、加強對律師維權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協調為輔的維權原則,增強律師依法執業、自我維權的意識。主動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新聞單位的監督,使全社會認識律師、理解律師,拓展維權新途徑。

6、繼續開展律師社會公益事業活動。積極與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老齡委等部門配合,組織律師積極開展義務法律咨詢活動,不斷充實完善婦女兒童法律服務維權站工作,開展法律服務專線、青少年維權崗等形式,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擴大律師的社會影響,樹立律師隊伍的良好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