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沼氣提升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22 09:48:10

導語:農村沼氣提升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沼氣提升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鞏固成果,優化結構,建管并重、強化服務,綜合利用、提高水平”的總體要求,把農村沼氣作為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促進節能減排的一項全局性、戰略性、長遠性的工程,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繼續推進農村戶用沼氣、規模化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縣、鄉、村沼氣服務網絡,積極探索農村沼氣市場化服務機制,不斷提升農村沼氣建、管、用水平,提升沼氣綜合效益,促進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工作目標

完成省下達的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建設任務,完成溫氏楊橋豬場、縣興楊養殖公司、廬江縣金灣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巢湖原種豬場4個大型沼氣工程建設任務,完成2008-2010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農村能源項目驗收任務,新建養殖場沼氣工程和新農村污水凈化工程100處,建設農村沼氣示范村22個,培訓農村沼氣物管員、沼氣技工、沼氣戶5000人次以上。

三、工作重點

(一)扎實推進農村沼氣三大工程建設。一是精心組織實施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建設,完成省、市下達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建設任務。二是按照“企業申報、市縣備案,兩級驗收、先建后補”的辦法,繼續組織實施養殖場沼氣工程和新農村生活污水凈化工程。三是組織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農村能源項目,5月底完成2008—2010年項目驗收任務,10月底前完成2011年建設任務。

(二)進一步提升農村沼氣建后服務水平。一是按照每個網點覆蓋300戶以上的沼氣戶和“六個一”的建設標準,繼續推進農村沼氣鄉村網點建設;二是按照“政府引導,多元投入,服務高效、建管并重”和“服務專業化,運作市場化,管理物業化”的要求,大力推廣肥東縣“公益管理”型、縣“全托管”型服務模式,探索建、管、用一體化的高效服務模式。三是以提高沼氣使用率、沼渣沼液利用率為重點,以提升沼氣高效服務水平為核心,著力創建農村沼氣示范村,力爭肥東、肥西、、廬江縣每縣新建農村沼氣示范村5個,巢湖市新建農村沼氣示范村2個,沼氣示范村的沼氣使用率達到95%以上,三(兩)改到位率100%,沼渣沼液利用率90%以上.

(三)推進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工程建設。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為統攬,按照“點、線、面”相結合的思路,加快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工程、示范村和示范區建設,以點帶面,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一是以農村沼氣示范戶、養殖場沼氣工程為主體,通過農牧結合,建立豬(牛)—沼—漁(菜、糧、果)循環模式,實現基地小循環;二是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農業高產創建行動為抓手,以“噸糧田萬元錢”高效種養模式為基礎,合理布局循環產業,實現區域中循環;三是以整體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建設為重點,以相關產業資源吸納和協調發展為主線,推進農業產業布局和配套服務設施,構建設農業生產、加工、流通、休閑觀光相協調相促進的區域大循環,實現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2012年發展豬(牛)—沼—漁(菜、糧)生態循環示范戶1000戶,新增生態循環面積5000畝以,新建千畝連片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區5個,新增生態循環農業面積1萬畝,初步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體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農村沼氣建設是全市農委系統為農民辦實事之一,是市、縣(市)農委一項重要工作,要切實擺上重要日程,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分管集中精力抓。要建立健全農村沼氣民生工程項目建設行政領導負責制、項目法人責任制。健全農村沼氣項目信息月報制度,加強對項目建設監督檢查和施工進度的調度,確保各項任務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二)強化項目管理。嚴格執行農業部、省關于農村沼氣建設與管理各項規定,認真落實《市農村沼氣項目建設與管理導則》有關要求,嚴格執行項目招投標制、工程竣工驗收制和審計決算制度。堅持農村沼氣項目設計、施工、監理準入制度,強化資金管理,加大資金使用的追蹤檢查和審計檢查,規范檔案資料管理,加強對項目申報、物資采購、現場施工、技術培訓、資金管理、安全維護、檢查驗收、后續服務及“三沼”綜合應用的全程管理。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農村沼氣項目是一項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的農村公益事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各縣(市)要積極爭取國家、省農村沼氣項目,認真落實市級促進現代農業獎補政策,統籌整合新農村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巢湖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項政策資源,加大對農村沼氣投入力度和沼氣建后服務的支持力度。同時,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引導社會、企業和農民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機制。

(四)加強技術培訓。加強農村沼氣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培訓一批留得住、肯奉獻、技術過硬的沼氣技工,保證沼氣池的建設質量。加快沼氣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做到縣有沼氣服務中心、鄉村有沼氣服務站、沼氣戶有一個明白人,使沼氣服務貫穿于建前、建中、建后使用中,真正做到“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鄉”,確保沼氣戶長期受益和沼氣項目持續發揮效益。

(五)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報紙、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沼氣民生工程項目與群眾利益的關系,宣傳沼氣在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條件中的重要作用。廣泛宣傳沼氣技術,強化沼氣建設和使用安全。通過領導帶頭搞示范、新聞媒體搞宣傳、專家技術人員抓指導、科技下鄉巡回展、農戶之間戶幫戶等措施,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從而形成政府引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農村沼氣建設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