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救災資金糾風方案
時間:2022-07-29 08:38:08
導語:民政局救災資金糾風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縣糾風工作和加強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規范資金使用行為,切實保障受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根據《省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以關注民生、保障民生、發展民生為主題,以加強對救災資金監督檢查為重點,以確保救災資金管理使用安全有效為落腳點,構建救災資金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切實維護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糾風內容
(一)救災資金的接收、登記、撥付和管理情況。檢查救災資金的接收手續是否完備、賬目是否清楚、撥付是否規范、內部監督制度是否健全。
(二)救災資金的使用、發放情況。檢查救災資金的使用、發放是否符合“專款專用、重點使用”的原則,是否嚴格遵循救災資金的使用范圍;救災資金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實施是否符合規定程序,有無截留、挪用、擠占和私分等問題。
(三)救災資金公開發放與監督情況。檢查救災資金的管理使用是否做到了發放對象公開、發放金額公開;是否做到及時張榜公布,認真接受群眾監督,救災資金的監督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三、工作步驟
(一)救災資金由縣民政部門根據核查后的災情,提出包括上級撥付的補助資金、縣級救災資金分配方案商縣財政部門后,報縣政府批準下撥。
(二)救災資金發放程序。鄉鎮民政工作人員根據災情提出分配到村(居、社區)的方案,由村民個人申請(口頭或書面),群眾評議,村委會初審匯總并公示,鄉鎮負責民政工作人員審查,鄉鎮政府審核并公示,報縣民政部門審核后報縣財政部門打卡發放。
(三)救災資金使用管理,嚴格按照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張榜公布、公開發放工作規程,通過“戶報、村評、鄉審、縣定”四個步驟確定救助對象,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四)救災資金實行年度檢查。各地自查,9月30日前,各鄉鎮所完成2011年至2012上半年救災資金自查工作,并寫出專題自查報告,報縣民政局。自查結束后,縣將在11月中旬由監察、財政、審計、民政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各鄉(鎮)救災資金使用管理作用情況進行抽查。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組織機構。為了加強對救災資金糾風工作的領導,局成立糾風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紀檢組長任副組長,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工作職責:一是貫徹落實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的方針政策,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救災資金行風建設糾風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與行風建設和糾風相關的其他工作。二是組織開展救災資金監督檢查,建立完善監管制度。三是組織實施和檢查指導鄉鎮救災資金糾風專項治理工作,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二)搞好工作協調。各鄉鎮要高度重視救災資金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要從維護群眾利益、關心弱勢群體,把行風建設作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一個重要方面,列入民政工作的總體部署之中,統籌規劃,認真研究,細化任務,明確責任,層層落實。局紀檢組要加強組織協調,強化監督檢查,以優良作風促進救災資金糾風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加強監督檢查。縣民政局在加強日常資金管理的基礎上,配合縣監察、財政、審計部門人員對救災資金進行檢查,讓救災資金的使用真正做到專款專用。重點檢查各鄉鎮民政辦在上報救災款資金花名冊,打卡發放對象是否準確、是否有平均分配、優親厚友等現象,是否出現救災資金擠占、挪用、貪污等問題。
- 上一篇:英美文學特殊語句及諺語翻譯
- 下一篇:水務局人才規劃指導意見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