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委為民解憂活動方案
時間:2022-07-30 10:19:42
導語:鎮委為民解憂活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為民解憂促和諧”為主題,以密切聯系群眾為核心,以“工作提速、服務提質、形象提升、群眾滿意”為目標,緊緊圍繞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的大局,組織黨員干部走村進企入戶,宣講縣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傾聽群眾心聲,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矛盾和排除安全隱患,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踐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政治環境。
二、目標任務
把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為民解憂促和諧”活動,與“爭先創優”主題實踐活動、學習貫徹縣第九次黨代會精神、轉變工作作風有機結合,切實做到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穩定在一線加固、作風在一線轉變、生產技術在一線指導、科學發展在一線體現。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群眾觀念,凝聚黨心民心,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夯實基層組織,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主要有以下九項任務。
1、解決群眾思想困惑問題。下基層的干部要通過走村進企入戶,面對面地向廣大群眾宣講縣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和中央、省、市、縣有關政策,宣傳我鎮“十二五”發展宏偉目標、發展戰略、發展舉措,使中央精神和省、市、縣和鎮黨委的要求家喻戶曉,引導干部群眾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第九次黨代會精神上來,加快推進科學發展跨越趕超步伐。
2、解決農業“三夏”生產要素問題。要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引導群眾根據市場需求,因地制宜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組織協調肥料、農藥、種子以及資金的供應和農業貸款的發放,幫助農民開展夏收、夏種、夏管工作,幫助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讓群眾切實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
3、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問題。認真落實《關于2011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長政[2011]12號)精神,針對群眾反映強烈、要求迫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為企為民解難題,辦實事。采取個別走訪、召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認真聽取和收集群眾意見。對群眾提出來的意見,要進行分類整理,制定具體的幫扶措施。
4、解決重點工程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干部到項目建設一線去,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扎實做好龐孤堆、梁圩等村土地整治整村推進、東路危舊房改造等項目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5、解決企業發展環境問題。組織干部到生產一線去,解決企業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一步促進銀企合作,幫助資金短缺企業爭取更多信貸資金,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的煤、電、油等生產要素的供應問題。對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破壞企業生產經營,破壞發展環境的案件進行摸排,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打擊。
6、解決信訪積案難案問題。積極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尤其是土地征用、征地拆遷、承包地權屬糾紛、計劃生育等信訪突出問題,按照政策規定妥善解決,集中化解一批多年重復上訪、越級上訪問題。
7、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加強對城鄉結合部、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等治安混亂重點地區的排查整治。積極組織開展打擊傳銷活動。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的心理疏導和生活扶助工作。對身患疾病、無生活來源、老殘、患精神疾病的刑釋解教人員給予生活救助。
8、解決好安全生產問題。全面排查影響安全生產的隱患和問題,做到及時排查隱患,不留死角,重大隱患及時根治。突出抓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督促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安全,防止發生群死群傷安全生產事故;突出抓好中小學生暑期安全工作,防止溺水等事故發生;開展食品衛生安全整治行動,提高食品衛生安全水平。
9、解決干部作風不實問題。深入推進黨務公開和村級“四議兩公開”,切實解決部分基層黨組織黨務和村務不公開、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混亂,以及一些干部在計劃生育、批地建房、低保評定等方面處事不公等問題。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少數村組干部不廉潔、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和軟弱渙散的村級班子,及時進行處理和調整。大力查處擾亂和破壞換屆選舉的人和事,推進基層民主進程。
三、方法步驟及時間安排
這次集中活動從6月16日開始至7月25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宣傳階段(6月16日至6月26日)。鎮黨委召開動員大會,對“千名干部下基層、為民解憂促和諧”活動進行動員部署,并下發實施方案。同時,通過簡報、標語、廣播等途徑,廣泛宣傳這次活動的重大意義,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促進活動全面順利開展。
(二)排查摸底階段(6月27日至7月7日)。每名下基層干部都要圍繞目標任務,深入到村組、社區、車間、住戶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座談、走訪群眾、實地考察等形式,廣泛聽取、收集群眾意見,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排查各種問題和矛盾,并及時登記造冊,上報鎮“千名干部下基層,為民解憂促和諧”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活動辦”,辦公地點設在鎮紀委。
(三)解決問題階段(7月8日至7月25日)。每名下基層的干部要針對上一階段排查摸底情況,認真梳理、歸納,制定工作計劃和具體工作方案,集中開展化解矛盾和解決問題工作,積極為基層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化解矛盾和解決問題情況集中上報鎮活動辦簽單銷號。
集中活動結束后,每名下基層干部要寫出活動工作總結。
四、活動內容
(一)開展一次走訪企業和農戶活動。活動期間,全體鎮機關黨員干部在安排好各自手頭工作的基礎上,深入企業、農戶,和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征求群眾意見,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每名干部走訪企業不少于2個,走訪農戶不少于2戶。
(二)發放一張便民卡。為拓寬群眾與黨員干部的交流渠道,通過向群眾發放便民服務卡,將服務承諾、服務職責、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投訴電話等制作成卡片,戶均一張。
(三)建一份民情檔案。由進村入戶責任人負責將群眾的姓名、年齡、住址、職業(包括外出務工和創業)、文化、政治以及住房、收入、計生等情況記錄存檔,形成紙質檔案。同時,將群眾靜態和動態信息錄入微機,形成電子檔案,并根據情況及時更新。
(四)發一本致富手冊。每個干部要深入農戶,傳達上級政策,傳播致富信息,傾聽群眾呼聲,及時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做、所難、所急、所盼。
(五)助一戶農戶脫貧。每名進村入戶干部和有能力的黨員要幫扶一個貧困戶,為貧困戶提供項目、資金、信貸、物資、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六)開好一次“民意傾聽”會。組織黨員、村民組長和群眾代表召開一次“民意傾聽會”,聽取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等方面,以及群眾對黨委政府、鎮村干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七)受一次專題教育。通過深入農戶,實地調研,與農民兄弟交朋友,參與和感受群眾的生產生活,增強群眾觀念,密切同群眾的感情。
(八)搞一次矛盾排查化解。對責任區存在的矛盾糾紛和信訪隱患進行一次徹底排查,對排查出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制定應對措施和辦法,提出解決方案,直到問題徹底解決。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九)設一個民情信箱。每個責任區要設置一個民情信箱,采取“背靠背”征求意見的方式,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
(十)寫一份調研報告。在深入分析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就所在責任區的基本情況及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結合本責任區實際,進行科學歸納,認真總結,形成書面報告。
五、活動要求
(一)要嚴肅認真,積極參與。每位黨員干部都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參與這項活動,虛心向群眾學習。堅持做到真情參與、真誠傾聽、真心學習,確保活動實效。
(二)要注重思考,善于總結。要按照“創新方法、取信于民,廣納民意、取智于民,體察民生、取德于民”的要求,深入農戶,切實做到不增加群眾負擔,不影響他們的生活。
要特別注重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探尋規律,明確方向,確保活動有所收獲。
(三)要加強督查,抓好落實。鎮黨委將不定期地以抽查民情日記、到群眾家中訪談、與村黨支部溝通等形式,督促檢查黨員干部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效果,對態度端正、工作認真、成績突出的黨員干部要及時給予表揚,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應付了事的要批評教育,補缺補差,杜絕活動走過場。
(四)要服從領導,嚴守紀律。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為民解憂促和諧”活動,是在鎮黨委組織領導下進行的。參加活動的黨員干部要服從領導,既要深懷愛民之心,更要帶著感情去做工作,切切實實為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要自覺遵守工作紀律,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上一篇:全鎮換屆選舉指導工作意見
- 下一篇:鎮委養老保險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