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肥料市場治理方案
時間:2022-08-13 11:11:56
導語:農委肥料市場治理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農委《2010年省肥料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和2010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堅持“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原則,全面加強市場監管,開展肥料質量和標簽整頓,規范肥料生產、經營秩序,以查辦大案要案為突破口,不斷提高肥料產品的質量與效果,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目標:建立和完善我市肥料質量監管體系;健全肥料生產、流通環節質量保證機制和企業信用制度,制止假劣肥料的生產銷售。對生產經營實行全程監管,使肥料產品的抽檢合格率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特別是確保配方肥料的合格率達到95%以上。
二、工作重點
1、開展市場肥料質量和標識監督檢查。
在春耕和秋種前肥料銷售高峰季節,集中時間和力量,選擇重點市場、重點區域,對復混肥、商品有機肥、硼肥、磷酸二氫鉀、各種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重點肥料品種開展質量抽檢,對各種水溶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有機肥料等產品標識抽查,防止不合格肥料流入農民手中。
2、嚴查經營假劣肥料案件。
對群眾反映強烈、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涉及面廣的制售假劣肥料案件,實行掛牌督辦,克服案件查處中遇到的困難,加強跟蹤指導,強化部門協調聯合查處。對構成犯罪的案件,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嚴懲違法犯罪分子。對查處的大案、要案進行曝光。
3、積極開展放心肥料下鄉進村宣傳活動。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科技報告月”、“送法下鄉”、“送科技下鄉”等活動,組織編印發放識別假冒偽劣肥料知識掛圖和相關技術資料,廣泛宣傳介紹各種肥料的性質、技術指標、產品特點、使用方法、包裝標識要求,提高農民識假辨假的能力,保證農民用上放心肥;宣傳國家有關肥料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肥料生產、銷售者依法經營的意識,提高農民的維權意識;宣傳質量優、服務好的企業和產品。
4、切實做好測土配方施肥專用產品的管理。
大力宣傳測土配方施肥的重大意義,支持和鼓勵有實力、重信譽的肥料生產企業參加測土配方施肥活動。監督測土配方施肥定點生產企業嚴格按當地土肥站提供的科學配方組織生產專用產品,并只能在規定的項目區內使用,以保證產品的效果,實實在在維護農民的利益。對配方肥料的生產和銷售實行質量追溯制度,加大對配方肥料產品的抽檢力度。
5、規范登記管理。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肥料登記管理辦法》、《肥料登記資料要求》和農業部農農發〔2009〕2號的相關規定,簡化登記手續,做好現場考核、抽樣和初審,嚴禁降低標準通過考核和初審。加強對已登記產品的跟蹤管理,開展肥料市場監督檢查,對情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登記條件的產品,及時報省農委取消其續展登記資格;未登記的產品禁止銷售。
三、重大活動安排
1、春秋兩季肥料專項整治活動
3月下旬—4月15日,8月15日—10月30日,在全市集中開展肥料專項整治活動。并及時將轄區內專項整治結果進行分析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并填報市肥料市場抽檢結果統計表(附后),分別于5月5日前和10月20日前報市農委生產科。
復混肥、有機無機復混肥、有機肥料、磷酸二氫鉀等產品的質量抽檢活動,每個縣(區)春秋兩季各抽檢樣品10個以上,并將抽檢結果于4月10日前和9月10日前統一報市農委生產科。
各種水溶肥料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有機肥料等產品標識抽查活動,各縣(區)要進行地毯式檢查。
2、春秋肥料專項整治督查。
市農委在4月上旬和9月上旬將組織對全市肥料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查。市農委在開展督查活動前,各縣區農委要組織對轄區內的肥料執法工作進行全面自查,并形成書面材料報市農委生產科。
四、保障措施
1、切實加強領導
各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肥料專項整治責任制,健全一把手掛帥、主管領導負責的指揮系統,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與土肥站要密切合作,努力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根據當地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周密整治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從源頭上清除假冒偽劣肥料,徹底凈化肥料市場。
2、健全監管工作機制
全面落實《農業生產資料監督管理工作暫行規定》,認真履行肥料監督管理職責,進一步完善投訴舉報制度,健全執法檢查制度、案件上報制度、處罰統計制度、重大案件督辦制度、執法責任制度和錯案追究制度等;實行“黑名單”曝光制度,深入報道典型假劣肥料案件,震懾違法犯罪分子;改進跨區域肥料大要案協同查處工作機制;完善肥料事故原因鑒定和糾紛調解處理機制。同時,加強肥料打假與監管工作的信息報送工作,建立肥料打假工作考核機制,逐步健全肥料監管績效評價體系。對在肥料監管工作中玩忽職守、權錢交易、吃拿卡要的執法人員,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對因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到位而發生假冒偽劣肥料坑農害農事件造成嚴重影響的,要追究主管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3、加強監管能力建設
各地要積極爭取將肥料專項整治工作列入地方財政預算,保證肥料執法和抽檢經費,改進執法手段,完善執法裝備;健全執法體系,充實肥料專業人員進入執法隊伍,加強業務培訓,特別是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和肥料執法技能培訓,規范執法行為,著力建立一支作風硬、素質高、技術精、政策性強、管理科學的肥料管理隊伍。
4、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
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強肥料監管信息平臺建設。依托中國農業信息網和地方農業信息網,及時公布現行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企業和產品信息,通報肥料監管和監督抽查結果,實現肥料監管工作網絡化。要加強與工商、質監等部門的信息交流共享,搞好相關數據和資料的標準化與規范化工作。
- 上一篇:農委科技下鄉工作方案
- 下一篇:增強德育管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