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控縣建立方案

時間:2022-11-03 09:34:41

導語:地方病防控縣建立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病防控縣建立方案

為進一步掌握我縣地方病發病情況,努力探索并創建我縣地方病防治最佳管理形式和防治模式,使全縣地方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軌道。根據《省地方病防治示范縣建設實施方案(試行)》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義

通過地方病防治示范縣的建設,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縣地方病發病情況,建立穩定的地方病防治長效工作機制,控制新病例的發生,最大限度保障病區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病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工作內容和任務

(一)縣、鄉、村工作任務及要求

1.建立縣、鄉、村三級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

2.建立健全縣、鄉、村地方病防治網絡。

3.開展病情調查,摸清病情本底,現癥患者登記建冊,并將病情及其動態變化、防治資料制作圖表上墻。

4.落實防治措施,全面開展全民普服碘鹽活動,全縣碘鹽監測合格率達99%以上,全民普服碘鹽率達100%。落實防氟改水工程,全面降低病區飲用水的氟含量。對監測出的氟骨癥患者實施現癥治療。

5.開展地方病健康教育。利用廣播、電視、板報等各種宣傳形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民對地方病的防范意識和知曉率,使群眾(以家庭主婦為主)的防病知識知曉率達到60%以上,中學生地方病健康教育開課率達到80%以上,家庭主婦衛生行為形成率達到60%以上。

(二)本底調查

本底調查共涉及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節病三種地方病。根據病區劃分,要對調查對象和現癥患者全部登記建冊,為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碘缺乏病的普查對象為縣境內全部人員。其中中學生普查率必須達95%以上,其余人群普查率達90%以上。碘缺乏病普查以篩查甲狀腺腫患者為主,甲狀腺腫檢查采用觸診法對所有對象逐人進行普查。

2.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普查范圍為轄區內歷年監測確定的地方性氟中毒(輕、中、重)病區的鄉鎮,對8—12周歲兒童氟斑牙調查不低于95%,16周歲以上成人氟骨癥調查不少于90%。

3.大骨節病調查對象為確定為大骨節病病區的所有鄉鎮7-16歲在校學生及16歲以上人群。其中7-16歲在校中、小學生臨床普查率不小于95%,16歲以上人群臨床普查率不小于80%。

4.本底調查由縣疾控中心結合實際,劃分責任區域。碘缺乏病普查由所在地鄉鎮政府牽頭,衛生院具體負責對轄區內所有人口進行全面普查并登記造冊。在普查中,對疑似病人登記造冊后,由縣疾控中心復查確診,進行規范管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普查由所涉及的鄉鎮政府牽頭,衛生院負責實施。

(三)展室建設

縣級展室設在縣疾控中心,必須有全縣普查資料、現患者登記表、健康教育知識及宣傳圖片、有關法規,全縣病區分布圖,病區防治效果圖及各種制度、數字、上級下發文件。

鄉鎮級展室設在衛生院。各鄉鎮衛生院要設置地方病防治資料專柜,普查資料,按村組、病種裝訂成冊、實行檔案化管理,鄉鎮級病區分布圖、鄉鎮級病區防治效果圖,現患者登記冊及各種制度和有關文件,本鄉鎮地方病防治小組名單和工作職責。

村級展室設在衛生室。各衛生室有現患者登記冊,本村發病情況,本村地方病防治小組名單及工作職責。展室內要配有所需的資料柜、壁柜、登記冊、記錄本等硬件設施。

三、實施步驟

我縣地方病防治示范縣創建工作從2012年8月開始至11月底全部結束,具體分為四個階段進行實施。

第一階段:宣傳培訓階段(2012年8月15日至8月31日)。主要任務是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各級組織機構及防治網絡,召開啟動會,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印制調查表格,抽調人員開展地方病普查前的專業知識、表冊填報、統計分析等相關知識培訓。

第二階段:病情普查階段(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主要任務是深入鄉村及居民戶開展碘缺乏病、地氟病和大骨節病的摸底與調查查,填寫登記表,實施逐人查體和統計匯總及總結上報工作資料,同時做好本級各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立卷、歸檔工作。

第三階段:展室建設階段(2012年10月1日至10月20日)。主要任務是篩選縣、鄉、村上墻展示材料,收集整理音、像、圖資料,完成展室布置,購置資料柜(箱),完善資料并做好歸檔入柜(箱)工作。

第四階段:自查驗收階段(2012年10月21日至11月31日)。主要任務是各鄉鎮、部門對照上級要求逐項自查,確認達到示范縣建設標準及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后,向縣地方病防治領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申請,由縣創建辦組織檢查驗收。做好示范縣建設迎接省、市驗收各項準備工作。

四、檢查驗收標準

(一)各鄉鎮、各有關部門領導是否重視示范縣建設,是否逐級下達任務書,機構是否健全,經費是否落實。

(二)是否做到病情底子清楚、資料規范完整并能裝訂成冊,實行檔案化管理,病情變化防治資料是否制成圖表上墻。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地方病防治展室:縣地方病概況圖、病情分布圖、防治圖片、病情圖表、健康教育知識及宣傳圖片。防治資料是否裝訂成冊,并實行專柜歸檔管理。

2.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地方病概況(以病情為主)、人口統計表、碘缺乏病、氟病地方性變化示意圖、現患治療計劃、治療統計、匯總表、健康教育知識及圖片是否上墻,病情普查原始登記冊。各項工作安排、總結是否納入地方病防治專柜歸檔管理。

3.村衛生室:人口統計表、健康教育知識畫圖、現患病例一覽表、匯總表上墻,病情普查原始資料裝訂成冊,現患病例花名冊、治療花名冊、登記冊等歸檔管理。

(三)防治管理人員是否落實,能否勝任本轄區內的地方病防治管理和專業技術工作。

(四)對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是否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有總結,防治措施是否落到實處,地方病防治任務能否按期完成。

(五)健康教育項目是否落實,中小學生地方病健康教育開課率(含課程入課表、教案和學生成績)、群眾防病知識知曉率和行為形成率是否達到規定的標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了加強全縣地方病防治示范縣建設的組織領導工作,縣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衛生局局長任副組長,縣計劃、財政、教育、民政、公安、農牧、水利、廣電、扶貧、工商、鹽務等部門負責人及各鄉鎮長為成員的縣地方病防治示范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地方病防治示范縣建設的組織領導及組織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局,具體負責示范縣建設工作的日常事務。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精心制定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轄區地方病防治及示范縣建設工作任務按期完成。

(二)明確創建責任。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將地方病防治及示范縣建設工作作為當前和“十一五”時期的重要民生工作來抓,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加強部門協作,確保如期完成創建任務。各鄉鎮要建立健全本轄區地方病防治機構,開展地方病病情調查,落實各項防治措施,開展健康教育活動。衛生部門(地病辦)負責制定地方病防治示范縣建設實施方案,做好全縣地方病防治現狀調查、現癥病例治療和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地方病防治示范縣創建技術指導和評估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大對地方病防治專項經費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教育部門要將地方病防治知識納入中小學的健康教育課內容中,配合衛生部門做好中小學生地方病病情本地調查工作。鹽務部門要加強碘鹽供應和監管工作,嚴厲打擊販運私、原鹽行為,禁止私、原鹽流入市場。水利部門要加快實施全縣改水工程,優先安排氟病區改水工程。農牧部門要加強對布病畜間疫情監測,嚴格執行疫情信息通報聯系制度,嚴防畜間疫情向人間傳播。廣電等宣傳部門要發揮電視廣播大眾傳播媒介宣傳作用,開設地方病防治知識欄目,定期播放相關健康教育知識。計劃、民政、藥監、商貿、質監、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按時完成創建任務。

(三)強化督導檢查。縣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及示范縣建設辦公室要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與獎懲制度,定期和不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和考核評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防治效果明顯、措施得力、完成任務好的鄉鎮、部門、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完成目標任務差的鄉鎮、部門要在全縣進行通報批評;對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不積極完成目標任務的鄉鎮、部門要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