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污染區域整頓方案2篇

時間:2022-11-22 10:18:37

導語:農村污染區域整頓方案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污染區域整頓方案2篇

第一篇

為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12〕13號)、《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吉府發[2012]21號)及《關于開展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吉市環字[2012]52號),抓好我區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逐步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環境污染問題,不斷改善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按照開展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部署要求,特制定我區環保部門開展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專項治理,逐步使老污染源得到整治,新污染源得到控制;逐步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環境污染問題,不斷改善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群眾生活飲用水問題得到解決;農村經濟社會實現較快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認真做好污染區域專項調查工作。

按照區政府的統一部署,環保部門牽頭負責污染區域專項調查工作。區環保局在區政府的具體組織下,明確工作責任,把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長期性任務抓緊抓好,按照《意見》的要求,結合污染源調查現狀,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開展專項調查工作。

1、對轄區內重點污染源進行排查。對有群眾投訴的企業、發生過環境事故的企業以及一些可能造成污染的重點企業,進行逐一核查,查清企業污染源情況,對周邊環境開展特征污染物現狀監測,確認受污染范圍,對防護距離內高風險人群進行調查,及時掌握情況并向區政府報告。

2、做好數據核實工作。對初步排查后確認的重點污染區域,進一步核實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確定造成污染的主要企業、統計受影響的人口分布數量等情況,為區政府和相關部門開展治理工作提供正確的決策依據,并經區政府同意后形成調查報告報送市環保局備案。

(二)嚴格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切斷新污染源。

1、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把項目準入關。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循環經濟,堅決制止淘汰落后工藝項目建設,從源頭控制環境污染。所有涉鉛、汞、鉻、鎘、砷五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一律由省級及以上環保部門審批。

2、做好項目選址指導工作。在新建項目論證階段,區環保局主動介入,按照《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管理的實施意見》(贛府廳發[2008]58號)、產業政策、行業衛生防護距離標準等要求,指導建設項目選址。

3、實行污染物總量來源核定。建設涉及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項目,實行鉛、汞、鉻、鎘、砷五類重金屬排放總量“等量置換、減量置換”,無總量來源的項目一律不得進行環保審批。合理調整涉重金屬企業布局,堅決禁止在重點防控區域新改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項目。

(三)切實履行職責,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整治老污染。

區環保局履行監管職責,加大執法力度,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即擅自開工建設、建設過程中擅自作出重大變更、未經環境保護驗收即擅自投產等違法行為,依法責令停止建設和生產。特別是對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企業,嚴格按照國家“六個一律”的要求,加大整治力度,對造成污染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企業,加大處罰力度,采取限期整治措施,達不到要求的依法關停取締。保護群眾健康,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三、時間安排

(一)組織準備階段(2012年8月)。

區環保局成立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任組長,為成員,并制定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二)專項調查階段(2012年8月)。

區環保局組織完成重點污染區域專項調查,并將調查結果上報市環保局。

(三)推進實施階段(2012年9-11月)。

完成重點污染區域企業的整治。

(四)總結迎檢階段(2012年12月)

區環保局在基本完成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后,及時將專項治理工作總結上報市環保局,并做好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迎檢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環保局高度重視專項治理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具體措施和時間節點,抓好組織落實。

(二)落實工作責任。按照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實施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區環保局按照時間節點,分階段推進實施專項治理工作,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專項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三)多渠道籌集資金。區環保局要積極申請省財政統籌安排的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資金,積極爭取省政府有關部門統籌安排的各項涉農專項資金;積極引導企業、社會和金融資金支持專項治理工作。

(四)開展檢查評估,推動專項治理。依照省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考核辦法,由上級環保部門對我區開展專項治理工作進行檢查評估。按要求完成專項治理任務將予以表彰,未按要求完成任務將進行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

第二篇

為貫徹落實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的精神,根據國家環保部《關于開展全國環境百日安全大檢查活動的通知》(環辦[2012]78號),省環保廳《關于開展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的通知》和市環保局《關于開展全市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的通知》(吉市環監字[2012]12號)專項工作部署,進一步摸清我區環境風險底數,有效防范和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保障人民群眾環境權益,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我局決定自2012年6月9日至8月25日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以下簡稱“大檢查活動”)。為保證大檢查活動順利開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和《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精神,進一步全面提高保障環境安全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隱患險于事故、防范勝過救災”的理念,嚴格落實企業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強化環境安全監管責任,積極推進環境應急全過程管理,進一步健全環境風險防控措施,提高環境風險防范水平。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大檢查活動”領導,扎實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及時指導、協調和研究解決檢查中的突出問題,我局成立“區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三、工作重點

(一)2011年以來發生的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整改落實情況

重點檢查2011年以來發生的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整改情況,主要包括:突發環境事件原因調查及責任追究情況;損害評估開展情況;整改要求落實情況(包括環境風險隱患排查開展情況、環境風險評估開展情況、環境風險防控設施完善情況、環境應急預案修訂完善情況等);仍存在的主要環境風險隱患及進一步完善防范措施的計劃。

(二)2012年全國重點行業企業環境風險及化學品檢查初步擬定的較大以上的環境風險單位

重點檢查企業所屬類別、進入工業園區的情況、廢水排放受納水體的情況等;環境風險防范及應急管理的情況(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情況、執行區域規劃及產業政策情況、環境風險隱患排查開展情況、環境風險評估開展情況、環境風險防控設施建設情況、環境應急預案編制、備案及演練情況、環境應急救援物資儲備情況、救援隊伍建設情況);企業發生突發環境事件以及整改落實情況。

(三)其它可能影響環境安全的隱患

緊緊圍繞確保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全面排查可能影響安全的風險單位,真正做到排查不留死角;嚴格環境安全責任制,切實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單位;進一步完善環境風險防控措施,規范環境應急預案管理工作,加強環境應急救援物質儲備和環境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四、時間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9日—6月15日)

結合區里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完成檢查的動員部署,檢查培訓等工作。

(二)自查自糾階段(6月16日—7月15日)

依法查處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對發現的一切環境風險隱患要立即整改,對檢查中存在較大風險隱患的立即制定整改方案,經專家論證后實施;按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并登記備案;根據環境風險評估的情況,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設施。

(三)全面檢查階段(7月16日-8月15日)

本次大檢查活動要突出環境安全企業主體責任和環境監管責任,要切實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主體責任,同時要深入基層和生產一線加強監督指導,對重大環境風險隱患要跟蹤治理,確保整改到位。

(四)督查及總結階段(8月16日-8月25日)

區環保局將對重點行業環境風險較大以上單位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座談詢問、實地調查、現場監測等方式進行全程督導、督導結束后形成總結材料上報市局。

五、幾點要求

1、加強宣傳報道,營造良好氛圍。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做好環境信息公開,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營造全社會高度關注,增強環境風險意識,廣泛參與環境安全的良好氛圍。

2、嚴格落實責任,建立長效機制。通過大檢查活動,要嚴格落實企業環境安全主體責任,要認真督促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切實整改存在的環境安全隱患,落實環境風險防控措施,確保環境安全。

3、注意總結提高,做好迎檢準備。要全面掌握轄區內大檢查活動開展情況,認真總結大檢查活動中好的做好和經驗,積極提升環境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扎實做好迎檢的各項基礎工作,以高標準的工作迎接市環保局的檢查,以優異的工作業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