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電網建設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28 08:40:15
導語:全縣電網建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縣全域經濟的發展,我縣電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切實解決我縣用電難問題,現制定電網建設實施方案。
一、電網現狀
1999年前,縣全縣電網主要覆蓋縣域及鎮周邊區域,其余地方均為小水電就近供電,全縣僅有一條城關至35千伏線路和城關、35千伏變電站,主變容量2×1600千伏安;10kv線路因陋就簡,基本上是鐵絲和木電桿。2003年全縣通過農網一、二期改造,建成了至35千伏線路,縣城至35千伏線路,二道橋至35千伏線路,建成了、、35千伏變電站,至目前為止全縣共有35千伏線路134公里,35千伏變電站5處49.8兆伏安。10千伏線路420公里,0.4千伏線路527公里,配電臺區580臺140兆伏安,電網覆蓋全縣,除、鄉之外15鄉鎮,實現村村通電,基本解決了全縣用電問題。近幾年來,電力能源有限公司不斷籌措資金,結合城市市政建設重點完成了縣城新區及老城和鎮電纜入地改造工程,估算投資3000余萬元,目前正在建設順和至縣城至110千伏輸變工程,概算投資7800萬元。
二、電網存在問題
縣電網基本屬于“孤網”運行,全縣無110kv骨干網站,經過農網一、二期改造,初步建成了以35kv骨干及10kv和低壓線路為配網的網絡構架,但由于受當時經濟條件限制,線路導線選擇界面較部分檔距較大,變電站保護較差,經過十多年的運行,線路陳舊老化,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老百姓用電質量差用電難。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地理環境因素制約,我縣地廣人稀,農牧民居住分散,用電密度小,農牧民用電量少,用電水平低,對gdp貢獻差,電網建設投資大,收益低,甚至虧損,只有社會效益,沒有經濟效益,導致企業或組織投資熱情不足投資力度小;二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地方政府財政相對困難,對電網建設改造“心有余而力不足”,電力企業經營困難,對電網只能簡單維護,投入較少;三是我縣電網建設起步較晚,至目前我縣沒有一條110千伏等級線路,與內地相比,電網覆蓋面和電網等級都有較大差異;四是電網布局不盡合理,沒有110千伏骨干網架,35千伏變電站布點少,35千伏線路設計等級低,10kv線路過長,部分10kv線路達到40公里嚴重超出國家規范標準,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較差;五是我縣由于企業體制問題到目前仍未爭取到國家農網改造升級資金及其它改造資金。2004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國企改制精神,嚴格執行企業改制三個百分之百政策成功完成企業改制,改制后企業對地方經濟和社會作出應有貢獻,但由于體制問題,國家農網資金不能到位,企業也無力自籌資金對電網進行建設,農村電網隨著時間增長、人口增長、房屋增加,電網越來越陳舊、老化嚴重,用電質量差,安全隱患多,農牧民不能享受國家對電網改造帶來的實惠,怨氣非常大。作為全省旅游大縣,州的一張名片,也由于企業體制問題,國家電網改造資金不能到位,目前全縣基本屬于孤網運行,線路陳舊老化,安全隱患眾多,經常出現故障停電和拉閘限電,不僅不能解決全縣群眾“用電難”的問題,也嚴重制約了我縣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三、電網負荷發展預測
隨著全縣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旅游業的發展和國家惠農政策不斷落實,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斷增長,生活品質的提高,特別是近幾年“家電下鄉”活動的全面鋪開,農村家庭對家用電器消費能力的快速增長等原因,導致用電量和用電負荷增長迅猛,據統計2002年全縣最大負荷為0.7萬kw,到2013年全縣最大負荷增長到3.1萬千瓦,年均增幅16%;2002年全縣供電量0.3412億度,到2013年增長到1.43億度,年均增幅15.4%。購買了4700萬度,據統計數據分析,隨著全域發展戰略實施,重大項目不斷落地,如成蘭鐵路、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云頂、南坪古鎮、中查溝開業運行,及神仙池、太平溝、甲勿池的開發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電需求增長,在這兩年內全縣用電負荷將快速攀升,出現歷史上一個高峰,據保守測算,至2016年,縣用電負荷將達到6萬千瓦,用電量達到3億度。缺口6400萬度如果考慮在建成蘭鐵路火車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火車站周邊旅游小集鎮的開發建設,我縣電力負荷將會又攀升一大臺階,根據該火車站的相關規劃數據,電力負荷需求大約在3萬千瓦左右,屆時,我縣電力負荷需求約為9萬千瓦,用電量將達到4.3億度。
四、解決措施
1、電力公司裝機容量遠遠小于用電需求量,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2014年6月3日縣人民政府縣長李紹友同志帶領相關部門在成都與省地電公司和電力公司協調了由省地電集團從平武縣往我縣架設電網,來解決我縣電源不足的問題。目前電力公司已與省地電集團洽談好從平武縣往我縣架線,正在完善協議。
2、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解決大錄鄉供電及無電區電力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事宜的函,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函[2014]8號作回復。
(1)關于大錄鄉用電問題
電力公司會全力保障大錄鄉電力供應。建成至大錄鄉35kv輸變電工程,為明珠公司擬在仙兒灣電站上網,公司同意雙方協商解決其輸變電工程投資部分。
(2)無電地區建設及農網升級改造問題:公司同意投50%項目資金,其余部分公司與省地電集團協商解決。目前,全縣無電地區電力、電網規劃已由縣發改局報州發改委。
目前我縣地方電網的裝機僅2.165萬千瓦,年發電量1.24億度。目前電力負荷缺口1.6萬千瓦,負荷缺口率50%,缺口負荷從九龍電網變電站經35kv甘九線下網,由于受甘九線電壓等級限制目前己滿載運行,增大下網負荷非常困難。而且該線路橫穿國家森林公園,運行環境相對特殊,運行安全隱患極為嚴重,絕不允許超負荷運行。根據負荷預測,近兩年全縣用電負荷將達到6萬千瓦,遠期將達到9萬千瓦,雖然有湯珠河電站相繼并入地方電網,但由于我縣電源以水電為主,受豐、枯水期影響,豐水期、枯水期電力供需矛盾突出,特別是枯水期電力供應將十分緊張,嚴重制約全縣經濟發展。根據我縣電網裝機容量、多年平均發電水平以及電網多年運行參數預計,即使湯珠河流域水電站全部投入使用后,近期我縣電網在枯水季節,也就是我縣負荷高峰期,我縣負荷缺口仍有3萬千瓦,遠期電網負荷缺口將達6萬千瓦。供用電供需矛盾相當嚴峻。
- 上一篇:商貿中心工程建設工作方案
- 下一篇:服務業改革進展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