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局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22 09:56:28
導語:水務局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確保我局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順利有序的開展,根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入開展社會管理創新行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經研究,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著力解決當前社會服務管理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以機制創新為動力,通過加強民生水利建設、增加為民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山洪災害預警系統、提升水行政執法和水利安全保障能力,力爭在新時期為水利工作的發展實現新突破。
二、工作任務
(一)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全面提升為民辦實事能力
水務工作于民生息息相關,要提升為民辦實事能力,就必須毫不動搖的抓好水利項目建設這條主線,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工程建設步伐。投資8400萬元,實施水土保持、農村飲水保安、農田水利重點縣和白馬河旭陽段河道治理等四大重點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解決3萬人飲水安全,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09萬畝,治理旭陽段河道9.94公里。
二是抓好項目爭跑。在抓好在建工程項目的同時,搶抓國家對水利改革發展和增加投入的機遇,積極跑部進廳爭取項目支持,今年重點爭跑投資1667萬元的淺山丘陵區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漿水川山洪災害防治項目,投資798萬元的治理項目和灌區、水庫維養,生產橋、應急度汛抗旱等項目,為明年水利發展打好基礎。同時要進一步增強招商引資意識,凝聚全系統招商合力,全面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
三是抓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十二五”規劃實施時間已過半,在著力抓好主要目標、重點工程任務的基礎上,著手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要緊緊圍繞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從支撐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生態文明等方面入手,重點謀劃好農村社區供水、中小河流治理、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統籌編制好“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
(二)以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為抓手,進一步增強為民服務能力
按照市縣部署,上半年我們要在全系統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根據“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具體要求。一要開展好基層服務活動。作為縣一級的水務局,我們的服務對象是最基層的群眾,為此,要在服務上下功夫,要打造優質惠民工程,按期完成水土保持治理、農村飲水、河道治理和小型水利工程等惠民項目,打造精品、亮點工程;要樹立服務意識,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落實首問負責制和一站式服務,將技術服務貫穿于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各個環節,打造陽光服務、高效服務窗口;要提高審批時效和質量,全面推行政務公開,縮短水務行政許可審批時限,下放審批權限,減少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要切實解決好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意識,克服“人在群眾中,心在衙門里”的思想,接地氣、干實事,深入群眾辦好興水惠民實事。年內要在全系統開展優質服務評選活動,樹標兵,樹榜樣,全面提高為民服務質量。
二要搞好水務調研摸底。要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方式,開展好三項活動,即:開展好群眾走訪、下基層活動,接地氣,搞好調查摸底,了解農民所思所盼,開展好不同層次座談會活動,聽民聲,邀請鄉鎮村干部、人大代表、社會各界群眾等,廣開大門征求不同意見,開展好調查問卷活動,征意見,廣泛征求、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要通過群眾路線,面對面與群眾交流、溝通,多渠道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服務對象的意見和建議,全面掌握縣情、鎮情、村情、民情和老白姓普遍需求是什么。年內,班子成員要走訪不少于10個分管工作服務村,各單位、各股室要走訪不少于服務對象或轄區30%的村,掌握第一手資料,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從而使各項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切實解決一批農民迫切需求解決的實際問題。
三是打造陽光水務。要積極推行黨務政務公開,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全方位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特別是要圍繞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工程建設內容,要繼續開展水利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對前期工作、項目審批、招標投標、建設實施、質量安全管理、資金使用管理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責任,健全資金管理制度,規范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健全水利建設市場誠信體系,增強工程建設透明度,將各個環節置身與群眾和社會監督下進行,實現用好資金、干好工程、發揮效益、群眾滿意的目標。
(三)加快水利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機制,這就為我們做好水利改革指明了方向。結合全縣實際,要重點做好三項改革:一要搞好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改革。針對已建成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不明晰,經營管理不落實,工程老化失修等現狀,要研究制定《縣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和政府扶持與農民自主興建相結合的原則,明確所有權和使用權,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和經費,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二要全面推進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管養分離”,實現養護部門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按規定全部落實公益性、準公益性水管單位基本支出和維修養護經費,積極推進水庫、河道、灌區等水利工程確權劃界。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標準,實現工程管理向規范化轉變。三要創新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以建立健全基層隊伍管理制度為突破口,加強基層水利站的工程管理、防汛抗旱、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飲水安全、水利科技推廣等公益性服務能力,發揮人盡其才,探索權力下放、減少審批,鄉所站人員聯合辦公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形成常態管理。
(四)以推進民生水利發展為根本,不斷提升水利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抓好防汛抗旱工作。進一步修訂完善防汛抗旱預案,采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充分發揮山洪災害防治預警系統的監測作用,認真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項準備,突出抓好水毀工程修復,要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和灌區渠道建設,全面做好保春灌、保夏糧豐收工作,為全縣群眾安全度汛和糧食豐收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抓好移民遷建工作。繼續做好后扶資金兌現,爭跑項目資金200萬元,建設移民水利工程17處,做好移民穩定工作。
三是抓好水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繼續抓好自備井關閉、地下水開采控制、人工增雨等工程,向生態補水1000萬立方米,適時開展增雨作業,增加有效降雨6000萬立方米。
四是抓好生產橋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以一批實實在在的惠民項目,服務經濟,改善民生,為農業農村提供水事安全保障。
三、方法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4年3月15日前,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擬定工作實施意見。召開動員會,全面布署,層層動員。
(二)重點實施、全面延伸階段:2014年3月16日至2014年6月30日,具體實施我局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推進社會創新工作取得階段性成績。
(三)總結提高階段: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繼續全面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體現工作特色,展示工作亮點,確保工作完成。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推進齊抓共管。局機關各股室和下屬單位要牢固樹立抓發展是政績、保穩定也是政績的理念,協調各方面力量,自覺承擔起在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中的職責任務,共同推動本單位社會管理工作創新工作。
2、嚴格考核獎懲。將加強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納入領導班子績效考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考核內容、領導干部提拔使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評選的重要依據,鼓勵先進,推動后進。
- 上一篇:國土局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方案
- 下一篇:審計局黨組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