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工作方案
時間:2022-06-03 03:28:41
導語: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區域規劃、合理布局、適度集中的原則,立足高標準,著眼社會化,通過新建、合并、改擴建等方式建設農村中心敬老院,提高全縣五保供養整體水平。
二、總體目標
“十二五”期間,整合現有21處農村鄉鎮敬老院,全縣擬規劃建設中心敬老院7處:。
2012年完成總體規劃,實現良好開局;2013—2014年,完成規劃建設任務的80%以上;2015年,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實現五保供養工作的新發展。
三、基本原則
(一)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將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納入社會發展規劃,統籌考慮,充分論證,有重點、有選擇、分步驟組織實施。既要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又要建立保障運轉的長效機制;既要著眼于服務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又要立足長遠,逐步服務當地農村特殊困難群眾以及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
(二)因地制宜,整合資源。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農村敬老院現有的房屋設施和土地資源,采取新建、改擴建、置換等方式實施建設。建設規模要與當地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總體水平、養老需求等相適應。
(三)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以縣政府為主組織實施。并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捐助或興辦。
四、建設標準
按照《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和《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農村中心敬老院要達到以下標準:
(一)布局。原則上3個鄉鎮建設一處中心敬老院,每個中心敬老院服務農村居民不低于10萬人,并盡量向具備條件、省市重點扶持的經濟強鎮集中。
(二)選址。區域性中心敬老院的選址堅持“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規模適度,便于管理”的原則,盡量利用原敬老院,確需重新選址的,應選擇交通便利、環境安全的縣城周邊、鄉鎮政府駐地或集中居住區,并能夠有效利用水、電、煤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和醫療衛生、體育健身、文化娛樂、商業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
(三)設計。按照設計規范要求,全縣統一設計,力求規范統一、安全適用、功能齊全、經濟美觀,并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
1、每處中心敬老院占地面積在20000平方米以上,房屋綜合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床位達到所轄鄉鎮五保對象人數的70%以上。可設計平房和樓房,樓房以三層以下為宜。布局科學,充分考慮供養對象的生活特點,合理劃分生活、生產、娛樂康復、辦公等區域。
2、院落內布局要整潔、美觀,道路平整,溝渠暢通,有定點的密封式垃圾收容設施,空地作物和綠化覆蓋面積要達到90%以上。院內要有休閑健身的活動場地,配置適量室外活動的健身器材。
3、居室應有良好朝向,天然采光,自然通風。居室單人間使用面積不小于14平方米,雙人間使用面積不小于18平方米。
4、樓房公共衛生間每層至少設計一處,平房公共衛生間要臨近居室,最遠不超過50米。有條件的要將衛生間設計在居室內,衛生間內要有坐便器(椅)。
5、門入口、走廊、樓梯要按照無障礙設計標準設置坡道和扶手。
(四)配套設施。居住用房要配備床、桌、椅、柜、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夏天應有電風扇或空調降溫設施及紗窗、蚊帳等防蠅蚊設施,冬季應有取暖設施。有設計獨立的辦公室、值班室、餐廳、廚房、醫務室、娛樂室、閱覽室、康復活動室、洗衣房、被服儲藏室、洗浴室等公共用房,公共用房面積不低于居室的40%,并配備相應設施,其中醫務室面積不能低于50平方米。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民生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之一,縣政府成立由分管縣長任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中心敬老院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民政局,具體負責全縣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的指導、協調及規劃建設工作。
(二)多方籌集建設資金。農村中心敬老院建設資金以縣鄉財政籌集為主,并可采取向上級爭取、組織社會捐助、原敬老院資產變賣等方式籌措。中心敬老院規劃所在地鄉鎮無償提供建設用地,其他鄉鎮按照轄區內農業人口人均不低于10元的標準提供建設資金,縣財政從列支的五保供養資金中拿出30%用于中心敬老院建設。項目建設資金全縣統一籌集、使用,實行專賬管理,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截留。各鄉鎮、縣直相關部門要按照《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的要求,制定優惠政策,提供便利條件,減免相關費用,予以重點支持。
(三)落實財政供養體制。五保供養資金實行縣級統籌。按照市政府制訂調整的五保供養標準,足額列支五保供養資金。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資金和運轉管理資金,由縣鄉財政納入預算。
(四)理順管理體制。農村中心敬老院作為縣、鄉(鎮)人民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中心敬老院工作崗位設置因事設崗、按需設崗,主要由院長、護理服務、炊事、醫療、會計、出納、保管等崗位組成,工作人員與供養對象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8,護理人員與失能、半失能五保供養對象比例不低于1∶6,主要管理人員由縣、鄉(鎮)人民政府配備,其他服務人員可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實行合同聘任制管理。要嚴格執行最低工資政策,認真落實并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待遇,維護其合法權益。要嚴格按照民政部《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辦法》,按照以人為本、民主管理的原則,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管理,規范服務。
- 上一篇:地名數據庫管理工作總結
- 下一篇: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