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扶貧“夏季整改”方案
時間:2022-07-21 09:56:17
導語:農業產業扶貧“夏季整改”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思路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全省脫貧攻堅“夏季整改”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堅持問題導向,主動對標國家考核評估、全省考核評估、督察、審計以及農業產業扶貧“春季攻勢”自查自糾發現的問題,建立整改臺帳,制定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實,扎實推進農業產業扶貧工作取得實效,為圓滿完成全市2018年脫貧攻堅目標提供堅強支撐。
二、整改內容
(一)農業產業覆蓋率不高。根據各地發展產業的程度,對發展產業普及率、適用性和長效機制等問題進行整改,突出因地制宜,合理選擇與資源條件相匹配的產業,貧困戶參與度高、帶動能力強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二)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不強。對貧困戶與產業發展組織的有機聯動、產業貸對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激勵機制、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可持續性不強等問題進行整改,規范產業扶貧運行機制管理,加快引進和培育產業帶動的新型經營主體,推廣先進利益聯結模式,增強社會化服務組織帶動脫貧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三)技術指導力量不強。對產業發展項目引導、幫扶干部技術指導和業務素質,幫助貧困群眾發展各種、養業思路不寬等問題進行整改,建立健全貧困戶產業發展“一對一”技術幫扶機制,增強農業產業發展的技術保障機制,增強產業發展技能。
(四)產品銷售不暢。對產業發展規模、布局和農產品的流通等進行整改,找準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要亮出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使產品能銷售到全國各地,形成“產、經、銷”一條龍的銷售格局。
三、整改措施
(一)增大產業到戶覆蓋面。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長短結合、市場導向、效益優先”的原則,依托本地自然優勢和發展條件,大力發展快速見效的短平快的產業,挖掘潛力摸索出最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實現“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繼續鞏固發展煙葉、蠶桑、油茶、蔬菜和毛竹產業。2018年種植綠色(有機)生態水稻1萬畝、設施蔬菜1000畝、稻田養魚1萬畝,加大資金投入大力發展白蓮6000畝和小黃牛1萬頭以上的產業,讓它們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要不等不靠,著重支持未實施任何產業扶貧項目的貧困戶實施特色種養業扶貧項目。要克服畏難情緒,傾斜支持有勞力、有意愿的貧困戶實施自種自養項目,提高自種自養貧困戶比例。要著力實施打基礎、管長遠的項目,逐年予以支持,以項目的長效性促進脫貧產業發展的持續性。積極依托我縣農業結構調整、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耕地流轉,支持和引導各地聯動發展一批見效快、增收好、可持續的扶貧特色產業。(責任單位:辦公室、農技站、經作站、畜牧局、水產站、高標準農田建設辦公室;整改期限:脫貧攻堅期)
(二)加大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聯動力。采取貧困戶以土地、山林、務工和金融政策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獲得收入,加快培育壯大貧困地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支持經營主體吸納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采取發放產業貸和貧困戶務工補貼等優惠政策激勵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雙向聯動機制,推進村干部與能人帶頭領辦、村黨員主動參與、村民自愿參與、貧困群眾統籌參與的“一領辦三參與”產業扶貧新模式,確保每個產業扶貧對象都有一個經營主體。支持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鼓勵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吸納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責任單位部門:經管站;整改期限:立行立改、長期堅持)
(三)增強開展技術指導力度。要發揮縣、鄉農技部門的主體作用,深入開展扶貧產業技術指導與服務,實行貧困村產業發展技術包干服務,建立貧困戶產業發展“一對一”技術幫扶機制,確保每個發展產業的貧困村有一名專家或技術人員開展全過程技術跟蹤指導服務。加大公開招聘農技人員及定向招生力度和在職人員的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培訓,對全縣農業幫扶干部、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新型職業農民,圍繞優質水稻、煙葉、大棚蔬菜、蠶桑、中藥材、白蓮、特種養殖和小黃牛等開展產業精準扶貧技能培訓,拓寬他們的技術能力和幫扶思路。確有必要時,外聘一批技術人員服務我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責任單位部門:農技站、經作站、水產站、科教股、信息站;整改期限:脫貧攻堅期、每年不定期組織)
(四)拓展農產品流動渠道。發展壯大全縣農業產業,每個貧困村都要有一個以上支柱產業,構建上檔次上規模的“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全方位打造自己的產業品牌,做好農產品的深加工,減少流動環節,形成統一加工、統一銷售,重點打好花豬、竹筍、油茶、蔬菜、綠色(有機)水稻品牌。從源頭上抓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全程可監管、可追溯體系,做好“三品一標”。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益農信息社等,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流動格局。(責任單位:信息站;整改期限:脫貧攻堅期)
四、整改步驟
(一)自查整改階段。4月20日——6月15日,各鄉鎮農技服務綜合站要認真做好特色產業發展各個環節工作,精準對接,實際制定本地整改方案,局有關部門細化整改措施,全面完成自查整改。5月11日前,農業局報送本地整改工作方案;6月15日前,報送整改落實工作總結。
(二)督導檢查階段。6月1日——6月15日,積極配合市派脫貧攻堅督察組對局各有關部門整改情況進行的督導檢查。
(三)鞏固成果階段。6月15日——6月30日,根據督導檢查反饋情況,對整改不落實的問題進行“回頭看”,鞏固整改成果。
(四)總結提升階段。6月20日——7月30日,根據市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脫貧攻堅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督查的統一安排部署,積極做好農業產業扶貧方面配合工作。
五、整改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局產業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農業產業扶貧“夏季整改”行動的組織領導和工作落實,加強情況調度和總結,及時按要求向縣、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送有關情況。局各部門要明確相應組織機構,扎實推進本地區農業產業扶貧“夏季整改”各項工作,并按時報送整改落實成效。
(二)狠抓整改落實。建立健局有牽頭統籌、部門有歸口任務、抓具體落實的合力推進機制,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細化整改措施,切實抓好本行業涉及問題的整改工作。
(三)突出長效管理。局各部門要以制定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實為契機,健全農業產業帶動增收脫貧的長效機制,把解決當前問題與長遠問題、顯性問題與隱形問題、個性問題與共性問題、治標問題與治本問題相結合,統籌處理好“后三年”和“三年后”的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以新時代農產業扶貧的新氣象新作為新成就,全力支撐我市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 上一篇:典當行業非法集資風險排查總結
- 下一篇:農業產業扶貧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