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
時間:2022-05-27 09:55:00
導語:電商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各級關于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在農村特別是貧困村的推廣帶動電商創業致富快速發展。全面貫徹落實上級商務部門電商扶貧工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精神,扎實推進全市電商產業扶貧工作。結合《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建設項目實施方案》要求,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助力精準扶貧,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同時,緊密結合脫貧攻堅任務,推動電商扶貧,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農產品上行和服務上行為工作重點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搭建綜合性的縣域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工業品網購進村,形成鏈接城鄉、資源共享的農產品網絡營銷體系,建立電商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形成一戶一碼、創業孵化+貧困戶、分揀中心+貧困戶、農產品上行+貧困戶、服務站點+貧困戶、農村電商帶頭人+貧困戶等多種電子商務助貧方式,增強市優質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農產品銷售渠道。
二、建立工作機制
(一)公共服務中心+服務站點+貧困戶電商扶貧機制
依托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職能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線上平臺功能建設,加強公共服務質量。密切與站點協同開展電商扶貧工作,公共服務平臺開設線上扶貧專區,建檔立卡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負責收集貧困戶生產資料,公共服務中心進行產品拍攝、圖片處理、產品互聯網化包裝等工作,對接產品供應鏈,上架產品進行網絡銷售,拓展銷售渠道,實現“一戶一碼”查詢功能,并能實現實時監控,切實發揮公共服務中心電商扶貧功能。
(二)合作社、供應鏈企業+貧困戶扶貧機制
為了更好地打贏脫貧攻堅戰,積極探索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合作社+基地+供應鏈企業+電商”模式,逐步形成農產品產銷供應鏈。不斷加大扶貧投入,支持產業發展,提升發展后勁,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增收。
不斷發掘當地的合作社和企業,是以產業鏈為導向、以農作物為資源、以技術為基礎的合作社、基地。收購貧困戶農特產品,與貧困戶簽訂農產品購銷協議書。合作社借助電商平臺,業合作社積極搭乘互聯網快車走上電商之路,依靠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孵化扶持,重新規劃產品定位,設計產品包裝,接入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打破傳統被動模式,將產品推廣至全國。“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將會繼續大力發展龍頭企業扶持力度,提升企業實力,更好發揮帶動作用,輻射惠及本地的種養殖業,打造健康的利益聯結機制,將市的農特產品推向全國。
(三)創業孵化+貧困戶,農村電商帶頭人+貧困戶扶貧機制
由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通過電商培訓不斷挖掘本地電商人才,并對有發展潛力的培訓學員進行單獨造冊,制定長效的培訓后服務機制。對農村電商帶頭人進行“線上課程學習+線下集中培訓+長期孵化陪伴+對接農產品上行”的農村電商扶貧人才培養新模式,讓農村電商帶頭人帶領貧困戶參與電商創業,助力脫貧,通過創辦網店微店、打造農產品品牌、開展農產品眾籌、嘗試農產品直播銷售、普及電商和產品營銷知識等方式,帶動本地貧困戶參與電商,實現增收。
利用互聯網,為企業、農民提供有效服務通過網絡平臺積極對接企業、對接產品,引進農作物優良新品種,不斷完善服務網絡,為農村電商發展培養后備力量,基層電商服務隊伍不斷壯大使企業、和農村電商的帶頭人真正在農村扎根,不斷成長壯大起來。
三、電商扶貧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由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或辦公室指導承辦單位協調解決以上項目的建設中的相關事項和問題,相關責任單位做好配合支持工作。
(二)加大宣傳推廣。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群眾在電商扶貧中的重要作用,及時總結和宣傳推廣電商扶貧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利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等形式加大電商扶貧的宣傳力度,營造電商扶貧的濃厚輿論氛圍。
(三)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圍繞“三有一能”(縣有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鄉鎮有電商綜合服務站,村有電商扶貧點,貧困戶能通過電商銷售自產產品、購買生產生活資料、辦理便民服務)目標,建立電商扶貧統計通報制度,重點考核網店數、銷售量、交易額及帶動貧困村、貧困戶外銷農特產品,以及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的情況。
(四)跟蹤督查。對承辦單位實施的項目要制定中短期建設計劃及項目建設管理制度,實行每月督查制,督查結果作為資金撥付的重要依據。
(五)及時驗收。成立督查驗收小組,由市經商合作局、財政局以及扶貧辦組成。制定各項目驗收制度及標準,對不符合驗收標準的的項目,提出要求,堅決整改到位。
- 上一篇:成品油市場疫情防控工作報告
- 下一篇:如何做好“三區”支教工作
精品范文
10電商行業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