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14 09:56:07

導語:深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深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四個結合”創新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充分發揮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積極作用,結合我縣實際,制定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創新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主動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聚焦打贏脫貧攻堅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做好脫貧攻堅、現代農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耕地占補平衡四個結合創新工作。

二、目標任務

通過3-5年創新實踐,在全縣建成一批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的糧食和優質特色農產品基地,構建一套糧食產能提升、農業提質增效、建設成果共享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機制。

三、主要內容

(一)與現代農業發展結合。科學謀劃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布局,著力加強基地建設,培育經營主體,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1、加強基地建設。圍繞“158”行動計劃,認真組織實施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對長三角綠色優質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申報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優先立項、重點支持。充分利用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平臺和紐帶作用,加強合作交流和共建共享。幫扶企業參與省級省級示范基地申報、評選工作,對達標的省級示范基地予以授牌獎勵。

2、支持主體發展。積極組織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參與高標準農田設計,建設,管護等內容。加強精品課程和建材內容建設,完善培訓機構遴選工作,加強師資培訓和實踐實訓基地建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強化農技推廣隊伍建設,組織基層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開展基層農技術人員包村聯戶服務和實施農技術推廣特聘計劃,提升農村科技化水平。

3、促進三產融合。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以利益聯結為紐帶,按照“基地+產業+市場”的思路,整合農田建設、產業發展、美麗鄉村等相關項目資金,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鏈,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好鄉村休閑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新型服務業等優勢,為產業融合發展奠定基礎。

(二)與耕地占補平衡相結合。加強部門聯動,積極與自然資源、財政等部門對接,加強耕地質量建設保護,統籌好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避免農田重復建設。

1、增加耕地數量。按照省里修編規劃的要求,切實掌握新增耕地資源和分布情況。嚴格新增耕地認定,圍繞新增耕地申報認定,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對接,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核定各項基礎工作,確保新增耕地指標落實到位。鼓勵“小田變大田”,合理控制田間基礎設施占地率,充分挖掘新增耕地的潛力。

2、提升耕地質量。根據全省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建設標準,重點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采取“改、培、保、控”等單一或綜合措施。改良土壤。針對耕地土壤障礙因素,治理水土侵蝕,改良酸化、次生鹽漬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改進耕作方式。培肥地力。通過增施有機肥,實施秸稈還田,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平衡土壤養分,通過糧豆輪作套作、固氮肥田、種植綠肥、實現用地養地結合,持續提升土壤肥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謀劃推進,主動向黨委政府匯報,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內部資源整合。

(二)落實主體責任。縣級是“四個結合”創新工作的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嚴格按照省市要求,明確目標任務、細化落實措施,全面抓好落實。

(三)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介,交流經驗做法,宣傳創新成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