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方案

時間:2022-08-02 09:55:42

導語: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促進全區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健全農業信貸融資擔保網絡,更好地發揮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作用,根據《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銀監局關于印發<加快全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和《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三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兩大戰略,構建財政金融支農橋梁,建立健全政策性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實施“資源聯合開發、信貸結合加工、風險共同管理、責任比例分擔”的“勸耕貸”農業信貸擔保模式,支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實現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二、目標任務

2020年組建區級農業信貸融資擔保辦事處和鎮(辦)工作站,配備精干業務人員和設施設備,配合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農擔公司)積極推進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業務,對接合作銀行開展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創新試點工作。加快建成覆蓋全區、分步合理、經營獨立、權責清晰、運轉高效的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著力解決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三、主要工作

(一)開展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服務網絡建設

1.加強機構建設。根據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圍繞全區農業農村工作重點任務,省農擔公司在我區設立辦事處,依托各鎮(辦)經濟發展服務中心(農綜站)設立農擔工作站,開展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業務。

2.充實機構人員。區政府從擔保公司抽調2名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的專業工作人員和省農擔公司人員共同成立辦事處,負責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業務的協調推進。

3.明確工作職責。

區委宣傳部負責對“勸耕貸”業務進行宣傳報道工作。

區紀委監委負責推進工作的全程監督工作。

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全區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的業務指導和政策宣傳、培訓,將農業信貸融資擔保等農村金融政策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授課范圍;指導省農擔公司辦事處完善擔保模式、開發擔保產品,督促鎮(辦)農業部門協助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立卡工作。

區財政局(國資委、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統籌協調全區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會同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組織績效考核;對全區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體系業務合規性進行監督管理;協調省農擔公司設立區級辦事處及鎮(辦)工作站,出臺績效獎勵等支持政策。

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根據各自職責,依法及時處理涉法涉訴問題。

各鎮(辦)負責對村(社區)委會推薦“勸耕貸”申請人進行審核、梳理、配合省農擔公司建檔立卡。村(社區)委會負責對本轄區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基礎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登記造冊并上報鎮(辦)。

省農擔公司負責選擇貸款利率低、服務質量優、勇于創新、熱心農貸的銀行金融機構合作,簡化擔保流程,確保擔保費率不高于省政府有關規定。

主辦銀行負責創新產品,對貸款主體進行盡職調查,簡化業務流程,保證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不超過20%。

(二)加快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業務推進

4.實施“勸耕貸”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模式。區級辦事處和鎮(辦)工作站要進一步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立卡信息數據化建設,做好收集信息、建檔立卡、客戶分類、項目推選、公示推薦、貸后管理等工作。

5.創新擔保業務產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要堅持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主要服務對象,重點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興村強鎮、“特色產業+金融+科技”、長三角綠色食品加工供應基地等項目,加大對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機肥推廣等重點項目的擔保支持力度。進一步開發符合本地實際、針對性強的擔保業務產品,不斷滿足不同農業產業、不同發展層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樣化的融資需求,提升貸款的可得率和服務的普惠率。

6.推進擔保業務規模化發展。區農業農村局和各鎮(辦)要協助省農擔公司加快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立卡工作,為批量化開展業務創造條件;合作銀行要加強與省農擔公司協調合作,優化簡化農業擔保貸款審批程序,加快放款速度,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時效性需求。

(三)加強農業信貸融資擔保風險管控

7.科學管控擔保風險。要正確處理業務拓展與風險管控的關系,建立健全區政府、省農擔公司、合作銀行三方風險管控機制,全面建立風險甄別、預警、救助和處置應急體系。區農業農村局及其鎮(辦)分支機構,要根據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能力、產業市場前景等,在建檔立卡環節辨識并動態掌握農業經營主體經營風險;省農擔公司和合作銀行要利用相關信息全面掌握農業經營主體的守信履約狀況;區級辦事處要深入項目一線開展盡職調查,嚴格審核有銀行信貸記錄主體的擔保申請,防止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應由自身承擔的貸款風險轉嫁為擔保風險,通過審計免責等多種方式杜絕擔保項目中的道德風險。全面落實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構建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

8.建立健全風險分擔機制。建立省農擔公司、區政府和合作銀行風險共擔機制。合作銀行無條件承擔20%風險敞口、區政府承擔30%、省農擔公司承擔50%的代償責任;區政府設立農業信貸擔保獎補專項資金池用于風險補償和獎勵。當貸款發生代償時,省農擔公司按照未清償貸款正常本息的80%承擔代償責任,再由區政府按實際逾期未清償貸款本息的30%給予省農擔公司補償;不良貸款由省農擔公司、主辦銀行和區政府共同追繳,追繳的資金在抵扣追索等費用后先期彌補銀行,余額按比例償還區政府和省農擔公司。

9.依法妥善處置風險項目。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經營原因,特別是受自然災害影響造成的風險項目,區農業農村局要通過技術指導、項目支持等方式支持其持續經營,區財政局要協調利用本地過橋資金支持做好過橋貸款等信用接續工作。對確實難以持續經營的風險項目,省農擔公司要按照合同約定,依法依規及時予以代償;區財政局要及時劃轉風險補償資金,領導小組成員相關單位和鎮(辦)協助省農擔公司和貸款銀行共同追償。省農擔公司要按照行業規范,創新抵質押方式,建立健全符合農業農村實際的反擔保措施。

10.壓實風險管控責任。省農擔公司要研究制定風險管控內控機制,明晰區級辦事處各崗位風險管控職責,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嚴格按照機構和崗位職責追究失職失責行為。相關工作人員在從事農業信貸擔保工作中,存在弄虛作假、審核把關不嚴等違規違紀行為造成擔保項目風險的,應嚴格依法依紀依規予以問責追責。合作銀行未充分履行盡調職責或故意轉嫁風險項目的,省農擔公司要依法追究責任,暫停直至取消合作關系,及時向行業監管部門通報舉報。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組長、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各鎮(辦)要高度重視,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抽調專人負責,對村級推薦的申請信貸融資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把關審核,上下聯動、緊密配合,共同推進工作有序開展,確保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得到實惠,讓人民群眾滿意,實現財政金融與經濟發展互促雙贏。

(二)加強政策宣傳

各相關部門、各鎮(辦)要通過開設專欄、印發宣傳資料、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工作的政策要求和辦理流程,讓群眾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及時發現、總結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廣泛宣傳利用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工作的成功創業典型,推進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工作健康發展。

(三)加強風險防控

各相關部門(單位)、各鎮(辦)要牢固樹立貸款風險防范意識,嚴格按照農業信貸融資擔保的相關政策和流程,從信息資料真實、主體身份真實、借款用途真實、經營情況真實等四個方面嚴把準入關、審核關和資金使用關,確保貸款“放得出、用得好、有效益、收得回”。

(四)加強監督檢查

區領導小組要組織相關部門,加強對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工作開展情況的檢查考核、跟蹤問效;對工作開展有力、成效突出的給予通報表彰獎勵;對工作進展緩慢、成效不明顯的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對不負責任、以權謀私、違規推薦操作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違法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