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清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9-25 09:49:39

導語: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清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清理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省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和《關于市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及《縣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徹底整治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的各種亂象,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在全鎮范圍內開展農村集體資源發包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清理整治工作按照聚焦重點、依法處置、強化責任、確保穩定的要求,實行鎮政府負總責,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各村具體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面清查違法違規侵占農村集體資源的行為,嚴厲打擊農村集體資源發包背后的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清理整治工作嚴格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范圍內進行,對農村集體資源發包過程中存在的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行為堅決予以處理糾正,最大限度地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利益,確保農村社會穩定;完善農村集體資源管理制度,從根本上整治農村集體資源發包過程中的亂象,加強對農村集體資源的監管,發揮農村集體資源在壯大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二、組織保障

成立鎮農村集體資源包項清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每名包保村級鎮領導都是清理工作包保責任人;同時鎮各站、辦所均為成員單位,統籌指導清理整治工作,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共性問題。

三、清理整治重點

本次清理整治范圍為家庭承包以外的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原、荒山、荒地、灘涂、水面、補償資金及違規支出等問題。

1、集體資源低價發包、仗權發包、改變資源用途等問題。

2、侵占、強占、平調集體資源等問題。

3、公職人員非法參與、干預集體資源承包等問題。

4、侵占、霸占農戶承包資源、強迫農民流轉等問題。

5、強占、侵占、非法變賣、違規抵頂帳目報廢集體資產等問題。

6、拖欠集體土地補償費、村級新增債務、違規支出等集體資金方面的問題。

7、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三資”問題。

清理整治工作要全覆蓋、突出重點,工作重心聚焦在:違法違規強占、強用農村集體資源的,農村集體資源發包過程中涉黑涉惡的,農村集體資源發包過程中或背后存在腐敗行為的,黨員領導干部違規違紀占有、承包、轉包農村集體資源的,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集體資源發包問題。

四、清理整治時間安排

清理整治工作從2020年7月1日開始,至2020年8月14日調查摸底結束,梳理出問題。從2020年8月15日起對梳理出的問題進行整改,至2020年9月30日完成,并及時按照省、市、縣要求上報各種相關數據。清理年限自2005年3月31日至2020年6月30日,必要時年限可向前延伸。

五、各部門工作職責

(一)各村職責:各村要全面徹底摸清本村農村集體所屬資源被強占、強用和發包情況;對已經發包的要建立排查清冊,對發包時間、發包程序、發包價格、發包年限、承包人及資源開發利用等情況逐項調查登記。在清查登記的基礎上,對家庭承包以外的農村集體資源承包行為進行嚴格審查,重點審查發包合同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和履行情況,審查發包程序是否合規,審查發包合同面積與地類是否真實相符,審查發包價格是否公平,審查承包人真實情況,審查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轉包行為,審查是否存在違法開發利用行為。村委會要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將登記審查情況逐項向村民通告,并將登記審查結果在本村醒目位置予以公示7天,接受群眾監督和舉報。公示結束后,要及時依法依規糾正處理,該收回的農村集體資源要堅決收回,該糾正的發包行為要堅決糾正到位。

在自查自糾過程中,要嚴肅工作紀律,杜絕弄虛作假、以權謀私等違紀違規行為。對清理整治過程中出現的糾紛,鄉鎮黨委政府要積極介入,統籌運用行政、司法等多種手段妥善處理。

(二)各站辦所工作職責:派出所、司法所、林業站、草原站、土地所、財政所、民政辦、水管所、農經站對所涉及的問題線索認真核查,涉及哪個站辦所的業務由哪個站辦所具體負責。問題屬實的要追查到底,涉嫌違法違紀的要嚴厲打擊;對主動終止侵權行為、退出承包、退還村集體資源的相關人員視情況給予減輕或免于處理:

對清理整治工作不重視、不積極、不擔當、不動真碰硬的,對清理整治工作進展緩慢的,對推諉扯皮、避重就輕、弄虛作假、瞞報漏報、壓案不查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六、健全制度,嚴格管理

在清理整治中存在下列情形的必須收回:違法違規強占、強用的;涉黑涉惡的;違反法定程序一包多年的;承包人沒有履行合同約定的;抵債變通發包的;未簽訂合同只有收據的;社、組小組長私自發包的;在清理整治中有以下情形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收回、重新簽訂承包合同、協商簽訂補充協議等方式予以糾正:承包過程背后有腐敗行為的;實際承包與合同不符的;頂名承包的;與違法違規開發利用的;發包價格顯失公平的。

清回的農村集體資源,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要求,采取公開競價等方式,依法依規合理開發利用,發揮農村集體資源的最大效益。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源登記保管、使用、處置、監督等管理制度,加強對農村集體資源的管理。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清理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復雜,關系到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村要高度重視,提高政治站位,把清理工作作為-項重要任務來抓,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克服畏難情緒,確保清理工作有序開展,按時完成,取得實效。

(二)強化組織保障。各村要成立專項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相關政策解釋和信訪維穩工作,村三委成員、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組成工作小組,負責清查登記、篩選認定、綜合匯總、公示公開、整改落實、總結上報、立卷歸檔。各村對排查情況的真實性嚴格審核把關,確保如期完成清理任務。要加強情況通報,對每一階段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于每月25日前及時上報。

(三)加強部門聯合。各站辦所要根據各自職責,加強對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的指導。

(四)嚴肅執紀問責。各村均設立監督舉報電話、郵箱等,接受群眾監督舉報。對群眾反映的涉及黨員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的問題線索認真核查,問題屬實的要追查到底,涉嫌違法違紀的要嚴厲打擊;對主動終止侵權行為、退出承包、退還村集體資源的相關人員視情況給予減輕或免于處理。對清理整治工作不重視、不積極、不擔當、不動真碰硬的,對清理整治工作進展緩慢的,對推諉扯皮、避重就輕、弄虛作假、瞞報漏報、壓案不查的,要嚴肅追責問責;對在清理整治工作中敢于擔當作為、工作成績突出的,要給予表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