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領域脫貧防貧工作推進方案
時間:2022-10-27 10:32:02
導語:民政領域脫貧防貧工作推進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脫貧防貧會議精神,根據省民政廳《2020年全省民政領域脫貧防貧工作要點》、市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落實全省扶貧辦主任視頻會議精神做好今年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和市民政局《2020年全市民政領域脫貧防貧工作推進方案》要求,結合民政工作實際,經局黨組研究同意,制定本推進方案。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扶貧脫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市、縣的決策部署,嚴格按照社會政策要托底的要求,全面履行民政部門職責使命,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著力推進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為核心,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和志愿服務、特殊群體關愛、社區治理等職能統籌銜接的民政領域脫貧防貧工作格局,為縣委、縣政府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民政力量。
二、主要目標
1.符合條件的重病、重殘、困難老人、未成年人未脫貧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等社會救助范圍,確保應保盡保;
2.對脫貧人口返貧、非貧困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致貧實施臨時救助,確保應救盡救;
3.特困人員、孤棄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群體全部落實救助福利政策,確保應養盡養;
4.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全面落實,確保應補盡補;
5.農村留守老年人、婦女和兒童全面落實關愛服務政策,確保應幫盡幫;
6.農村低保保障標準提升10%以上,平均補差水平每人每月不低于232元;
7.擴建1所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養護院;
8.成立縣級社會救助基金會;
9.深化農村低保專項治理;
10.圓滿完成幫扶村脫貧任務;
11.各項救助補助資金得到有效監管;
12.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三、重點任務
(一)擺上政治要位推進。局黨組組織進一步深化脫貧攻堅理論學習,將學習貫徹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中央、省、市、縣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列入2020年度理論學習中心組計劃,作為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實踐載體。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責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擔當精神,以決戰決勝的奮斗姿態,精心研究謀劃,周密安排部署,強力推進落實。
(二)強化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強力實施“兩防一助”工程,全面排查、分類建檔。①對全縣未納入農村低保和特困供養保障范圍的貧困人口中老年人、無勞動能力人員,重點對未脫貧戶。不穩定脫貧戶和邊緣戶進行大排查,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全部納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②對貧困人口中的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人員建檔立卡,按人(戶)建立登記表、按村建立花名冊、鄉以上建立統計表,實行動態管理。③對受疫情影響的生活困難人員,要摸清底數、分類施策,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確保得到及時救助。④繼續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平均補差水平每人每月不低于232元,確保農村低保標準始終高于扶貧標準。
(三)建立健全非貧困低保對象防致貧機制。對非貧困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實施保障性防貧措施,確保不發生“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防止其成為新的貧困人口。完善民政防致貧信息系統,進一步對非貧困低保對象進行摸底調查,完善電子檔案,按戶建立登記表、按村建立花名冊、鄉鎮建立統計表。建立完善動態監測機制,采取信息篩查和個人申請相結合的形式,對低保對象“兩不愁三保障”穩定實現情況實施動態監測,對因殘、因病、因學、因房或其他意外情況發生致貧風險的,及時致貧風險預警。建立部門聯動救助機制,充分發揮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加強和完善部門工作協調機制。
(四)加強特殊群體關愛幫扶。全面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增強兜底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60歲以上老年人信息臺賬,健全空巢、獨居、留守及其他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探訪制度,將農村留守老年人基本信息及時錄入全國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庫,做到及時更新、動態管理。加強農村留守婦女關愛服務工作,摸底調查農村留守婦女情況,完善關愛服務體系,提升關愛服務能力。落實為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費,切實保障其合法權益。全面落實貧困殘疾人福利政策,健全民政和殘聯工作協同機制,規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工作,著眼提高便民利民服務水平,創新落實半年審核制度,及時發現和整改存在問題,做到精準發放,應補盡補,應退盡退。扎實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落實好“福康工程”項目,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完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體系,及時救助、妥善安置流浪乞討人員。
(五)統籌資源強化綜合救助。加強各部門協同協作,推進救助政策深度融合,發揮救助政策綜合效力,提升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效果。進一步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對申請低保、特困救助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審核審批前視情況先給予臨時救助;進一步簡化優化審核審批程序,全面推進在鄉鎮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合理提高鄉鎮審批額度,適當提高臨時救助額度,著力防范脫貧人口返貧。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著力推進與金融等部門數據對接,縮短核對時間,提高社會救助對象認定工作效率和準確性。落實省、市《關于設立社會救助基金的指導意見》,成立社會救助基金會,對落實各項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政策或扶貧政策后,基本生活依然困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戶及其他符合救助條件的城鄉困難群眾實施救助。
(六)發動社會力量助力脫貧攻堅。動員引導社會組織、慈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力量向扶貧脫貧領域集聚。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繼續實施社會工作關愛農村“三留守”人員、困境人員項目。開展第“福彩獻真情、愛心助學子”活動,幫助寒門學子圓夢大學;開展第9屆“福彩暖冬”公益活動,幫助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七)推進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加強農村社區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健全和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健全農村社區服務體系,推進村民委員會規范化建設。引導村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健全紅白理事會,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引導群眾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節約婚喪用度,減少人情負擔。
(八)圓滿完成幫扶村脫貧任務。定期研究駐村幫扶工作,加強實地調研指導,協調解決幫扶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協調紐帶作用。積極籌集資金支持項目建設,拓寬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渠道,定期組織對幫扶工作“回頭看”,進行查漏補缺,確保扶貧政策、資金、項目的落地落實。認真落實結對幫扶責任,進一步細化實化幫扶措施,提升幫扶成效,3月底前,要實現幫扶責任人建檔立卡APP全面覆蓋應用,提高幫扶工作信息化、精準化水平。關心關愛駐村干部,嚴格落實各項政策待遇,及時幫助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真正讓駐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實,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幫扶村脫貧攻堅任務。
(九)加強民政脫貧攻堅工作監督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整改落實。結合國家脫貧攻堅普查、脫貧攻堅收官收尾,以及省委第七輪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有關要求,對標對表民政領域脫貧防貧重點任務,開展脫貧防貧兜底保障“回頭看”,查漏補缺,抓實抓細,進一步推進工作落實落地。深化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切實防范侵害群眾利益。制定實施方案,將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臨時救助在脫貧防貧中兜底保障作用發揮納入專項治理范圍,重點整治低保經辦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解決“漏保”“錯保”“人情保”“關系保”突出問題,拓展專項治理成效,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社會救助領域信訪辦理工作,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認真落實屬地責任,實行領導包聯制度,堅決處理重信重訪和歷史積案,切實壓減存量,堅決控制增量。嚴格按照《依法依規認真辦理群眾信訪事項工作指引》要求,堅持事要解決原則,依法依規抓好社會救助領域信訪工作,穩妥化解重大信訪風險和矛盾糾紛。加強工作督導和紀律監督,嚴格追責問責。加強各項政策落實情況的指導和監督,對標對表重點任務清單,壓實工作責任,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整改。要加強紀律檢查,對工作中不擔當,作風不實,推諉扯皮,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影響政策落實,影響扶貧脫貧效果的,一律嚴肅追責問責。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落實縣民政局脫貧防貧工作領導小組職責,各專項工作組組長要靠前指揮,研究謀劃、協調解決重點問題、督辦落實重要事項、推動政策落實落地,副組長要堅持干在前、帶好頭、做表率,逐項制定具體工作細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形成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目標清單、效果清單,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重點任務。
(二)強化政策落實。堅持問題導向,緊盯脫貧防貧工作目標和任務,通過集中培訓、政策解讀、學習交流等方式,做好對基層工作人員的政策培訓和解讀;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和自媒體,廣泛宣傳兜底保障政策,推動各項救助政策在基層落地見效。
(三)強化工作落實。定期召開脫貧防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照承擔任務、加強工作合力,嚴格落實“月報告、季分析、半年小結、全年總結”制度,進一步深化工作研究,規范服務標準,提升服務水平,推動工作落實。
(四)強化考核評估。加強監督檢查,不定期對兜底保障工作進行核查抽查,并與全縣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脫貧攻堅考核、績效考核等結合起來,及時發現突出問題,全力抓好整改落實,增強約束力和工作透明度。
- 上一篇:民政工作進展情況匯報材料
- 下一篇:農業大數據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措施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