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應對病毒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20 10:12:58

導語:全鎮應對病毒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鎮應對病毒工作方案

為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應急處理工作,確保全鎮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特制定鎮應對病毒感染的肺炎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一、工作原則

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遵循“依法、科學、規范、統一”的原則,按照“五有一網格”和“一精準三確保”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依據“有力、有序、有效、有度”和“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的防控方針,加強統一領導,充分發揮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作用,實施分級負責,依法、科學、規范做好全鎮疫情防控工作。

(一)依法管理,預防為主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病毒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助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宣傳普及病毒防治知識,提高公眾防護意識和全鎮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報告并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傳播和蔓延。

(二)統一指揮,屬地管理

病毒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鎮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疫情處理工作負總責,對轄區內的醫療衛生資源統一指揮調度。各村、社區、企事業單位按照屬地或行業管理的原則,對本轄區內的疫情處理工作負總責。

(三)分工負責,快速反應

建立預警、隔離、消毒等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五有一網格”和“一精準三確?!币?,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出現疫情,及時準確處置。

(四)依靠科技,防治結合

貫徹依靠科學技術戰勝病毒的方針,實施科學防治。加強鎮衛生保障網絡的防控和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疫情處理能力,規范防控措施與操作流程,實現防治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五)全民動員,社會參與

疫情發生時,要及時啟動宣傳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和網格化工作體系,夯實社區、農村基層組織責任,健全返程人員落地報告制度,實行“單元聯防”和一對一、點對點管理,責任到人、聯系到戶。廣泛宣傳預防知識,動員全社會一切可能參與的力量,全面啟動群防群控網絡,實行“村自為戰、校自為戰、企自為戰”,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各基層單位應積極配合疾病控制部門,搞好疫情的應急處理工作。

二、組織管理

成立鎮病毒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作為疫情處理的統一決策領導機構。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人大主席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成員。成立綜合組、防控排查組、醫療救助組、宣傳組、物資保障組、督導檢查組、社會穩定組等7個工作小組。鎮領導小組根據疫情發生的實際情況,不定期召開會議適時做出決策。負責全鎮疫情處理工作的組織管理與協調指揮。全鎮各單位各職能站辦所,按照工作職責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應急處理工作。

各村、社區、各單位職責

村、社區:負責轄區內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對轄區內流動人員的管理工作;大力開展轄區的衛生宣傳和教育工作。

黨建工作辦公室:負責各職能部門的協調、動員,協助鎮黨委、政府領導做好與防控工作有關的會議安排,文件的草擬和,以及專項工作的布置和督察。負責與疫情有關的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和防控動員工作,突發事件信息的上報或經批準后的,嚴格掌握對外公布的內容和口徑。

衛生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在縣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指導下,開展全鎮的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對武漢返鄉人員開展體溫和健康情況監測,并將具體情況及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疫情的監測、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預警和救治工作。做好消毒、隔離、巡診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社會預防指導。疫情發生時負責現場控制、隔離指導等工作。貯備好應急設備、藥品、醫療器械,適時為政府提出防控工作建議。完成鎮政府交辦的其他防治工作任務。

鎮紀委:對全鎮黨員、干部在防控期間的工作進行監督和執紀;對不能正確履行職責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對瞞報、緩報、阻礙他人報告疫情的;對擅自疫情消息、造謠惑眾,造成影響的;對在疫區封鎖、病害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中執行不力,造成疫情擴散,引發嚴重后果的,要依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辦公室:根據疫情發展情況,適時撥付資金,保證防控工作的正常開展和所需藥品物資的正常儲備。

派出所:疫情發生時,視情況迅速調動警力維持社會秩序,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協助衛生機構,做好對疫情的控制工作,防止事態擴大和蔓延。完成鎮政府交辦的其他防治工作任務。

各學校:按疫情等級的相關要求,落實相應的每天對學生測量體溫、對師生身體狀況跟蹤了解、學校停課停學等措施,完成鎮政府交辦的其他防治工作。

市場監督管理所:負責檢查、督促轄區內各類企業防控工作的落實情況,按照疫情發展的實際,配合有關部門,落實相應消毒、隔離等工作,解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完成鎮政府交辦的其他防治工作。

綜合執法辦公室:負責外來人員的登記和管理,按照疫情發展狀況,協助衛生部門做好健康體檢、發放健康證及其他防控措施的落實工作。

交警中隊:保證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所需物資的及時運送;組織落實關于暫時實行交通管制的規定;組織落實所有進出車輛的消毒工作;組織落實所有司機、乘客的衛生宣傳和教育工作。

農業農村辦公室(綜合服務中心):負責各類養殖場所的防控工作,做好動物疫情的監測、報告、預防和救治工作,完成鎮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本鎮娛樂場所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檢查工作;組織落實娛樂場所預防控制的相關規定(如暫停營業、減少集會規定等)。

勞動保障所:負責工廠、企業等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檢查工作;建立、組織并落實控制外來工返鄉工作的規定;組織落實工廠、企業的衛生消毒和衛生宣傳工作。

三、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

責任單位:鎮中心衛生院、各村衛生室、各監測哨點。

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流程:鎮屬醫療機構和哨點發現疑似病人后,應當立即向縣疾病控制中心和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并做好現場控制、消毒等必要措施;協助縣疾病控制中心做好調查工作;指導隔離工作人員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四、預防控制

(一)日常防控

各村、社區、企事業單位要嚴格按照《預案》的要求,落實各項日常防控措施。鎮衛生院落實,規范管理規程,明確每個程序的責任人及其具體職責,加強監督檢查,控制院內感染。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要將排查機制納入日常工作。各村委會要充分發揮自治作用,組織村民開展防控工作。

學校要加強校園管理,對教室、活動場所等保持通風換氣,搞好內外環境衛生。校醫務室承擔學生及教職工的排查工作,對體溫異常(體溫達到或超過37.50C)并有可疑癥狀的人員,及時聯系鎮衛生院。

企業、各類工地實行規范管理,改善工人居住條件。對所有新招用人員實行健康體檢制度,取得健康證后方可辦理務工手續。定期對出租房屋進行檢查,落實外來人員登記制度。各類商業、文化娛樂場所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定期對公共設施和用具消毒。

鎮綜治辦、市場監督管理所、綜合執法大隊、各村、社區要認真做好環境整治工作,保持干凈整潔的生產生活環境。

(二)應急處置

鎮衛生院成立巡診小分隊,確定成員及負責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在接到報告后迅速趕到現場,做好現場消毒、密切接觸者隔離工作。

(三)宣傳教育

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學校、企事業單位要督促村民、居民、學生和職工搞好衛生防疫,發現身體不適要立即就醫,盡量減少到公共場所活動。疫情發生期間,避免婚喪嫁娶等聚集活動。

(四)督導檢查

鎮領導小組對防治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證全鎮防治工作正常進行。

五、疫情應急預案

疫情發生后,在鎮黨委的領導下,實行全民動員、齊抓共管、群防群控、社會參與。把損失和危害降到最低點。

(一)組織機構

在鎮防治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指揮部。黨委書記任總指揮,鎮長、人大主席任副總指揮。指揮部成員由鎮黨政班子成員、各單位、站辦所負責人組成。成立鎮防疫工作組7個(人員名單附后)。成立鎮防疫先鋒梯隊(28人)立足當前防控重點難點,攻堅克難、深入一線開展摸排和防控工作;主攻梯隊(36人)著眼中期持續作戰,深入各個自發監測點充實監測力量;預備梯隊(28人)科學組織調配后備力量,確保防控關鍵期攻堅制勝,隨時準備投入一線工作(人員名單附后)。

(二)疫情處置

1、各村(社區)發現疑似病毒感染的肺炎人員后,各村(社區)和參與摸排工作人員,要立即向鎮防治領導小組和鎮衛生院報告,同時做好隔離防控工作,在鎮衛生院醫護人員未到事發地點前,村(社區)工作人員和鎮摸排工作人員要做好疑似人員的隔離,不讓其他人員靠近疫情發生地。

2、醫療救治工作程序及措施 

接到急救信息,應迅速派出救護車趕赴現場,同時報告鎮領導小組和縣衛生局。 迅速到位,暢通綠色通道,做好救治準備工作,確定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確定專人負責收集疑似人員的具體信息匯總并及時向縣衛生局報告。做好疫情發生地的消毒、隔離工作。 

(二)應急工作體系

1、信息報告體系

鎮指揮部設立信息報告中心,負責疫情、社情的匯總、報送、接收、反饋等工作。信息報告中心設在鎮黨政辦公室。各類信息由主管領導審核。

2、啟動農村社會防控網絡,充分發揮各村的聯防聯控作用。

組建村級防治領導小組,由支部書記任組長,成立消毒、隔離、巡查等專業組織。村防治小組設立信息報送員1人,負責本行政村內的各類信息搜集、上報工作。對疫情實行日報和零報告制度,緊急情況隨時上報。

已經發生疫情的村,村防控小組采取措施了解村民有關情況,及時發現和報告可疑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最大限度地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各村包村領導和包村工作隊,每日了解村內情況,督察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掌握村民動態。各村發現可疑患者后,應當立即報告鎮政府和衛生院。鎮衛生院要立即派出巡診小分隊對其進行排查,情況可疑的,按有關程序轉診治療。

3、消毒和防護。

各村成立專業消毒、巡查、隔離工作隊以后,要定期對人群密集的場所展開消毒工作。實行村自為戰的工作制度,排查可疑人員,特別時阻止外來人員進出本村。

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工作與本村村民同等待遇,即同時預防、同時消毒、同時監控。

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后,要組織人員在專業部門的指導下對他們生活的居所進行消毒,對密切接觸者實行醫學隔離。各村要妥善解決被隔離人員的生產生活問題。

4、各學校要嚴格執行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努力做到“四早”,確保廣大師生的身體安全。

5、企業和建筑工作要實行嚴格的隔離制度,不允許新進務工人員,廠區或工地要定期消毒,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發現可疑病人,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醫并向鎮政府報告。

6、后勤保障。鎮政府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藥品、防護物資、辦公設備的采購。各村也要安排一定資金,保障消毒和防護用品滿足需要。

7、監督檢查。鎮指揮部不定期對基層單位防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提出意見、建議及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