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加強冬季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22 09:57:14

導語:鎮加強冬季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加強冬季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當前境外疫情持續擴散蔓延,冬季肺炎疫情暴發、流行的風險較高,國內多地出現本地感染案例,其它呼吸道傳染病也進入高發期,給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為切實落實“四早”措施,進一步強化常態化防控舉措,有效防控冬季肺炎疫情,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加強監測預警,做到及時發現

(一)病例監測。鎮衛生院要落實首診負責制,對發熱門診接診的所有發熱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例上報進行核酸檢測。若本轄區出現新發病例,立即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要配合上級衛生部門對一定區域范圍內近14天與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有接觸或共同暴露的人群,進行核酸檢測。發現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要按照規定時限進行報告。(工作組:醫療防疫組;責任單位:大榆鎮衛生院)

(二)重點場所監測。轄區養老院等民政服務機構、監管場所、精神病院、學校和幼兒園、餐館、農貿(集貿、海鮮)市場等重點場所要做好機構內人員及從業人員健康監測,每日檢測體溫,觀察詢問是否有發熱、干咳等呼吸道癥狀或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對出現上述癥狀者,及時就近轉送至具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工作組:市場監管組、醫療防疫組;責任單位:市場監管所,大榆鎮敬老院、各學校、幼兒園、各村、社區)

(三)村(社區)監測。各村、社區要明確責任人,對納入社區管理的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等做好發熱、呼吸道癥狀等監測。要適時對轄區所有外出人員開展徹底的摸排,及時掌握其流動情況。在本轄區出現新發病例后,各村、社區要組織工作人員配合醫務人員、民警等開展逐戶排查。發現14天內出現發熱、干咳等呼吸道癥狀或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的,及時就近轉送至具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工作組:農村疫情防控組,重點人員摸排、管控組;責任單位:各村、社區,派出所、衛生院)

(四)體溫監測。要建立并嚴格執行旅游景點、商場超市、健身場所等人員聚集場所的體溫監測制度,一旦發現發熱病人,要及時報告所在村(社區)、轄區衛生院,并依據流程配合做好科學處置。(工作組:市場監管組;責任單位:宣傳文化服務中心、市場監管所、轄區各衛生院,各村、社區)

(五)藥品銷售監測。積極配合省、市對相關連鎖藥店退燒、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藥品銷售情況的監測。市出現新發病例后,轄區所有藥店銷售上述藥品立即實行實名登記,并上報市場監管部門和鎮應急指揮部。(工作組:醫療防疫組;責任單位:市場監管所,各村、社區)

(六)冷鏈食品監測。轄區涉及冷鏈食品業務的企業、市場、超市,要配合上級部門每周對冷鏈食品特別是自疫情高發國家和地區進口食品進行核酸檢測。積極配合上級開展農貿市場等環境監測。(工作組:市場監管組;責任部門:市場監管所、社會治理辦)

(七)信息收集報送。衛生院要落實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工作,落實發熱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例就診、核酸檢測等信息每日報送工作。轄區學校、幼兒園要按照市教育部門部署完善學生健康監測系統,每日匯總學生健康監測情況。市場監管所要建立和完善藥店藥品銷售監測預警機制。黨建辦要進一步做好輿情監測。各村、社區要加強防疫宣傳,鼓勵群眾提供疫情線索或進行疫情報告,及時公布舉報電話。(工作組:醫療防疫組,綜合協調組,重點人員摸排、管控組;責任單位:衛生院、市場監管所、黨建辦、農民工服務中心、學校,各村、社區)

(八)數據分析利用。鎮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定期分析監測數據,綜合研判疫情趨勢,提出風險評估結果和預警響應建議。(工作組:綜合協調組;責任單位:鎮應對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二、加強準備工作,保障后勤供應

(九)人員隊伍。鎮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聯合轄區各衛生院、市場監管所組建疫情研判、流行病學調查隊伍,社會治理辦要聯合各村(社區)組件社區防控隊伍。明確村(社區)管理人員,落實網格員社區防控責任。(工作組:綜合協調組、農村疫情防控組;責任單位:衛生院,社會治理與應急管理辦,各村、社區)

(十)醫療機構。衛生院根據自身醫療條件開設發熱門診和留觀室。(工作組:醫療衛生組;責任單位:衛生院)

(十一)集中隔離場所。根據不同疫情規模,配合市指揮部,做好隔離場所準備工作。有人員集中隔離時,由醫療衛生組安排專人為集中隔離場所負責人。(工作組:醫療衛生組;責任單位:衛生院)

(十二)防控物資。按照市指揮部標準完善我鎮重要醫療物資儲備,健全完善儲備物資調用機制。醫療機構物資藥品儲備量原則上應當滿足30天滿負荷運轉需要。做好醫療廢物和醫療污水轉運、處置處理設施準備。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生活必需品保障。物資儲備均應落實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工作組:綜合協調組、后勤保障組;責任單位:財政辦、黨政辦、社會事務辦、衛生院、社會治理與應急管理辦)

三、加快反應速度,實現科學處置

(十三)預警響應。及時匯總分析各類監測數據,研判疫情風險,公開透明疫情信息,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傳解讀,提高公眾自我防護意識,增強公眾信心。一旦發現新發病例,或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工作組:綜合協調組、醫療防疫組;責任單位:鎮應對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衛生院,各村、社區)

(十四)醫療救治。堅持“四集中”原則,及時規范轉運確診患者。(工作組:醫療防疫組;牽頭部門:衛生院)

(十五)流行病學調查。綜合運用公共衛生、大數據技術和智能化手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或配合上級部門開展調查。發現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要在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組:醫療防疫組;責任單位:衛生院、派出所,各村、社區)

(十六)防控區域劃定。疫情發生后,要按照樓棟、病區、居民小區、自然村組等最小單元精準劃定管控區域,依法依規及時采取交通管制、限制人員聚集、停工停業停學等措施。(工作組:農村疫情防控組、社會穩定組;責任單位:各村、社區,轄區各衛生院、學校、幼兒園,派出所)

(十七)核酸檢測。在堅持“應檢盡檢”的基礎上,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及時對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對其他人群落實“愿檢盡檢”的要求。各村(社區)、衛生院要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及時上報核酸檢測人員名單,確保及時檢測、及時管控。(工作組:醫療防疫組、重點人員排查,管控組;貴任單位:各村、社區,衛生院)

(十八)隔離醫學觀察。各村、社區對轄區內適合集中隔離的人員,提前做好宣傳和穩控工作,確保人員及時隔離,隔離期間定期了解其動態,做好思想疏導工作。對不適合集中隔離的人員,要指導其進行居家隔離,隨時關注其去向,加強溝通。(工作組:醫療防疫組;牽頭部門:衛生院,各村、社區)

(十九)重點場所防控。持續推進農貿市場、場鎮等重點場所的環境整治,落實清潔、消殺、通風和個人防護措施。進一步強化學校、衛生院、衛生室、敬老院、精神病院、監管場所及其他人群聚集公共場所等重點場所防控措施落實。(工作組:市場監管組、醫療防疫組;牽頭部門:各村、社區,衛生院、學校、幼兒園、敬老院,市場監管所,派出所)

(二十)防疫知識宣傳。加大重點人群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疫苗宣傳力度,倡導堅持“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加強對流感等秋冬季高發傳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控知識的廣播宣傳。(工作組:宣傳引導組;責任單位:鎮黨建辦、衛生院、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各村、社區)

四、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控責任

(二十一)組織領導。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堅持依法防控、堅持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群專結合,完善部門、鎮村聯防聯控機制。切實落實政府、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即轄區黨委和政府的屬地責任、行業部門的主管責任、各村(社區)和單位的主體責任、個人和家庭的自我管理責任。(工作組:綜合協調組、農村疫情防控組;責任單位:鎮直各部門,各相關單位,各村、社區)

(二十二)經費保障。鎮財政辦要安排統籌經費,對疫情防控工作予以保障,確保秋冬季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工作組:后勤保障組;責任部門:鎮財政辦)

(二十三)防控演練。各村、社區,各有關單位,要及時查風險、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做到人員到位、設備到位、設施到位、物資到位、能力到位。定期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檢驗疫情防控準備情況。(工作組:各工作組;責任單位:各有關單位,各村、社區)

(二十四)督促指導。鎮指揮部辦公室每月要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督導檢查,推動落實“五有三嚴”(每個單位有防護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防護物資設備、 有醫護力量支持、有隔離轉運安排等措施;嚴格發熱門診設置管理、嚴格流行病學調查、嚴防醫院院內感染)等各項防控措施。各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也要根據各自分管領域、部門職能職責針對性的開展每月督導檢查。(工作組:督查組;責任單位:鎮應對疫情指揮部辦公室、各相關部門)

(二十五)政策指導。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工作統籌和政策銜接,加強與村、社區工作的對接,在落實秋冬季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按照已出臺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我境外公民保護做好境外沒情輸入精準防控工作的意見》等政策要求,統籌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工作組:綜合協調組;責任單位: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