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27 04:55:47

導語: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積極平穩有序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為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立足退休人員法定權益保障和服務需求,整合管理服務資源,創新管理服務方式,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結合加快老齡事業發展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做好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后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二、工作目標

2020年底前,將全市轄區內國有企業已退休人員移交到退休職工戶籍所在地或長期居住所在地的鎮(街道)或社區,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提供公平化、均等化服務,切實保障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合法權益。實行社會化管理后,國有企業新辦理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國有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原則上一并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國有企業離休人員原則上保持現有管理方式不變。金融企業退休人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市另有規定的依其規定執行。

三、主要任務

(一)明確和完善管理服務職能。

各鎮(街道)、社區要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納入日常工作中,按照職責任務配備工作力量,加強經費保障,為退休人員提供活動學習場所和各類管理服務資源,提高管理服務能力。

要加強獨立工礦區和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居住集中區的社會化管理職能建設,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提供組織保障。積極創造條件,保證國有企業退休人員能夠按照有關規定閱讀文件、了解情況、查閱信息,參加相關會議和活動。

要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兼職(任職)、因私出國(境)等事項審批工作。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中由中央、省、市管理的領導人兼任(任職)、因私出國(境)等事項審批工作嚴格按照現行規定辦理。

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行首問負責、一窗受理、全程代辦、服務承諾等制度,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各鎮(街道)、社區、國有企業)

加強鎮(街道)和社區接收能力建設。

徹底完成國有企業社區管理職能交接工作,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礎。鎮(街道)和社區要設立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服務站,并通過招聘優先錄用國有企業原工作人員等方式配備相應工作人員,來承擔這項工作,確保鎮(街道)和社區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能接得住、接得穩。

(責任單位:各鎮(街道)、社區)

(三)社會保障管理服務銜接。

我市轄區內的中央、省屬、市屬及我市所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參加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均納入社會化管理服務范圍。要確保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后,各類社會保障待遇按時足額支付。

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按規定繼續享受相應待遇,基本醫療保險未納入地方管理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相關企業和市醫保局協商做好其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工作。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原享受的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建國前老工人醫療照顧補助、補充醫療保險、醫療互助幫困等籌資和相關待遇仍按原渠道解決,確保待遇水平不降低。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享受的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原則上以企業退休人員的戶籍所在地進行屬地管理。企業退休人員長期不在戶籍所在地生活的,可在長期居住地享受鎮(街道)和社區面向社會提供的公平化、均等化服務。

(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各鎮(街道)、社區)

(四)黨員組織關系轉移接收。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中黨員的組織關系轉入相應鎮(街道)和社區黨組織。國有企業黨組織要與鎮(街道)和社區黨組織密切銜接,跟進做好黨組織關系接轉和有關服務工作,并在黨員接轉組織關系前負有管理責任。加強鎮(街道)和社區黨組織建設,及時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中的黨員編入黨支部。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各鎮(街道)、社區、國有企業)

(五)人事檔案集中管理。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移交市檔案館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檔案移交后,市檔案館應按有關規定認真做好檔案提供利用工作,并實現檔案服務數字化、便捷化。市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中由市委(市委組織部)管理的領導人員人事檔案不移交。其他涉密等部門人員的檔案按照相關文件規定進行管理。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檔案館)

(六)妥善處理統籌外費用。

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統籌兼顧、逐步消化的原則,妥善解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問題。嚴禁借機巧立名目違規提高福利待遇,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國有企業對退休人員現有統籌外費用進行認真清理、分類處理,不再新增統籌外項目,原則上不再提高發放標準。已實施企業年金的企業,不再發放統籌外費用。對符合有關規定的現有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國有企業可一次性計提,按現有方式發放;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企業經與退休人員協商一致,也可參考所在城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一次性支付。對企業自行發放的現有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由企業按現行途徑妥善處理。

國有企業要采取一定過渡期辦法,在加強對職工工資福利統一規范管理的基礎上,逐步減少新辦理退休人員的統籌外費用,過渡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過渡期期滿后辦理退休的人員,按照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有關規定應享受的待遇,由企業一次性支付,企業不再發放統籌外費用。

(責任單位:國有企業)

四、工作流程

(一)調查摸底。

國有企業對退休人員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核準移交人數、統籌外費用,按照退休人員戶籍所在地分類整理、列表造冊后交市人社局核準登記,整理好人事檔案,并提出統籌外費用解決辦法。(責任單位:國有企業)

準備移交材料。

國有企業備齊移交材料[包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申請表、國有企業移交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名單、檔案移交名冊、退休人員戶口本、身份證、退休戶籍所在地的鎮(街道)和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基本信息采集表等],向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戶籍所在地或長期居住地鎮(街道)和社區申請辦理移交手續,移交申請同時報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專項工作小組辦公室(市人社局)備案。(責任單位:國有企業)

簽訂檔案交接書。

國有企業向市檔案館移交人事檔案,簽訂交接書。(責任單位:市檔案館、國有企業)

黨員組織關系轉接。

國有企業黨組織在轉出退休人員黨員黨組織關系前,要查閱黨員檔案,對黨員材料缺失的,要核實黨員身份并調查現實表現后,補辦檔案材料。國有企業黨組織要與鎮(街道)和社區黨組織密切銜接,做好網上黨員黨組織關系轉接工作。鎮(街道)和社區黨組織在黨員報到后,按規定辦理黨員黨組織接收手續,及時將黨員編入黨支部,并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責任單位:各鎮(街道)、社區、國有企業)

核對信息,發放聯系卡。

鎮(街道)和社區接收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信息之后,及時上門核對或通知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本人或授權委托人前來逐一核實信息內容,發放聯系卡(格式和內容由市人社局統一規定)。聯系卡上應公示管理服務內容,并注明社區服務人員的聯系電話,方便退休人員進行聯系、溝通,及時得到相關服務。(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各鎮(街道)、社區)

傳遞數據,及時銜接。

鎮(街道)和社區接收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后,及時將上月接收退休人員基本信息交付市人社局、市醫保局等相關社保經辦機構核對,有效銜接社會保障管理服務。(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各鎮(街道)、社區)

做好資產劃轉工作。

國有企業和鎮(街道)及社區協商做好國有企業現有專用于退休人員的服務場所、活動場所、設備設施、器材用具等資產劃轉工作,依法依規履行程序,簽訂協議。(責任單位:各鎮(街道)、社區、國有企業)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鎮(街道)、社區、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反映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愿望和要求,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營造良好工作氛圍,確保有序移交、平穩過渡。(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各鎮(街道)、社區、國有企業)

認真組織實施。

2020年2月底前,國有企業完成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申報工作。2020年8月底前,基本達到我市轄區內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目標。2020年10月份,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專項工作小組辦公室(市人社局)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并上報市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企業主管部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國有企業)

資產無償劃轉。

國有企業按照應交盡交的原則,將現有能夠分割的專用于退休人員的服務場所、設備設施、器材用品等資產無償劃轉給鎮(街道)或社區;難以分割劃轉的,國有企業可與鎮(街道)和社區協商采取調換等處置方式,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國有企業沒有專門用于退休人員服務活動場所的,鎮(街道)和社區不應要求國有企業新建所需資金。(責任單位:各企業主管部門、各鎮(街道)、社區、國有企業)

妥善安置職工。

對國有企業從事退休人員管理工作的職工,鎮(街道)和社區予以優先聘用,也可采取勞務輸出等方式,依法妥善處理勞動關系。仍留在國有企業的職工,由企業妥善安置。(責任單位:各企業主管部門、各鎮(街道)、社區、國有企業)

落實資金保障。

財政部門要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予以必要保障。國有企業不承擔移交后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費用。(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做好服務保障。

堅持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精神上關懷,依法保障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相關待遇,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市衛體局、市文旅局、市教科局、各鎮(街道)、社區)

(七)實行月報制度。

國有企業、各鎮(街道)和社區每月22日前向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專項工作小組辦公室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專項工作小組辦公室每月23日前要將工作進展情況報市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各鎮(街道)、社區)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由市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指揮、組織推動。領導小組下設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專項工作小組,由分管人社工作的副市長任組長,成員單位包括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信訪局等部門,辦公室設在市人社局,辦公室主任由市人社局局長擔任。各成員單位要落實工作責任,相互協調配合,提供經費保障,提高鎮(街道)和社區的服務保障能力,提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水平。國有企業要加強組織領導,密切配合實施,確保退休人員按期實現社會化管理。

(二)明確工作責任。

各鎮(街道)和社區、國有企業作為接收方和移交方分別承擔接收和移交工作的主體責任。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專項工作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統籌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督促鎮(街道)及社區落實責任,確保工作進度。

根據永辦發〔2018〕74號文件關于印發《2018-2019年市深化國企國資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職責分工如下:

市委組織部負責指導做好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黨組織關系交接和管理工作,加強鎮(街道)和社區黨支部建設;

市委宣傳部要加大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政策宣傳工作,加強對輿論導向的引導,協調各宣傳媒體進行廣泛宣傳;

市工信局負責將專項工作小組工作進展等及時匯總上報至市分離辦,并傳達上級部門的工作安排;

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全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做好退休人員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各項工作銜接落實;

市醫保局負責做好退休人員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相關工作銜接;

市發改局要把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市財政局負責落實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經費保障;

市檔案館負責退休人員檔案移交和接收工作;

市民政局負責推進社區治理,推動提升鎮(街道)和社區管理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社區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將生活困難的特殊企業退休人員納入社會扶持范圍;

市文旅局、市教科局要加快社區文體設施建設,組織企業退休人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健身活動;

市衛體局負責做好退休人員相關健康服務,協調相關部門落實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工會、團委、婦聯等組織和機構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務網絡,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組織和指導社會志愿者隊伍和其他社會公益組織,為退休人員特別是高齡、孤寡、病殘等生活困難的退休人員提供義務服務,積極維護企業退休人員合法權益;

市信訪局負責交接過程中的信訪維穩工作;

各鎮(街道)要督促和指導轄區內的各項移交工作;

各企業主管部門負責下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摸底統計移交工作。

(三)加強考核督導。

市政府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完成情況納入2020年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專項工作小組辦公室定期對各職能部門督導檢查、進行考核,對進展快的國有企業予以通報表揚,對進展緩慢的國有企業予以通報批評。國有企業要建立責任明確、機制完善的工作機制,強化內部考核,確保末端落實。

加強輿論宣傳。

各鎮(街道)和社區、有關職能部門、國有企業要高度關注廣大退休人員的思想工作,加強政策宣傳,注重輿論引導,主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消除退休人員的心理顧慮和抵觸情緒,引導退休人員形成合理的改革預期,確保社會秩序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