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22 10:02:51

導語: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和《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以及《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現就推動我市利用社會信用綜合服務平臺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遵循客觀、公平、公正、審慎的原則,堅持信用管理與行政監管結合、褒獎守信與懲戒失信并舉、主體自律與社會監督共建。

二、主要任務

(一)制定完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基礎規范和行業公共信用評價具體規范。依托省社會信用綜合服務平臺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市場主體身份、資本構成、知識產權、商業行為、合規記錄等內容,從身份特征、行為偏好、創新資質、財務實力、守法守規五大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形成我市文廣旅體行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基礎規范。

(二)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信用信息包括基礎信用信息和附加信用信息?;A信用信息由省社會信用綜合服務平臺自動采集,其包括市場主體基本狀況、經營狀況、守法守規、創新資質、行為偏好、規模體量、財務實力等維度的信息,涉及行政相對人身份、資本構成、知識產權、商業行為、合規記錄等內容。附加信用信息由局屬各科室各基層按照各自職責,根據行業監管服務的具體需求,負責附加信用信息的采集與管理,通過省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實現信用信息歸集共享。

(三)公共信用評價與分級分類。信用評價是根據平臺采集的基礎信用信息和附加信用信息進行綜合評價,得出市場主體年度綜合信用評分,分值范圍為0-1000分(評價規范見附件)。市場主體年度信用等級設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差五個級別。年度綜合信用評分大于等于650分評定為優秀、大于等于550分小于650分評定為良好、大于等于450分小于550分評定為一般、大于等于350分小于450分評定為較差、小于350分評定為差。

(四)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年度信用等級由省社會信用綜合服務平臺根據基礎信用信息和行業信用評價規范生成。對監管對象進行分級分類,根據信用等級高低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與信用等級相結合,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減少對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對信用風險一般的市場主體,按常規比例和頻次抽查;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市場主體,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依法依規實行嚴管和懲戒。

三、工作時限

10月中旬,形成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基本規范;10月底前,形成公共信用評價具體規范;11月底前,實施分級分類監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文件要求,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就是要加強信用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管的作用,推動新型監管機制的形成。

(二)依法依規,科學運用。信用信息的采集推送要遵循合法、客觀、公正、全面、及時原則,確保信用數據的合法性、科學性、真實性、完整性、連續性和及時性。要將公共信用評價系統推送的評價結果與本行業本系統的監管要求相結合,確保監督執法過程公平公正公開。

(三)及時總結、不斷完善。對于評價指標要結合行業規律和特點,及時更新調整,確保評價結果跟上發展要求。對分級分類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新的思路,要及時總結歸納,推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務實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