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中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實施方案
時間:2022-07-26 02:53:56
導語:畜牧中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8〕60號)、《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2021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通知》(皖農漁函[2021]42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有效促進我縣水域生態文明和現代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內容、計劃安排、預期目標
(一)實施內容
2021年度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品種鰱魚、鳙魚和草魚,預計放流苗種數量200萬尾。
(二)計劃安排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任務5月底6月初份進行招標采購,確定好增殖放流物種具體單位。7月中旬至8底將招標采購的增殖放流苗種放流到指定區域,同時做好增殖放流績效評價和總結工作。
(三)預期目標
1、預期目標。本項目主要內容是在河段區域內進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通過增殖放流,因地制宜補充經濟魚類和地方保護性水生生物種群數量,加快了河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修復,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
2、生態效益。通過人工增殖,將苗種直接投放入保護區內,補充種群數量,優化生態結構,有效修復生態系統,促進生態平衡。我縣河段生態系統覆蓋面積大、結構復雜、生物種類豐富、在調節氣候、凈化環境、保障我縣飲用水源地生態平衡、飲用水質量安全等方面功能顯著,對維持生物多樣性、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和保障生態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社會效益。漁業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擴大農民就業、實施鄉村振興以及維護當地社會穩定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增殖放流,有效促進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同時帶動苗種繁育、運輸、配套服務等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提供就業機會,解決就業問題。
4、經濟效益。增殖放流的實施可有效修復漁業資源,增加放流品種生物量,利用天然的生物餌料,迅速增長,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可捕規格,增加漁民的漁獲量,提升漁獲物的經濟價值,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組織實施
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原農業部第20號令)、《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SC/T9401-2010)、《省水生動物增殖放流技術規范》(DB34/T1005-2009)等相關要求由畜牧獸醫水產服務中心具體組織實施本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一)項目實施地點
增殖放流地點為河段,河全長36.65公里,面積485公頃。溝口寬132至138米,水域寬闊,適宜增殖放流。
(二)具體實施內容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為保證增殖放流順利實施,成立縣畜牧獸醫水產服務中心副主任任組長、水產站、中心相關科室人員為成員的縣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工作領導小組(領導組名單附后),主要負責增殖放流組織協調工作。
2、加強技術支撐。為保障增殖放流順利實施,領導小組成立技術支撐團隊,改進并完善本次增殖放流技術體系,推進放流穩固落實,促進放流少走不走彎路。增殖放流實施后責任到人,負責放流后的管理實行責任制。
3、項目采購方式。按照省農業農村廳文件要求,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選擇信譽良好、苗種質量高的苗種生產單位為本次放流供苗單位。供應商應具備1、營業執照。2、縣級及以上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3、所供苗種必須提供省漁業環境監測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3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并且無不良信用信息記錄,保證放流資金高效合理利用。
4.加強監督管理。向公證處申請,由公證處作為2021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的公證機構,全過程進行監督。邀請相關單位和有關方面專家及漁民朋友參與放流活動,以加強對放流活動的監督。
強化資金使用監管力度,確保放流順利實施。一是對放流資金進行審計,放流后向有資質的審計部門提出申請對該項目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二要實行專款專用原則,嚴格執行財政部門的財務管理規定和省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做到專項核算,專款專用;三是強化放流后監管,打擊“偷毒炸”等違法行為。
- 上一篇:畜牧獸醫水產技術中心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學情境創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