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安全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11 04:29:22
導語:燃氣安全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刻吸取“6.13”湖北省十堰市燃氣泄漏爆炸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壓實責任,全面加強燃氣安全管理,防范和遏制燃氣安全事故發生,區政府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按照燃氣安全管理有關規定,全面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徹底整治全區燃氣建設、經營、使用、管理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從嚴加強燃氣安全管理,全面落實燃氣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全區燃氣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為建黨百年營造良好氛圍。
二、整治重點
(一)燃氣經營企業安全。一是深入排查企業是否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特別是在生產經營、安全管理、設施運行、安全責任制落實、規章制度建立、安全投入、硬件設施運行維護、設備檢測、安全教育宣傳、人員持證上崗、承包商和特殊作業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制定及應急演練等方面的運行情況。二是深入排查企業是否對發現的各類安全隱患進行了徹底整改,對于存在重大隱患但無法立即整改的問題,是否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整改方案,并明確責任人員、整改措施、完成時限。三是重點檢查各液化氣站使用非自有氣瓶、超期未檢、檢驗不合格或者報廢的鋼瓶充裝燃氣等情況,以及是否嚴格執行持證上崗等情況。(牽頭單位:區綜合執法局、區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
(二)工商企業用氣安全。一是檢查工商企業供用氣合同簽訂情況、日常自檢是否到位,檢查記錄是否詳實、燃氣泄漏報警器和自動切斷裝置運轉是否正常、閥門開關記錄是否建立等情況。二是檢查燃氣設施建設的合法性、規范性及燃氣設施運行維護、檢測檢修情況,檢查警示標識、安全監控、消防設備、防雷防靜電、應急物資等設施設備的配備情況。(牽頭單位: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應急局、區工信局、區綜合執法局、區消防救援大隊;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各管道燃氣企業、各液化氣站)
(三)學校食堂用氣安全。一是檢查學校食堂供用氣合同簽訂情況、日常自檢是否到位,檢查記錄是否詳實、燃氣泄漏報警器和自動切斷裝置運轉是否正常、閥門開關記錄是否建立等情況。二是檢查警示標識、安全監控、消防設備、防雷防靜電、應急物資等設施設備的配備情況。(牽頭單位:區教育局、區綜合執法局、區消防救援大隊;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各管道燃氣企業、各液化氣站)
(四)農村用氣安全。一是檢查是否嚴格落實農村燃氣“雙安全員”制度,實現了農村天然氣管理全覆蓋。二是檢查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應急搶修服務機制,確保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反應、迅速處置,是否按要求定期組織了燃氣安全應急演練。三是檢查村居用戶用氣場所是否符合規范,并保證安全條件相對穩定。四是檢查是否存在擅自安裝、改裝、遷移或拆除燃氣設施的行為。五是檢查是否存在燃氣表后操作閥設置不合理、操作不方便、設施不關閉,燃氣管道、計量器具被裝修箱柜包裹密閉等現象。六是檢查供氣企業是否留存檢查記錄,并建立“一戶一檔”臺賬,加強對用戶用氣安全的宣傳。(牽頭單位:區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鎮、鎮、鎮、鎮、街道,各管道燃氣企業)
(五)城鎮用氣安全。一是檢查城中村及城區平房用戶是否存在不安裝報警器、管線銹蝕嚴重、超期服役、私拉亂接和冬季采用燃氣爐直接燃燒取暖等情況。二是檢查是否存在物業代管供氣行為的小區,對物業代管小區供氣移交推進情況,特別是對城區老舊小區和“三供一業”移交小區供氣情況進行檢查。三是檢查超期服役燃氣設施更新改造情況。檢查燃氣企業是否對超期服役燃氣設施進行了集中摸排,是否制定了分批次改造計劃。檢查2021年我區3000戶改造任務推進落實情況,在改造過程中,是否嚴格落實安全巡查、專家檢查、入戶排查、檢測檢修和管線周邊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控等規定。7月10日前,各街道、各管道燃氣企業將物業代管小區移交和超期服役小區有關情況及移交改造計劃報區綜合執法局。(牽頭單位:區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街道、街道、街道、街道、區住建局,各管道燃氣企業)
(六)地下燃氣管網安全。一是檢查是否對存在超期服役管網、占壓管網等安全隱患進行了及時的排查整改。二是檢查是否存在地下燃氣泄漏到下水道、泄漏到密閉空間等形成大范圍爆炸的安全隱患。三是檢查是否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和安全生產管理的規定,設置燃氣設施防腐、絕緣、防雷、降壓、隔離等保護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是否定期進行巡查、檢測、維修和維護,是否對缺損或破壞的警示標志進行及時維修。四是檢查是否根據目前對地下管線普查的要求開展了相應的活動,并登記造冊。五是檢查是否按照要求對地下管網進行定期檢驗檢測。7月10日前,各管道燃氣企業將地下燃氣管網圖及管道占壓自查統計情況報區綜合執法局。(牽頭單位:區綜合執法局、區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各管道燃氣企業)
(七)智慧燃氣系統運行效能。一是檢查各管道燃氣企業是否建立了智慧燃氣系統并運行,特別是檢查地下管線泄漏報警檢測系統運行情況。二是檢查是否在天然氣管網和下水管道交叉地段安裝了報警系統。三是檢查是否實現了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智能化安全監管,實現了及時報警、實時監測、自動控制。(牽頭單位:區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各管道燃氣企業)
(八)檢查開展“打非治違”行動效果。一是檢查已開展的打擊無證經營、打擊超許可范圍經營等活動效果。二是檢查是否依法取締無證經營的燃氣汽車加氣站和液化氣儲配站、瓶裝供應站、瓶組氣化站。三是檢查是否存在未經審批、擅自在工業企業內部設立CNG、LNG供氣設施的行為,是否存在非法運輸CNG、LNG等行為。四是檢查是否按規定對擅自設點、倒罐、無證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五是檢查是否存在向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提供用于經營性氣源等行為。(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應急局、區工信局、區交通運輸局、區綜合執法局、公安分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
(九)供氣服務。一是檢查各燃氣企業是否配備了充足的工作人員,按照每年兩次的標準到住戶家中開展燃氣檢查、指導和安全知識宣傳。二是檢查各燃氣企業是否按照標準建立了相應的服務設施和場所,配備了完善的設施,并提供到位的咨詢、報修、充值、搶修、檢測等服務。三是檢查各燃氣企業是否按照市級部門氣價文件售氣,是否存在隨意提高供氣價格問題。四是檢查各燃氣企業是否存在對用戶更換燃氣表、燃氣報警器、更換不銹鋼波紋管收費較高情況。(牽頭單位:區綜合執法局、區發改局、區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各管道燃氣企業)
三、任務分工
(一)區綜合執法局負責牽頭開展本次燃氣安全整治專項督查,對各燃氣經營企業進行安全檢查,督導、調度各鎮街、各有關單位開展工作。
(二)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對違反規定運輸燃氣的企業、車輛進行查處。
(三)區商務局負責組織餐飲場所開展燃氣使用安全自查工作,主動消除隱患;督促其與合法燃氣經營者簽訂安全供(用)氣合同。
(四)區教育局負責組織學校、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燃氣使用安全自查工作,主動消除隱患;督促其與合法燃氣經營者簽訂安全供(用)氣合同。
(五)區住建局負責督導小區物業公司配合燃氣企業對代管供氣小區移交,負責組織建筑施工單位開展工地食堂燃氣使用安全自查工作,主動消除隱患;督促其與合法燃氣經營者簽訂安全供(用)氣合同。
(六)區應急局會同區工信局負責對工業企業內部違規違法使用CNG、LNG行為進行查處。
(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對無營業執照經營燃氣、銷售不合格燃氣燃燒器具以及充裝企業超范圍充裝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負責對特種設備未經定期檢驗進行查處,負責對供氣價格超出政府定價行為進行監管。
(八)公安分局負責對非法存儲、銷售、運輸、盜用燃氣以及破壞燃氣設施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查處。
(九)區消防救援大隊負責對燃氣經營、使用、儲存場所進行安全檢查,督促落實消防安全制度。
(十)各鎮、街道,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全面負責做好轄區內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十一)各燃氣企業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抓好安全教育培訓,完善雙重預防體系,強化應急管理,持續加大安全生產投入,不斷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四、工作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清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整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制定整治計劃,周密安排部署,認真組織實施。區燃氣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負責牽頭組織實施全區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省、市、區部署要求,主要領導帶隊,抽調精干力量,迅速組織開展,確保專項整治各項工作高效有序、取得實效。區政府成立專項督導組,對各鎮街、各部門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二)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督導調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責任制,嚴肅檢查并做好隱患整改記錄,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檢查情況要及時向被檢查單位、個人反饋,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要在檢查結果上簽字。要嚴格落實“五個一批”要求,從嚴從實從細開展排查檢查。區綜合執法局要牽頭建立專項整治工作督導調度機制,實行“每月一調度、兩月一通報”。各鎮街、區商貿園管理服務中心要強化工作措施,加快推進整治,每月25日前將工作進展情況報區綜合執法局。
(三)強化宣傳引導。創新宣傳教育模式,提高用氣單位和群眾安全用氣技能,提高防范意識。充分借助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加大對燃氣安全專項整治的宣傳報道,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建立舉報獎勵機制,引導企業職工和群眾積極參與隱患排查整治,舉報各類事故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倒逼企業強化安全管理,推動燃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四)強化預案管理。進一步修訂完善燃氣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演練,并做好政府和企業應急預案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部門間聯合會商、信息共享、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到崗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和事故信息報告制度,確保人員到崗到位、信息暢通無阻。全區各燃氣應急救援隊伍要加強值班備勤,做好應急物資、裝備和信息保障等準備,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第一時間出動,及時有效處置。
- 上一篇:養老服務體系創新示范區創建實施方案
- 下一篇:服務業發展促進中心上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