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貨幣政策執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9-15 05:42:00
導語:當前貨幣政策執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相關配套政策缺位,金融機構體系和市場體系的功能發揮乏力。在基層央行貫徹實施貨幣政策的過程中,基于央行與地方政府對發展經濟存在著認識上的差別,政府相關配套政策通過其他途徑影響金融的行為仍然存在。特別是近年來個別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導致企業逃廢金融債務的現象經常發生,尤其是部分企業在改制中的失范行為直接造成銀行不良資產的不斷增加,加之金融維權的司法和執法環境欠佳、缺乏有效的失信懲戒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信心。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金融機構體系和市場體系的功能發揮受到了嚴重制約。
(二)商業銀行高度集中的信貸管理體制,制約了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支持。近年來,各商業銀行為爭取更好的收益和降低貸款風險普遍上收信貸管理權限,據調查,各商業銀行信貸策略普遍傾向于“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同時向基礎設施、消費信貸傾斜,對中小企業信貸投入較少。調查表明:××區金融機構前20名貸款大戶貸款余額為22億元,占貸款總額的23%。此外,商業銀行內部管理機制較為僵化,權利與義務不均衡。貸款終身責任制要求信貸人員對新增貸款負有100%收貸收息的責任,而相關的貸款營銷激勵機制卻不健全,這種權責不對稱的信貸管理制度,嚴重抑制了信貸人員貸款營銷的積極性。××市截至××年6月,國有商業銀行各項存款比年初增加了12.01億元,而各項貸款比年初僅增加0.087億元。
(三)部分貨幣政策工具權力的上收,削弱了基層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是基層央行調控的主要手段,對解決金融機構短期頭寸不足、發展票據市場、引導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從2001年開始,我市再貼現的額度和辦理權限已全部上收。而央行的“窗口指導”職能作用發揮有限,客觀上只是一種道義勸說,缺乏量化和硬性限制,約束力不強,進而削弱了基層央行傳導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
(四)金融市場不發達,業務開展緩慢。發展金融市場,是中央銀行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操作平臺,是實現資金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徑。××市金融市場發展較慢,金融機構、企業及個人的資金融通主要通過銀行信貸資金解決。商業銀行債券市場的準入一般由商業銀行總行將準入資格下放到分行一級,市、縣支行沒有準入資格。商業銀行上級行對下級行的資金管理比較嚴格,市、縣支行的閑置資金主要通過系統內上存。而真正急需資金的農村信用社不能通過有關的渠道獲得資金,非全國銀行間市場成員貨幣市場業務開展情況為零。從我市情況看,目前網上拆借業務、債券交易業務、商業銀行柜臺記賬式國債交易、債券結算等業務至今尚未開展。
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執行績效的幾點建議
(一)重塑新型銀政、銀企關系,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地方政府要積極支持金融部門維護金融債權,規范企業改制、破產等行為,依法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要牽頭建立擔保基金,解決中小企業貸款抵押、擔保等問題。基層央行要正確處理與當地政府的關系,要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向地方黨政及有關部門反映金融債權保全等方面情況、宣傳貨幣政策,加強溝通和聯系,爭取政府對金融工作的重視和支持;金融機構要正確處理好“維權”與“展”的關系,要在保全信貸資產和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增強服務和發展意識,積極參與和支持企業依法改制,加大對地方政府有關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各個領域的企業,不分所有制均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以發展的眼光去解決金融業存在的問題,形成一種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局面。
(二)深化商業銀行改革,完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機制。一是進一步完善授權授信管理。要科學合理地劃分信貸管理權限,根據不同分支行的經營環境、業務能力和客戶類型,分別授予基層行不同的信貸決策權限,盡量避免信貸權限過于集中和權責不對稱,調動基層銀行工作積極性。二是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要完善信貸管理責任制,制定信貸標準,廢除不合理的考核指標,如新增貸款本息百分之百收回、貸款終身責任制等,建立促進貸款有效增長和效益提高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信貸員的工作積極性。三是規范信貸經營行為,處理好增加貸款與防范風險的關系,信貸策略取向要多元化,在支持大企業、大項目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大對中小企業、個體私營企業和消費信貸等的支持,增強貸款營銷效益。
(三)通過加強和改進窗口指導,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根據轄區金融生態環境狀況,確定窗口指導的具體實施方式,加大貨幣政策的宣傳和對金融機構的指導力度,及時向金融機構傳達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意圖,引導轄區金融機構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改進和完善金融服務,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農村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信貸支持。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思路,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方針,不斷完善扶貧貼息貸款獎補機制,進一步擴大扶貧貸款到戶的規模,提高扶貧貸款的使用效率。
(四)加快發展金融市場業務。積極支持幫助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聯社加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通過同業拆借擴大資金來源,調劑資金余缺,滿足其支農資金的需要。轄區商業銀行應加快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通過參與全國貨幣市場操作,擴大融資渠道,加快資產結構調整,使貨幣市場業務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五)協調好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關系,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科學性。有關部門應建立密切的協調和信息通報制度,及時研究分析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協調配合情況,定期和適時調整相關產業政策,指導社會投資方向。人民銀行和銀行監管部門應配合提出加強和改進銀行信管理、優化信貸結構的政策措施,為商業銀行適時調整信貸投向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務。
(六)建設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政府部門要樹立保護金融債權,就是保護地方經濟、金融發展的意識,利用行政、法律的力量,嚴格保護金融債權,支持商業銀行繼續對以各種形式逃廢銀行債務的企業實施金融制裁。企業則要從自身抓起,強化內部管理,認真選擇投資項目,及時準確的公布各項重要信息,積極參與評級,通過多方努力,共同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