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注重培養鄉鎮年輕干部“四類”人才

時間:2022-02-26 10:01:00

導語:縣注重培養鄉鎮年輕干部“四類”人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注重培養鄉鎮年輕干部“四類”人才

一是培養“當家人”。每年從年齡在30歲以下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鄉鎮干部中推選優秀年輕干部,采取集中辦班、理論研討、外出考察等多種形式對他們進行較為系統的培訓,并安排他們在共青團、婦聯或到村任職或承擔某一項工作,由工作經驗豐富的鄉鎮主要領導與他們“結對子”,搞好傳幫帶,并讓他們列席黨委會議。根據他們的工作實績、發展潛力、群眾認可程度及時調整充實到鄉鎮班子,讓他們盡快走上領導崗位。

二是培養“科技帶頭人”。建立鄉鎮年輕干部科技帶頭人檔案,對他們進行重點培養。實行“結對幫扶”制度,組織農技、畜牧、煙麻等專業人員與“科技帶頭人”結成對子,進行傳幫帶。縣農業局、畜牧局定期舉辦培訓班,對“科技帶頭人”進行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致富能力。對帶領群眾致富貢獻大的“科技帶頭人”,縣鄉年底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三是培養“法律行家”。以鄉鎮司法所為載體組織鄉鎮年輕干部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培養一批懂法律、熱心為群眾服務的“法律行家”,指導幫助農民簽定經濟合同、處理有關糾紛。有的鄉鎮還開設“星期日法律輔導班”,聘請縣法院、司法局等專家進行輔導、培訓,及時給他們“充電”,提高他們的法律服務水平。

四是培養鄉村“議政員”。縣委不定期組織鄉鎮年輕干部開展座談議政,聽取他們對鄉鎮工作的看法和建議,同時,安排熟悉黨的方針政策、肯為群眾說話、有一定參政、議政能力的鄉鎮年輕干部聯系1至2個村,定期參與聯系村的重大問題決策和重要工作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