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一心與時俱進艱苦奮斗建設美好家園
時間:2022-07-14 04:40:00
導語:團結一心與時俱進艱苦奮斗建設美好家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回顧過去豪情滿懷
五十年在歷史的長河里只是一朵稍縱即逝的浪花,然而對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德宏告別了舊的社會制度,步入了新社會,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用勤勞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使昔日的“瘴癘之地”變成了今天人們向往的富饒、美麗、祥和的孔雀之鄉,一個團結和睦、欣欣向榮的嶄新德宏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五十年德宏所取得的成就如串串珍珠般琳瑯滿目:
*年和*年相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5倍、財政收入增長3178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3萬倍、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增長54倍、職工人均工資收入增長28.7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4倍。
經濟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后狀況,形成了農工貿全面發展的格局。*年糧食產量30.8萬噸,甘蔗產量躍居全省第一,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林產業、畜牧業、鄉鎮企業均迅速發展。工業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新美的圖畫,建立起了制糖、電力、冶金、制藥、建材、食品加工、橡膠制品、玉雕等工業體系。
社會事業長足進步。建州之初,全州僅有34所小學、一所中學,在校學生1526人,教師不足30人。現在,全州已有包括幼兒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專業及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各級各類學校1017所,在校學生21.19萬人,教職工21067人,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全州醫療機構由建州時的3個增加到今天的97個,病床由6張增加到3026張,歷史上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的天花、霍亂、鼠疫等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交通、通訊、能源及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都取得了巨大進步。
五十年的成就不一而足。
過去的五十年是一部團結奮斗、艱苦創業、不斷進取的詩史;是各項事業成就輝煌的展室;是無數英才用鮮血、汗水筑起的一座豐碑;是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
面向新世紀審時度勢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紀元,中國將在新世紀獲得更快更大的發展。根據中央規劃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云南省委明確提出了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德宏州能否在過去取得輝煌成就的基礎上取得新的跨越式發展,緊跟全省全國的發展步伐,縮短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這是對全州上下的考驗。在這樣的形式下,當務之急的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牢固樹立不甘落后,敢于拼搏的精神,找準差距,迎接挑戰,抓住發展機遇。
迎接挑戰和抓住發展機遇的關鍵在于我們構造一個什么樣的發展框架,以及采取什么樣的保證措施。換言之,也就是取決于我們的主觀努力,有什么樣的目標追求就有什么樣的對策和措施。德宏當前正處在歷史發展的交匯點,百業待興,需要我們以十六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深入全面研究、系統規劃,做到思路清晰、目標明確,使全州上下干有所依、行有所循。
1、發揚與時俱進精神,高標準、嚴要求、講科學地研究制定德宏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奮斗目標。
——與時俱進就是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與時俱進就是以博大的胸懷、敏銳的眼光,高瞻遠矚,準確的把握時展的脈搏,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順應社會進步的潮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
——與時俱進就是不甘落后,奮力拼搏,開拓創新,不斷把各項事業推向新臺階。
——與時俱進就是適時制定明確的、具有感召力的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規劃和奮斗目標,并帶領全州人民全力以赴地去實現。
2、牢固樹立搶抓機遇的意識,把各項工作迅速推向前進。
能否與時俱進最重要的是能否迅速的抓住機遇,或者說,能否與時俱進關鍵取決于搶抓機遇的能力。
要抓住六個機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確立的機遇。
——實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機遇。
——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機遇。
——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機遇。
——社會消費結構大調整、消費方式呈多元化的機遇。
——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并迅速轉化為生產力的機遇。
3、深化對州情的認識,豐富和完善發展思路
州情認識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隨著我們認識客觀世界水平的提高而變化。當前,要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站在社會發展新的進程和現代科學發展的高度深化州情認識,在州情認識上有新突破。深化州情的認識需要從內外兩個方面切入,一是充分認識德宏的歷史與現狀,深刻剖析優勢與劣勢、找準長處與短處;二是跳出德宏看德宏,把德宏溶入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中認識,從而找準德宏發展的著力點。
——要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深化州情認識。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使人們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不斷的。因此,德宏的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布局、新的經濟增長點培植、體制創新都要在這個變化的大背景中去謀劃。
——要在國內外新的經濟格局不斷形成,特別是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中深化州情認識。德宏是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的橋梁,充分發揮德宏得天獨厚的通道優勢,繼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外經濟貿易,提升對外經濟貿易水平是德宏當務之急的選擇。
——要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技術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中深化州情認識。先進的科學技術是德宏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德宏潛在的自然優勢、生物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商品優勢成為可能。
謀劃藍圖再揚風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德宏州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過去幾十年的奮斗成果為今后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此,州委四屆四次全會提出德宏州要緊跟全省的發展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三番,總量達294.32億元,人均2.47萬元(2990.5美元)。*年——2010年前十年著重打基礎,積蓄力量,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120億元,人均1萬元。后十年經濟加速發展,實現年均兩位數增長,把德宏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秩序良好,結構合理、經濟繁榮,民族團結、邊防鞏固的模范少數民族自治州。
環境優美就是建設生態州,把德宏建成最適合人類居住,集康體、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美好地方;秩序良好就是、賭博等違法犯罪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公民素質得到提高,社會秩序井然,人民有安全感。
結構合理、經濟繁榮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比例由2000年的33.3:24.8:41.9調整到2010年的20:35:45;城市化水平由現在的26%調整到2010年的36%和2020年的50%;到2010年非公經濟占90%以上。做大做強糖業、外貿、旅游、生物、電力等支柱產業,使經濟產生質的飛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綜合經濟實力大為增強。
民族團結、邊防鞏固就是各民族更加團結和睦,平等互助,保持邊疆社會的安寧。
確立外貿興州、旅游活州、農業強州、工業富州的發展思路。
在上述發展思路的指導下,著力實施四大戰略:
一是科教興州戰略。德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從根本上說是教育落后、文化素質不高所致。發展德宏首先要立足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科學知識的普及,不斷提高國民素質。因此,必須把科教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努力發展,為德宏的全面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持、技術支持。
二是大通道戰略。德宏是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的橋梁,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通道優勢,繼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提升對外經濟貿易水平,是德宏的當務之急和明智選擇。
三是綠色品牌戰略。德宏巨大的、寶貴的綠色經濟資源是德宏獲得大發展的希望所在。發展綠色經濟,既要注重產業的發展壯大,注重經濟量的拓展,更要注重質的提升,注重效益的提高,進而與國內國際大市場對接,滿足當今人類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使德宏經濟成為獨具吸引力的綠色品牌。
四是建設美好家園戰略。德宏山川秀麗,景色優美,氣候宜人,是最適合人居的地方。要從保護生態環境、開發人文景觀、美化人居環境入手,把德宏建成人們向往的集休閑、康樂、觀光、旅游、集會、居住為一體的美好家園。
把德宏州建設成為:
——亞熱帶花果生態州。充分發揮和利用德宏樹木四季常青、花果四季飄香,以及已被國家環保總局批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的優勢,大力發展亞熱帶花果樹木,用花果樹木美化居住環境,在城鎮行道、公路兩旁、居住小區大量種植花果樹木,使之形成花的海洋和綠的海洋的迷人景觀。
——綠色經濟發達州。德宏自然資源豐富,綠色產業開發極具發展潛力。近年來,全州綠色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初步形成了香料、生物制藥、熱帶亞熱帶干鮮果及保健食品等產業。要以新、特為目標把綠色經濟做強做大,使德宏成為綠色經濟發達州。
——連接兩亞橋梁州。在德宏州503.8公里的國境線上分布著瑞麗、畹町兩個國家一類口岸,章鳳、盈江兩個國家二類口岸以及姐告、畹町兩個經濟開發區,有數十條通道、公路與緬甸的史迪威公路相接,進而通向緬甸各地及印巴次大陸和印度洋。德宏在對外經濟貿易中,既可直接發展對緬經濟貿易,又可向南亞輻射,發展轉口貿易。要研究新形勢、新情況,不斷提高對外經貿水平,使德宏真正成為省內外連接兩亞的橋梁。
——寶藏薈萃神奇州。德宏是我國寶玉石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已經擁有一批具備較強經營實力的寶玉石進口商、加工企業和營銷企業。瑞麗“東方珠寶城”的品牌已揚名省內外,淘寶谷魅力無窮,勐巴娜西珍奇園珍貴物種、千年古樹、億年硅化木等正在吸引無數游客。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強建設和對外宣傳,使寶藏薈萃的德宏異彩紛呈、光芒四射,促進旅游業發展。
——少數民族文化州。德宏州居住著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等世居少數民族,他們各具特色的文化風情構成了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畫卷。長詩《娥并與桑洛》、歌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舞蹈“孔雀舞”、民族節日“潑水節”、“目瑙縱歌”、民族樂器葫蘆絲等就是德宏民族文化的代表。開發好德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將會有力促進德宏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明確措施真抓實干
制定措施,多管齊下,狠抓落實,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加強基礎
電力:到2006年新建八十萬裝機容量的電站,解決電力的瓶頸制約問題。
交通:建設盈江至那邦的高等級公路,連接南亞通道;積極和緬甸合作,建設中緬陸水聯運通道,實現中緬及第三國無需繞道馬六甲直接進入太平洋或印度洋;建設隴川經盈江、梁河抵達騰沖的高等級公路,形成芒市至騰沖,騰沖至芒市的旅游環線;建設潞西市遮放至隴川章鳳的等級公路。
水利:到2007年建成蓄水1.05億立方米的麻栗壩水庫,新增灌溉面積30萬畝田地,推進農業現代化。
——調整結構
調整糧食與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培植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甘蔗85萬畝、檸檬20萬畝、麻竹20萬畝、澳洲堅果5萬畝、蒼桑子8萬畝、咖啡6萬畝、滇皂莢1萬畝、魔芋3萬畝、蕃麻6萬畝以及熱帶水果等,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綠色品牌。
畜牧業重點發展歐盟水牛,至2010年發展到30萬頭,原料總產值1.76億元,深加工產值3.12億元。
以石斛為代表的生物藥業原料種植,形成大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再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斷增強城市功能的同時,高度重視城市的美化,形成城市品牌,發展城市經濟。把州府芒市、瑞麗市、盈江縣、隴川縣、梁河縣建成魅力無窮的花果城、民族風情城。
——建立支柱
發揮口岸、熱區、旅游優勢,鞏固傳統產業,培植新產業。提升外經貿水平,努力拓展市場空間;建立以甘蔗、電力、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以獨特的氣候資源和土地資源培植發展生物產業;圍繞“邊、情、綠、寶”做強做大旅游業,使之與神奇的騰沖風光構成一條獨具魅力的旅游環線。
——打造品牌
品牌就是市場。著力打造孔雀之鄉、邊疆風情、東方珠寶城——瑞麗、綠色海洋四個品牌。
——優化環境
堅持依法治州,使德宏秩序井然、誠實守信、服務優質。
——營造氛圍
加大對外宣傳,提高美譽度,向世人展現德宏美麗、富饒、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嶄新形象。
——深化改革
以國有企業改革和轉換政府職能為重點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使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擴大開放
創建良好的軟硬環境,敞開胸懷,吸納八方氣象,使德宏跨越式發展成為可能。
——培育市場
不斷發展市場要素,提高市場水平,增強市場的載體功能。
——造就人才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衛生事業、科技事業,提高國民素質。采取有力措施培養各類本土人才,打開州門廣泛吸納外地人才,使之成為德宏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重要的支撐力量。
新的世紀,面臨新的選擇。有黨中央的正確路線的指引和省委、省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孔雀之鄉的各族兒女又吹響號角,揚起了前進的風帆,蓄勢待發,德宏的未來前程似錦。
時至相迎石成金,三江潮涌長袖舞。
從來關山多險峻,人勤天酬變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