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的服務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27 04:47:00
導語:退休干部的服務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退休干部是黨的干部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務工作,不但是黨管干部原則的重要體現和延伸,也是促進改革、發展、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
首先,做好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是進一步堅持干部退休制度,完善干部新老合作與交替機制的需要。以1982年2月中共中央《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為標志,經過26年的不斷探索、實踐,我國的干部退休制度已初步完善,干部新老合作與交替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機制;其次,做好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再次,做好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是完整地體現黨管干部的原則,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需要;第四,加強對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需要解決的兩個認識問題
一是要解決退休干部服務管理上的管理主體定位問題,也就是黨委和政府究竟該不該管的問題。一種觀念認為,干部退休后,應該管,但他們回歸了社會,就應該采取社會化的管理模式,依托社區等群眾自治組織的力量去為他們服務,去組織和管理他們。雖然干部退休了,但他們曾經是直接為黨和政府服務的國家公職人員,是黨的干部,不能簡單地將他們等同于一般的老齡人口,如果這樣,既不符合黨的干部路線的一貫要求和黨管干部的原則,更是一種簡單教條的、不符合中國特色的不負責任的做法。另一種觀點認為,黨的老干部退休制度建立以來,各級黨委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部門,主要管的是離休干部,退休干部是不是也要由老干部工作部門去管,好像沒有必要。這種觀點,也是片面和不負責任的。眾所周知,中共中央《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和很多重要文件中,退休干部除了與離休干部在生活待遇政策方面有所差別外,無論在政治待遇的落實上,還是在發揮作用的組織上,都是與離休干部一起部署,一同要求的。只是由于前些年,地區經濟的不平衡,使一些地方和部門離休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實特別是醫藥費的拖欠問題比較突出,離休干部生活待遇落實問題成了工作難點和重點,從而在一些人眼里看來,好像黨委和老干部工作部門只是管離休干部的。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離休干部歸老干部局管,退休干部歸人事部門管。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因為這種觀點只將所謂的“管”界定為辦退休手續、管退休干部的檔案和工資調整等,如果是這個界定的話,不光離退休干部歸人事部門管,在職干部也歸人事部門管。管理的概念應當是全面的,重在經常、日常的服務管理。要準確地定位退休干部的管理主體問題,也就是回到中央的要求上來,即由黨委老干部工作機構統一管理。1982年中共中央《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明確規定:“為了統籌解決老干部離休退休方面的問題,各級黨委的組織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機構,專司其事。”之后,隨著退休干部人數的擴大,老干部工作部門雖然成了黨委的部、局級機構,但其職能從來沒有改變過。
二是要解決退休干部服務管理上的管理方式定位問題,也就是如何管的問題。在如何對退休干部實施服務管理上,我們既不能像對待離休干部一樣,對退休干部也從各個方面都實施精細化的服務管理,但也不能對退休干部等同于一般社會老齡人口,簡單地實施社會化管理的方式,而應是介于兩者之間的第三種模式,即體現中國特色的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模式,由黨委老干部門統一管理,并將其服務管理職能定位為宏觀指導、把握政策,分級負責、督促檢查。具體一點說,在職能分工上,退休干部的日常管理服務仍由原單位具體負責,黨委老干部工作部門進行宏觀指導和協調督促,黨委、政府各相關部門配合。在服務管理方式上,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實應堅持走社會保障的路子,黨委老干部工作機構和退休干部原所在單位重點是將退休干部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抓好,將他們的活動組織好,政治待遇落實好,發揮作用引導好,使他們有組織歸屬感、思想上依托感和政治上的自豪感。
四點基本對策
第一,總結一些地方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盡快解決事實上存在的服務管理主體缺位問題。如前所述,中央對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主體的規定歷來是明確的,只是由于一些地方和單位認識上存在的偏差,致使在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事實上的主體缺位。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要認真落實中央的有關規定,進一步明確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歸屬,理順黨委老干部工作機構的職能和職責,并從工作力量、工作經費等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另一方面,要積極創造條件,探索對退休干部進行相對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并認真總結推廣成功做法和經驗。
第二,以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為主要依托,切實加強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設,落實好他們的政治待遇。各級黨委應把加強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工作,作為加強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重要依托,有效地發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這不僅能將退休干部黨員組織起來,也能將非黨退休干部包括社會老年人吸引過來,其功其效,絕非社團組織所能代替。應將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納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規劃,統一布置、統一檢查、統一考核。同時,要積極指導、支持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開展工作,在活動場所、活動經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落實好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黨費留成的規定。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應建立健全組織生活制度,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要針對離退休干部的特點,創新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及時明確離退休干部黨員特別是退休干部黨員的黨組織隸屬關系,使他們組織有歸屬,活動有人管,就地就近發揮作用。堅持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制度,重視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為適應離退休干部黨員越來越多的形勢,推廣在縣(區)老干部局設立離退休干部黨委(總支)的做法,加強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工作的指導。
第三,以老年大學和老干部活動中心為主陣地,使退休干部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是加強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滿足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載體,是黨和政府聯系老干部、凝聚老干部的重要橋梁,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黨在思想文化領域的一個重要陣地。在新的時期,隨著離休干部進入高齡期和高發病期,應更加明確地將退休干部作為老年大學和老干部活動中心的主要服務對象。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老干部活動中心和老年大學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投入,力爭各級都建成一定規模的、功能比較齊全的老干部活動中心和老年大學。要在活動和教學經費等方面加大投入,保障活動和教學活動的開展。老干部活動中心的建設應堅持走出中心,走向社會,努力向街道、社區、企業、鄉鎮、農村等各個方面延伸和輻射,帶動全社會特別是老年人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老年大學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和發展目標,突出老年大學辦學特色,結合離退休老同志的實際,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搞活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增強辦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四,堅持組織和引導,積極有效地發揮退休干部的作用。發揮退休干部的作用,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晚年人生價值,是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和目標。在新的形勢下,要適應離休干部和退休干部不同的身體健康狀況,堅持離休干部發揮作用與退休干部發揮作用一起抓,堅持以退休干部為發揮作用主體,使退休干部成為老干部發揮作用的主力軍。在繼續提倡身體較好、又有一定經驗和能力的老同志在經濟建設領域發揮服務和推動作用的同時,注重在政治領域、科教文化領域發揮好他們的作用,動員組織老同志在建設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中發揮參與和促進作用,在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中發揮服務和推動作用,在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培養教育下一代上發揮示范和教育作用,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黨和政府的參謀和助手作用。要積極推動老年人才資源的開發,結合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發揮好老科學技術、教育工作者的作用。要把老干部支持在職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工作,作為衡量老干部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內容。要在發揮老干部工作部門發揮宏觀指導作用的同時,充分借助老年門協、老年體協、老年書協等老年團體的力量,發揮好離退休干部服務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對發揮作用成績突出的老同志先進事跡,要進行大力宣傳,激發和動員老干部發揮好作用。
- 上一篇:退休干部作用調查與思考
- 下一篇:紀檢局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