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設置形式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6-21 09:49:00
導語:黨組織設置形式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屆四中全會強調,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和經濟結構的改變,農村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調查中我們感到,要使農村基層黨組織真正在帶領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中發揮作用,就必須解決好黨組織自身建設問題。其中,村黨組織的設置問題尤為突出。
一、按行政區劃設置的村黨組織存在的問題
傳統按行政區劃設置的黨組織已滯后于農村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并以此為基礎組織黨員開展活動的方式,已嚴重影響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
一是不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當前,農村經濟層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村級經濟不再是過去單一的結構,而是向農、副、工、貿等產業方向發展,這就需要對村級組織資源和人力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合理分配。單純依靠行政區劃設置的村黨組織已經很難發揮引導和支持的作用,更難以提供特色化和個性化服務,與農村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
二是不利于加強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村域調整后,行政村范圍擴大,黨員人數大為增加,黨員隊伍的結構比較復雜,分布比較廣泛,且流動性大。涉及到需要召開黨員大會決定村里的大事時,很難及時做出民主決策;涉及到黨內選舉時,很難按規定將80%的黨員集中起來;甚至有些村,開一個支部會議也很難把黨員集中起來。單純以地域界限設置黨的基層組織、劃分黨小組,開展黨的活動顯然已不合時宜,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不能有效發揮。
三是不利于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方面,農村黨員個性化發展日趨明顯,從事行業不盡相同。他們有的辦工業,有的搞種養,有的跑流通,有的搞建筑,擇業的差異性帶來了需求的差別化。單一的按行政區劃設置黨組織,把不同志趣和需求的黨員編在一起,已在客觀上制約了黨員的個性化發展,很難在特長方面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年富力強的黨員,長年累月在外打工經商,不但無法參加組織生活,客觀上也發揮不了先鋒模范作用。
二、關于新形勢下村黨組織設置的思考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適應新的形勢,新的要求,調整組織設置,健全組織體系,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把社會各階層和社會各種組織凝聚到黨的周圍。村黨組織應打破單純的地域界限,堅持有利于加強黨對基層組織領導,有利于加強對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原則,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自愿互利、優勢互補”的方法,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村黨組織設置形式。
1、圍繞資源優勢設置黨組織。一是村企合建。打破村與企業界限,以強企為龍頭,按照村企一體化形式,分類建立黨組織??筛鶕敬鍖嶋H,以骨干企業為主體建立企業類黨組織;以優勢產業為依托建立產業類黨組織;以黨群共同致富專業區為載體建立協會類黨組織。二是村社合建。隨著農村小城鎮建設的加快,原有城鄉結合部的許多行政村已納入城鎮建設整體規劃范圍。為此從實際需要和服務職能出發,將這些村與社區聯合建立黨組織,新的黨組織兼具村與社區雙重工作職能。
2、圍繞產業鏈條設置黨組織。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變化,應改變黨組織設置的固有模式,把黨組織建立在產業鏈條上,建到黨群共同致富專業區內,建到各類協會里,并賦予其新的職責。如把養殖業、加工業、經紀人中的黨員集中起來建立產業化示范黨組織,充分發揮“三培養”的作用;將長期在外跑銷售、搞運輸、做勞務的黨員集中在一個黨組織,發揮他們觀念新、門路廣、信息靈的特長,為村民及時傳遞致富信息,搞好為農服務工作。
3、圍繞黨員志愿和組織安排設置黨組織。村黨組織在掌握村情和每個黨員從業崗位的基礎上,按黨員意愿和實際工作需要進行調整,統一將黨員編到各專業或分類黨組織,更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把熟悉農村財務、敢于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的黨員編在一個黨組織,發揮他們在村務公開、民主管理中的監督作用;把黨員中年齡比較大、身體比較好、有普法和民調工作經驗的退職干部、老教師等編在一個黨組織,發揮他們在普法宣傳和民調中的作用。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黨的活動,黨的執政能力就要加強。
- 上一篇:農村電網科技創新建設論文
- 下一篇:開關電器應用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