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道德建設的交流材料

時間:2022-06-21 10:00:00

導語:干部道德建設的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道德建設的交流材料

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志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道德理論水平和加強道德實踐指明了方向。

一、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建立健全領導干部的道德信念

在建立和健全領導干部道德信念中,榮辱觀起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同志關于“八榮八恥”的論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對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意義深遠。但是,在一些領導干部中存在錯誤的榮辱觀。一是以權勢為基礎的榮辱觀。持這種榮辱觀的領導干部,把權勢看作最大的榮譽,反之視為恥辱。受這種榮辱觀的影響,一些領導干部權力欲望膨脹,攬權、專權、濫權,高高在上,脫離群眾。二是以金錢為基礎的榮辱觀。受拜金主義的影響,一些領導干部把金錢作為衡量榮辱的標準。誰的財富多,誰的榮譽就高。他們錯誤地認為權勢要靠金錢開路,有了權勢又可以聚斂更多的財富。

與錯誤的榮辱觀相反,領導干部正確的道德信念主要包括以下這些內容:一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追求,這是領導干部道德理想的準則。它要求領導干部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完成黨在現階段的歷史使命,它體現了領導干部愛國主義的崇高境界,體現了“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的要求。二是堅持以人為本,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原則,這是領導干部道德理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黨正是依靠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表現出的無私無畏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與愛戴。領導干部道德理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社會主義領導干部道德信念區別于其他統治階級道德信念的基本特征,它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領導干部道德信念的先進性,正確解決了領導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等根本性的問題。三是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這是領導干部道德理想的基本規范。對領導干部來說,這些規范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興國戰略;通過勤奮努力,頑強拼搏,創造業績;依法行政,廉潔自律,與一切違法行為和腐敗行為作斗爭;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塑造領導干部道德信念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加強領導干部道德典型的發現、培育和宣傳。領導干部道德典型的樹立,應突出特色,注重可學性,防止脫離實際。要注重從基層發現領導干部的先進典型。基層領導干部接觸群眾多,他們的思想和言行對一個部門和單位以及廣大干部群眾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領導干部的道德理想不是隨意設想的抽象人格,而是和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緊密聯系的,是一定時期領導者時代精神和思想意志的體現。一個社會的理想人格必然是領導者對當時的歷史進程和社會關系自覺認識的產物。進入新世紀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社會條件和社會關系都在發生變化,按照“八榮八恥”的要求,培育一批反映時代精神的領導干部道德典型,對領導干部樹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具有重要意義。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領導干部道德理論

領導干部道德理論作為一種思想意識形態,它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與此相適應,必須推動一系列思想觀念的創新,其中領導干部道德理論的創新處于重要位置。

領導干部道德理論的創新內容廣泛,應突出以下幾點:一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核心是解決為誰用權,怎樣用權和如何自覺接受對權力監督的問題。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必須也只能用來“服務人民”。權為民所用的思想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觀念,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領導干部要用權力來實現和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員。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防止瀆職、失誤和濫用權力。沒有監督的權力是危險的,除了建立外部監督機制以外,領導干部自身努力也很重要。這種自覺性可以通過領導干部的自我修養來獲得和養成,也可以通過領導干部為自己設置制度上、程序上的制約進行自我約束。二是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后,社會不公往往成為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礙。這一障礙不消除,不僅影響社會穩定,也會影響全體公民創造力和積極性的發揮,最終影響到效率的提高和生產力的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領導干部的效率與公平觀,由過去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向更加重視公平轉變。

進行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理論創新,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道德理論研究。要加強中國傳統道德理論研究、國外道德理論研究。要研究領導道德思想的起源與發展、領導道德的基本范疇、基本原則、領導道德理想與人生觀,領導干部道德行為和道德評價,領導干部的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等。要繼承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借鑒國外道德理論的觀點,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不斷加強對領導干部的道德理論教育,切實提高領導干部的道德理論水平。

三、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推進領導干部的道德實踐

領導干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組織者、領導者,領導干部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為,將直接影響到領導干部的施政動機、施政行為和施政效果。深化領導干部道德實踐關鍵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領導干部道德規范體系建設。要將領導干部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規范系統化。領導干部道德規范體系可按基本道德規范、領導道德規范和崗位道德規范三部分組成。基本道德規范在公民道德規范的基礎上,按照比普通公民道德規范更高的標準提出要求。領導道德規范主要對領導干部用權進行道德約束。崗位道德規范,主要是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職務、不同部門領導崗位設置的適用性強的道德規范。二是領導干部道德行為的評價。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科學確定對領導干部有關道德要求在總體中的權重,將道德標準具體化,積極探索建立領導干部道德評估制度,測算領導干部的道德指數,作為提拔、使用干部的依據。三是領導干部道德修養的促進。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主要指領導干部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方面,自覺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改造等行為活動,以及經過這種努力所形成的相應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領導干部道德修養的途徑主要有勤奮學習,勇于實踐,自覺改造,接受監督等等。要認真學習并深刻領會“八榮八恥”的精神實質,經常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自覺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接受組織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