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財政干部責任心培養交流材料

時間:2022-06-23 09:41:00

導語:獨家原創:財政干部責任心培養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財政干部責任心培養交流材料

責任心,是每一個**財政干部職工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是做好工作、成就事業的重要思想保證。目前,**財政事業正處在**時期,處在一個**的發展階段,加強干部職工事業心責任感教育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關系到***問題的解決,關系到****的構建,關系到***的執政能力的提高和執政基礎的鞏固,只有從提高思想認識、理順職能關系、強化制度建設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財政干部隊伍建設的難題得到破解。

一、充分認識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重要性

財政干部肩負著為國聚財理財的重擔,能否出色地完成黨所賦予的重任,事業心責任感是決定因素。

(一)事業心責任感是財政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事業、事業心、責任感是密切相關的。有事業心的干部就會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堅韌的毅力、嚴謹的科學態度,對所從事的事業高度負責;一個事業心和責任感極強的財政干部可以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面前戰勝任何困難,迎接所有挑戰,可以應對任何變化、化解任何矛盾,可以學會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技術、經驗。反之,就會一籌莫展,無所事事,終究會被歷史所淘汰。

(二)事業心責任感是財政干部應遵循的基本職業道德。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不僅是干部職工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應遵循的基本職業道德。《*****》明確提出了職業道德應遵循的基本職業要求,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二十字職業道德規范是財政干部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從業過程中的具體體現,職業道德對干部的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所覆蓋的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只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的財政干部才會十分珍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才會全身心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所從事的事業。才會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以事業為重,以大局為重,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以全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為重。

(三)事業心責任感是加強和改進財政作風建設的重要環節。財政干部要增強事業心和責任心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在事業上無所用心、庸庸碌碌之人,很難想象能夠愛崗敬業、奉獻社會,很難想象能夠甘當公仆、服務人民。因此,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財政干部必須要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

(四)事業心責任感是財政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我們的財政事業面臨著發展的大好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既有加快發展的穩定環境,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諸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在這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發展與風險同在的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怎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戰勝困難、化解風險、促進發展,是歷史對我們財政干部的嚴峻考驗。這就要求每一名財政干部站在歷史的高度,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迎難而上,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矛盾;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開拓、去創新。這既是財政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財政干部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迫切需要。

二、財政干部事業心責任感淡化的主要表現

(一)作風漂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的同志追逐功名。考慮自己進退、上下太多,考慮工作少。二是有的同志沉湎玩樂,不可能有精力搞好工作。三是有的同志愛吃愛喝,清醒的時候少,糊涂的時候多,沒有精力和功夫去想工作。四是有的同志閑事太多。三親四戚,戰友、同學、老鄉太多,人找不斷,電話不斷、應酬不斷,根本無法安靜下來,也就不可能有心思去考慮工作。

(二)思想懶惰。具體表現有“三懶”。一是懶于思考。上級怎么說,他就怎么做;上級不說,他就不動。工作沒有思路,沒有特色,忙忙碌碌,就是不見成效,沒有建樹。二是懶于調查。個別干部不愿下基層,不愿調查,對自己分管的基層情況不明,問題沒有弄清,這邊應付領導,那邊糊弄群眾,能拖就拖,能躲就躲。三是懶于做事。他的門也好進,臉也不難看,也沒有架子,但是他屬于瞎應酬。結果是什么事也搞不好,什么事也弄不成。

(三)怕擔責任。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責任。有的同志把職務的升遷,單純看作是官職的升遷。其實在實際生活和工作當中,有許多同志想干事,愿干事,但遇事不愿承擔責任或不敢承擔責任,有的還互相推諉以致產生矛盾。我認為主要原因出在沒有搞清自己的位置,沒有明白自己工作的職責,無事業心和責任感,有了問題責任是別人的,有了好事拼命擠,有了責任溜的急。

三、切實增強事業心責任感,不斷提高干部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

事業心和責任感的衡量,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標準。但是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一是用人上引導。用一個人就是方向,就是旗幟。用好一個干部可以帶動一片,搞活一個局面。用錯一個干部,就會搞砸一個局面,會傷群眾的心。對此,要用干事的人,用能干事的人,用干實事的人,用干好事的人。用人必須透明,不能搞暗箱操作。這樣才能保證使用干部的正確性。要通過正確的用人導向,教育廣大干部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不能靠歪門邪道來達到目的。二是行為上約束。干與不干不能一個樣,干好干壞不能一個樣。要靠制度、機制約束每一位同志的言行。人管人不靈,制度管人才靈。要充分發揮正激勵和負激勵的作用,在堅持開展“評先表模”的同時,也要開展“較差同志”評比活動。用這種機制給每一位干部職工增加壓力,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三是思想上教育。堅持不懈加強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教育,使我們廣大干部有干事創業的責任感,奪旗爭一的緊迫感,竭心盡力的使命感。

(二)要在其位謀其政。一是干事要講究干事的原則。任何人做事情要按政策、講程序、靠制度,要懂規矩、有分寸、識時務、明事理、知進退。如果沒有原則盲目蠻干,必然會一塌糊涂,一事無成。二是干事要講究標準。那些應辦,哪些不應辦?哪些大辦,哪些小辦?哪些急辦,哪些緩辦?都要從實際出發,不能搞花架子,不能打花呼哨。三是干事要講究干事的藝術。要按規律辦事,不能跟著感覺走,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墻不回頭。既要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要抓大事,抓主要矛盾,敏于思考,勤于研究,善于總結。要從事情的本質中找出規律,提高自己駕馭全局的能力。四是干事要講究方法。工作中肯定有困難、有矛盾。遇見困難,相信組織,相信群眾,相信同事,不要總認為自己高別人一籌,自以為是。那樣只會脫離大家,成為孤家寡人,要傾聽大家的意見。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有些時候與同事交談一番,溝通一下,思路會更開闊,靈感就會進發,解決問題和矛盾的辦法和措施往往就會找到。五是干事要講究精神。對待工作,要有一種不甘落后不服輸的精神,有一種干不好工作寢食不安的精神,有一種干不出工作成績就痛心疾首、坐臥不寧的精神。

(三)要勇于承擔責任。首先,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有問題敢不敢承擔責任,是爭功諉過,還是推功攬過,實質上是一個人的政治素質和政治品質的考驗,既是職責所在,也是做人的需要。其次,要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承擔責任的時候,往往是出了問題的時候。理清責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亡羊補牢,做好善后彌補工作。不能一句話就了事,還要把問題解決,把錯誤糾正,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切實增強事業心責任感,筑牢**財政事業發展基石,保持**財政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