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自治建設交流材料
時間:2022-06-26 11:38:00
導語:社區自治建設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村)位于北蟬鄉北部,南距鄉政府駐地約0.95公里,社區(村)成立于20*年6月,由原星明、馬峙兩村撤并而成,社區管委會(村委會)駐星明何家。轄區范圍東鄰洪家社區,西靠大成農場,南與星塔社區相對,北接新港社區。社區(村)占地面積約4.5平方公里,現有居民總戶數860戶、24*人,有自然點6個、村民小組21個,社區(村)黨支部有5個黨小組,81名黨員,現有耕田面積1630畝、山林面積1396畝,種養殖大戶11戶,20*年人均收入達到8486元。社區(村)成立以后,先后與舟山市商業干部學校確定為文明結對,與定海區農林局確定為黨建結對,與定海區解放街道西管廟社區確定為文化結對,與舟山市佳力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確定為社企結對,與73233部隊85分隊確定為雙擁共建結對,與定海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結對。20*年社區被評為舟山市初級小康社區,幾年來,社區先后榮獲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舟山市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先進基層黨組織;定海區“五好”社區(村)黨組織;定海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定海區建設“平安定?!毕冗M集體等榮譽稱號。
可以這樣說,漁農村社區成立對于提高黨在基層的執政能力建設、改善漁農村面貌、減輕漁農民負擔、提高漁農民素質、改善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創新漁農村管理服務模式的成功實踐。但是由于新型社區建立后,各項制度措施尚不十分完善,有些關系還未真正理順,特別是我們并村建社區的,如社區、村、經濟合作社的關系現在還處在磨合期。另外社區大部分資金的來源也是上面撥下來的,所以社區政務、財務公開程度不高,群眾反映較多。加上原村與村之間資產的調配、各方利益關系的協調等深層次問題還未解決,若不盡快建設一套科學的符合社區實際的基層民主運行體系,將阻礙我社區作用的充分發揮和各項工在的順利開展。
為此我們在市、區組織部門和鄉黨委的指導下,作為試點單位,開展了這方面的探索工作。
[基本做法]
一、確定內容
通過向專家請教學習、與社區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進行廣泛交流座談等方式,確定探索的項目為:漁農村社區基層民主科學建設。探索方式確定為:以民主決策為主要內容,以社區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為重點,以加強社區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地位為保證,將原村級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和村民自治等一整套較為成熟的的運行模式合理的借鑒到漁農村新型社區的管理模式中,構建起一套科學合理的基層民主運行體系。
二、設置組織機構
結合社區村級組織換屆,采用選舉的方式產生社區議事會、社區事務監督委員會、經濟合作社管理委員會、經濟合作社監督委員會。構建起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社區管理、監督體系,并明確其各自職責的分工:
社區議事會是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群眾性、智囊型、非決策性議事機構,對社區、村、經濟合作社重大事項決策前有關方案進行評估、審議、咨詢等,由社區專職干部、經濟合作社協管員、黨小組長和村民小組長共20名黨員干部群眾代表組成。
社區(村)事務監督委員會主要代表社區群眾對社區事務進行日常監督的機構。由5人組成,主任為1名村委會非脫產委員,另4名分別為原星明、馬峙有威信的村民代表組成。
經濟合作社管理委員會主要代表社員對本經濟合作社的資產進行日常管理。為3人,具體按《浙江省經濟合作社組織條例》規定,實行差額選舉產生。根據社區實際,分別選舉產生星明經濟合作社社管會成員3名,馬峙經濟合作社社管會成員3名。
經濟合作社監督委員會主要代表全體社員對經濟合作社管理工作進行日常監督。根據社區實際,分別選舉產生星明經濟合作社社監會成員5名,馬峙經濟合作社社監會成員3名。
三、出臺相關制度。1、以《*社區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為核心(以下簡稱《民主決策制度》),進一步規范社區重大事項民主決策的內容、形式、程序,促進漁農村社區進曾民主建設科學化、規范化、實效化。
決策內容:漁農村新型社區是建立在原村(經濟合作社)的建制基礎之上,因此社區事務包涵村級(經濟合作社)事務,同時結合了社區特有的一些重大事項。
決策形式:民主決策的基本形式是村民(社員)會議和村民(社員)代表會議,考慮到召開村民(社員)成本較高,由村民(社員)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村民(社員)會議授權事項,是民主決策的最常見形式。
決策程序:形成了民主提案、民主議案、民主表決、實施監督、責任追究為主要內容的民主決策五步程序法。即群眾聯名或村民代表聯名提出或經濟合作社提出(議案)——社區黨組織受理——社區黨組織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參加的議事會聽取意見或召開黨員大會進行初議——社區黨組織召集開“三委會”會議研究提出具體方案——村民委員會(經濟合作社)召集村民(社員)代表會議表決通過——社區管委會、村民委員會(經濟合作社)負責辦理——社區(村、經濟合作社)監督委員會實施監督——黨員代表村民(社員)代表進行評議。同時規定村民(社員)代表會議的主持人為社區黨組織或社區黨組織、社區管委會、村委會、有關經濟合作社共同主持。從受理到到聽取意見,再到研究方案,最后到實施監督都突出了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
2、以出臺《*社區黨組織、社區管委會、村民委員會聯席會議制度》和《北蟬鄉*社區財務民主理財、財務公開暫行規定》等配套制度為抓手,進而保證《民主決策制度》的有序運作,并落到實處。
聯席會議制度作為社區(村)事務管理的重要制度,確立了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各類組織中的領導核心地位,進而理順了社區黨組織、社區管委會、村民委員會及經濟合作社之間的關系?!侗毕s鄉*社區財務民主理財、財務公開暫行規定》的出臺明確了社區(村)事務監督委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方法及監督的權限,同時還明確了社區財務公開的范圍、形式和時限,將原村務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有效做法運用到社區管理中來,從而保證社區民主建設的有效開展,范了社區財務的管理、監督和公開模式。上述兩個配套制度的實施,從根本上保證了《民主決策制度》的有序運行。
四、完善硬件投入
在宣傳發動,組織機構建立和相關制度出臺的基礎上,社區還注重配套硬件設施的跟進。在社區安裝了一套社區事務公開系統。這套公開系統是借用村級事務公開系統這一平臺,創造性地將村、經濟合作社的一系列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方面的內容和要求運用到社區日常管理和監督上來,從而將省里確定的村級事務公開系統變更為社區事務公開系統。群眾可以通過直接點擊電腦觸摸屏,十分方便地查詢了解有關內容,從而實現對社區、村、經濟合作社事務的有效管理和監督,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好評。
[主要成效]
1、既堅持了黨的領導,又保證了村民自治和村務民主管理
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了凡是社區(村)級議案必須由社區黨組織受理,同時明確了聯席會議由社區黨組織書記召集并主持,并且根據會議需要,社區黨組織可指定列席人員,如有關經濟合作社人員。相關制度的出臺,保證社區黨組織的在社區(村)各個組織中的核心領導地位;同時明確了民主決策基本形式---村民(社員)會議或村民(社員)代表會議,規定了決策中如遇到依照法律需要提交村民(社員)代表會議或村民(社員)會議表決通過的事項,必須經村民(社員)會議或村民(社員)代表會議討論通過。這樣一來,即堅持了黨的領導,也保證了村民自治和村務民主管理。
2、進一步理順了社區黨組織、社區管委會、村委會、經濟合作社之間的關系
通過從制度上保證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明確社區管委會、村委會、經濟合作社各類事務均需社區黨組織統一協調處理,進而構成了社區黨組織管全面,社區管委會、村委會、經濟合作社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管各自事務的管理模式。使社區管委會、村委會、經濟合作社的職責更加明確,并使社區黨組織、社區管委會、村委會、經濟合作社之間的關系得以理順。改變了以往經濟合作社各自為政,社區黨組織難以有效管理監督的尷尬局面。
3、突出了社區級決策的科學化、規范化
社區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的實行,規范了社區級決策的形式和程序,讓廣大村民有了廣泛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使社區級決策機制更加公開化、民主化,減少了決策失誤,避免了“一言堂”現象的產生,進而使社區級決策更具公信力,并大大提高了社區(村)幾套班子在黨員群眾中的威信,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4、探索出一整套較為科學完整的社區事務(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社區(村)事務監督委員會的成立,《社區財務民主理財、財務公開暫行規定》的出臺和社區事務公開系統的投入使用,改變了當前社區事務(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真空的局面,不但有利于社區事務尤其是社區財務的透明化、公開化,也有利于保護基層漁農村社區干部,促進漁農村新社區黨風廉政建設?!渡鐓^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的出臺,進一步從制度上保證了漁農村基層社區決策的科學化、規范化,保證了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保證村民自治和村務民主管理在漁農村新社區建設中的有效落實。
- 上一篇:社區黨組織創新交流材料
- 下一篇:故障保護收發器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