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風建設幾點思考
時間:2022-02-02 03:48:00
導語:干部作風建設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干部作風建設面臨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表現為:
一是學習上敷衍對付。一些同志理論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總感覺自己學得差不多了,不想學,強調自己業務工作忙,沒時間學,認為作風建設是老一套,不用學。還有極少數干部學習意識不強,有厭學情緒。對與自己提拔升遷有關的培訓學習態度比較積極。對市委組織部組織的短期培訓班學習卻不夠積極,經常“溜號”。據調查,每次在市委黨校培訓,總有少部分干部提前“溜號”。甚至有的干部對到自治區黨校和中央一級的培訓中心接受培訓學習這樣難得的機會也不珍惜,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熱衷于“鍍鍍金,認認人,聯絡聯絡感情”,為將來的發展夯實人脈基礎,以求達到“抓鐵留痕”的目的。這樣就導致一些干部對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缺乏廣泛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系統的理解,在執行上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有的干部對法律法規知識、市場經濟知識知之甚少,工作起來有時連續失誤。
二是作風上漂浮。一些同志缺乏求真務實的作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思想比較嚴重,少數干部宗旨意識不強,服務基層、深入群眾的自覺性較差,平時高高在上,很少深入基層調研,到了基層也是走馬觀花,不負責任地亂表態,指導工作不得要領。把工作簡單地停留在開會、發文件上,搞文山會海,這樣就造成對群眾的真實想法不了解,呼聲不傾聽,甚至對群眾疾苦視而不見。
三是民主意識缺失。有些部門雖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但有的民主集中制制度規定得比較原則、籠統、伸縮性大,執行起來比較困難。調研中發現有的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質量不高,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時,存在“相互吹捧”、“輕描淡寫”和稀泥的問題,致使少數干部不能顧全大局,在班子內部鬧不團結,搞無原則糾紛,在權力上爭大小,在利益上爭得失,在用人上搞親疏。特別是少數單位在研究重要問題作重大決策時,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獨斷專行”和“調查研究不夠”的問題。
四是廉潔從政行為不夠規范。少數干部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淡化了公仆意識,不能做到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產生了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借蓋房、搬家、過生日、子女升學、參軍、婚喪嫁娶之機,搞宴請,借機斂財。有個別干部在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政策方面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敷衍了事,陽奉陰違。有的個別干部,不能發揮表率作用,不嚴格遵守工作時間,中午喝完酒下午不上班,工作時間坐公車到基層玩,甚至到一些嚴禁干部出入的場所。
五是工作缺乏激情。一些同志的精神狀態不適應快速發展的形勢,在思想觀念上因循守舊、小富即安,在工作方式上缺乏群眾觀念,對基層和群眾服務不夠,嚴重影響和諧社會建設,一些同志看形勢只看到成績和有利的一面,忽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盲目樂觀;或者只看到困難和問題的一面,看不到成績和發展的一面,盲目悲觀,缺少作為,思想方法與干部作風建設要求不適應。
二、干部作風建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黨的作風的認識不夠明確。一些同志對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的重要體現,是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內容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對黨的作風狀況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關系國家的前途命運缺乏深刻理解,因而對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性缺乏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抓干部作風建設往往舍本求末,就事論事多,就作風抓作風多,抓一陣子而堅持不夠經常,對黨的作風建設既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又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工作重視不夠,對一些表象問題沒有提到世界觀改造的高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是思想作風建設沒擺到首位。任何人的行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導下發生的,因此,思想作風建設在整個作風建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部分干部在指導思想上表現出來的行為取向與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還有一定差距,沒有把思想作風建設是首要的這一根本問題解決好,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緊迫感還不強,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觀點樹立不夠牢,以干部作風建設的“軟實力”激發城市“硬實力”的意識不強,特別是對如何抓住機遇,把我市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為切入點抓好作風建設缺乏深入研究,直接影響思想作風這一首要問題。
三是教育培訓缺乏針對性。近幾年,在干部隊伍作風教育上,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實際效果還不夠理想。在教育對象上忽視被教育者的差異性,沒有根據領導崗位的不同進行教育。在教育內容上重正面教育輕反面典型教育,很少針對現實生活中違法違紀干部的反面典型進行有的放矢的警示教育,不能觸及思想和靈魂。教育管理上不夠規范,沒有把干部的學習情況同干部提拔使用掛起鉤來。
四是管理監督跟不上。在干部管理監督上,我們也研究了一些制度,出臺了一些規定,但還缺乏系統性、規范性和實效性,尤其是在執行上缺乏一定的力度。這樣就造成在工作中對干部的管理監督跟不上,重使用,輕管理的現象,對他們作風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不能及早發現,及時解決。往往是不出問題不教育,不造成影響不談話。對作風上出現問題的干部,在教育時往往是一般問題點到為止、問題嚴重組織調整,缺乏從根本上解決的措施,致使有些干部屢教不改,對其他干部不但達不到教育目的,有時反而產生負面影響。
三、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對策
針對干部隊伍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問題的原因,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1、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正思想作風。思想作風建設是基礎性和根本性的。其實質就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這就要求各級干部要把陳云同志所講的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九個字牢牢記在心里。一切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本本出發。把一切從實際出發同一切為群眾著想結合起來,把真理觀和價值觀結合起來,把善于實事求是與敢于實事求是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做到不圖虛務,唯實是務,所務必實,多為人民群眾干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2、鏟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改進工作作風。解決當前干部隊伍中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重中之重是鏟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歪風,它們是破壞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兩大毒瘤,必須堅決鏟除。干部在工作中要端正自己的世界觀,破除個人主義、名利思想,認真思考解決“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的根本問題,加強黨性鍛煉修養,確立高尚的情操和精神境界。大力弘揚重實際,說實話,務實事,求實效的工作作風。
3、規范權利運行,改進領導作風。聯系群眾,關心群眾,既是作風問題,也是嚴肅的政治問題。干部不同于一般老百姓的地方在于他有一些“權力”,而老百姓評價一個干部是不是一個“好官”,最重要的也是要看他怎樣使用手中的權力,是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還是以權謀私,進行權錢交易。干部要做到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在思想觀念上,必須要對權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具體行動上真心實意地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在實際工作中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真正把群眾的呼聲當做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考慮,把群眾的滿意當作第一標準,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
4、求實創新,改進學風。樹立好的學風,關鍵在抓住一個“實”字。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要把握理論實質。學習中必須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要注重把理論業務學習與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結合起來,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結合起來,緊密聯系自身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改造、緊密聯系認識和解決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緊密聯系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勇于回答并善于解決改革和建設中的新問題新矛盾。認真發現和總結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并用以指導實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不斷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素質和水平,提高領導能力和水平。
5、為政清廉、情趣健康,改進生活作風。干部的生活作風不是小事,近段時間查處的陳良宇、劉志華、李寶全、邱曉華、杜世成、鄭筱萸等腐敗案,無一不敲響了作風建設的警鐘。因此,對干部必須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一要增強自律意識。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生活追求,多讀書、少到高消費娛樂場所,多深入群眾、少一些應酬,多同普通群眾交朋友、少跟懷著個人目的的人拉拉扯扯,自覺做到自重慎微、自省慎獨、自警慎權、自勵慎行。二要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制度,包括干部述職述廉制度、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勤廉公示制度、考核制度、獎懲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針對黨風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對現有制度中不合時宜的部分修改和完善,積極探索八小時以外的管理模式。三要強化監督。通過嚴格的紀律制度,來規范干部在任職、交流、節假日、婚喪嫁娶、子女升學、生日喜慶、生病住院、喬遷新居等重點時期的行為,特別是加強對掌管人、財、物的重點人、重點部門和重大事項決策的監督。同時,把黨內監督和社會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上級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形成上下聯動的監督機制,增強監督的廣泛性、公開性和有效性。還要加強對干部“工作圈、生活圈、交際圈”的監督,把“八小時之外”的表現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使干部始終顯露在“陽光”之下,置身于黨組織的管理約束和群眾的視線之內,形成一種“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局面。四要嚴肅執紀。要毫不留情地同不正之風作斗爭,對違紀違法的,不管是什么人,該教育的教育,該批評的批評,該查處的查處。在執紀執法上,不能有私情,不能留情面,不能護短,不能手軟,要堅決克服失之于軟、失之于寬的狀況,堅決維護黨紀法規和作風紀律的嚴肅性。
- 上一篇:政府責任與實現途徑探討論文
- 下一篇: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自身建設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