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工業化發展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06 04:39:00

導語:縣工業化發展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工業化發展交流材料

鎮位于縣西南部,地處、三縣交界之地,素有“南大門”之稱。鎮域面積246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24個村民小組、3.4萬人,是全縣重要的礦產基地,尤以鉛鋅、釩、硫鐵和磷礦為主。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發展工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堅持“發展是主題,工業是突破”的工作思路,立足資源優勢,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今年元至月,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1億元,實現稅收286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9%。主要強化了四項措施:

一、在扶持上做文章。作為全縣的工業大鎮和經濟強鎮,在促進全鎮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扶持工業企業做大做強的過程中,鎮黨委政府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一是積極出臺發展工業優惠政策,引導企業發展。年,我鎮被列為全縣“3+2”工業重鎮,我們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強勢推進全鎮工業經濟發展,制定一系列優惠措施,對落戶我鎮的工業企業,在手續報批、用地、用水、用電、道路等基礎設施方面,由鎮黨委政府積極幫助協調解決,全力幫助全鎮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到目前為止,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1家,年產值過億元達3家。二是堅持內聯外引,建立招商引資制度。為了加大工業企業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鎮黨委政府成立了專門的領導班子組織招商引資工作,先后包裝、招商項目14個,并積極參加省市縣各級組織和舉辦的各種招商活動。通過招商引資,先后引進了鑫發釩業、友誠釩業和鑫久礦業、黃花溶鉛鋅選廠等企業入住工業園,興辦和擴建了鑫久礦業、福瑞德礦業等一批上規模企業。三是實施項目扶持,幫助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引導企業發展礦產采掘加工及電化學工業產業,幫助長青礦業、永興礦業等公司實現由粗放型、作坊式逐步向集約科技型、園區規模型和現代管理模式企業轉變,幫助長青礦業等公司實施了10萬噸氧化鋁和鋁銀漿項目、4萬噸硫酸礦和2萬噸電解錳項目和年產600噸五氧化二釩工程項目,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示范作用。通過鎮黨委政府實施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工業主導性經濟格局在我鎮初步形成。

二、在服務上下功夫。工業作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抓好工業服務作為重要舉措,全力做好工業企業協調服務工作。一是積極深入企業調查走訪。為了更好的為企業服務,鎮黨委政府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業企業調查走訪小組,調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形勢,排查安全隱患和矛盾糾紛。對長青礦業、永興礦業等民營規模企業,推行定期調查走訪制度,通過不斷加強與工業企業的聯系,為鎮黨委政府及時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和措施提供了基礎和條件。二是建立與工業企業定期協調溝通機制。為及時了解全鎮工業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全鎮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工業工作專題會或工業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專題研究解決工業生產中急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全鎮還組建了由鎮工業辦、安監站、綜治辦、派出所、國土所、交警中隊等部門組成的企業外部環境協調工作小組,專門負責協調礦群矛盾糾紛。今年元至月,共協調解決企業外部環境各類矛盾糾紛20余起,確保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三是建立黨政領導班子聯系企業制度。針對全鎮的工業企業發展實際,鎮黨委政府建立了領導班子聯系企業制度,實行領導班子每人聯系1-2個工業企業,適時進行引導,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和技改難題。

三、在創新上求突破。我鎮工業企業主要為地礦資源加工型企業,而隨著工業不斷發展,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解決因工業發展引起的相關問題,鎮黨委政府制定了嚴格的政策措施。一是積極引導企業走規模集約化發展。一方面,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確立了以打造鉛鋅采掘加工為主,以釩礦冶煉和黃磷、鋁土礦采掘加工為輔的主攻產業發展方向。另一方面,突出抓好工業園區建設,通過建設工業園區平臺,著力打造以鉛鋅采掘加工、釩礦冶煉為主的舒溪流域沿線特色工業集中園區,目前已形成了以雙爐、鐵古山、董家河為重點的三個工業園區。形成產業鏈、產業群,實現工業發展集約經營。二是狠抓企業技改和擴產。引導和鼓勵企業增加投入,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更新設備,改善工藝,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近年來,重點幫助支持了長青礦業進行高硫高鐵改造、友誠釩業年產600噸五氧化二礬擴建、福瑞德400噸選廠新建和永興礦業400噸選廠重建項目。三是堅持走環保節約型工業發展模式。鎮黨委政府把“創建環保型、資源節約型”發展模式作為發展工業企業的宗旨。在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牽動作用強、稅收貢獻大的工業投資項目的同時,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始終堅持企業準入條件,對沒有通過環評的企業一律不準入內。如湖北吉昌公司在來我鎮進行黃磷礦采選落戶之初,由于未達污水處理標準我們一直拒其入駐,直至其添置了相應的環保設施并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后才允許進鎮設廠。四是加強環保監管,督促企業做好環保治理。積極引導企業大力實施環保技改投入,督促工業企業建立尾礦庫和污水處理系統,延伸相關產業鏈,實施礦產品深加工和提高產品回收利用率,一改以往在鉛鋅選礦主要對中高品位礦種開采,提高對低品位鉛鋅礦的采選能力和對尾礦尾沙的回收再加工利用能力。自年以來,全鎮共投入技改資金約1.5億元,建立尾礦庫11座、污水處理系統7個,建立農田耕地防護設施27處。

四、在安監上求實效。安全生產無小事。鎮黨委政府始終將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不斷探索安全生產與監管的先進方法,確保了全鎮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一是完善安全保障體系。全鎮成立了以鎮長為主任,鎮安監、公安、國土、交警、供電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全鎮的安全生產工作;各村居也成立了以村居主任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了一名村居干部負責抓具體工作,同時配備了安全生產工作聯絡員;各工業企業實行法人代表負責制,由分管領導抓落實,形成了安全生產管理網絡。二是嚴格落實責任。年初,鎮黨委政府與各村居、各部門、各企業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并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完善落實了企業風險抵押金、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等相關懲戒制度。同時,為切實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結合領導班子分工,將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的生產監管分工和部門職責進行了的劃分和明確。三是加強安全生產知識培訓。針對礦山企業員工安全意識較差、勞動技能弱的現狀,從去年以來,我鎮通過聘請縣安監局等專業人員對全鎮所有工礦企業負責人、礦洞負責人、坑口負責人、安全員等120余人進行了3次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并逐車間、逐坑口上門對所有工礦企業員工進行了安全和勞動技能培訓。四是加大安全隱患排查。鎮黨委政府組成了由鎮安監、公安、國土、交警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生產動態巡查小組,堅持每月定期排查與不定期安全巡查、重點時段專項檢查相結合,分行業、分片區對隱患全面排查。今年以來,全鎮在開展“打非治違”和“春雷”行動中,鎮黨委政府專門對廢棄礦洞、通風井和安全隱患進行了認真清查和整改,共撤除工棚17個,切斷礦山公路5條,撤除供電設備9處,銷毀非法加工設備5臺,取締和關閉非法開采礦點20處,關閉持過期證開采和勘查礦點8處,封閉廢棄坑口和廢棄風井11處,銷毀“三無”車輛5輛,營造了一個安全和諧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