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科學發展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09 05:23:00

導語:農村公路科學發展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公路科學發展交流材料

為確保農村公路建設順利推進,最大限度減少因修建公路形成村級債務,鞏固建設成果,特提出以下交流

(一)堅持因地制宜,控制建設成本

1、科學規劃設計。要選定最優化的規劃設計方案,以最低的投資為準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量。在線路的選擇上,要選擇捷徑,盡量縮短距離;在路基的選擇上要盡可能利用舊路老路。

2、村民投工投勞。要走“政府出錢、群眾出力”的路子,實行群眾投勞鋪底子(平整路基),政府投資鋪面子(硬化路面)的投入方式。充分發揮“一事一議”等有效形式,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對其直接受益的公路建設投資投勞,真正做到能組織群眾投勞的項目不對外發包;能自備的料子不投資購買。

3、就近就地取材。在沙石料等各種原材料的來源上,要按照就地就近取材的原則,盡量減少運費等額外的支出。

4、爭取多方支持。對通村公路建設占用土地,國土部門要在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實行特事特辦、簡化手續、減少費用、降低成本。涉及供電、林業、水利、廣電、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的拆遷工作,由各部門負責解決,原則上不增加村級負擔。

5、強化監督管理。要健全監督機制,在招投標、工程變更、質量監督、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堅持陽光操作,嚴格建設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采取行業技術監督、政府監督、群眾監督相結合的辦法,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的科學規劃和質量監管。對農村公路建設,縣交通部門要下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規劃放線,跟蹤服務,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項目法人、招投標、工程監理、合同管理“四項制度”。要推行專業監理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辦法,聘請人大代表、老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農村公路建設監督隊,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巡回檢查,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二)創新管護機制,鞏固建設成果

1、明確責任主體。村級道路管護的責任主體是村民委員會。各級各部門要大力宣傳,要讓各村民委員會自覺擔負起村級道路管護的責任,合理利用有限的管護資金,認真探索分段管護、義務管護、招標管護等行之有效的道路管護辦法和措施,切實加強己硬化道路的維養和管護,延長道路使用壽命。

2、政府適當支持。今年,縣政府將農村公路養護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按每公里500元的標準補助養護經費的政策要落實到位,確保養護資金落實。在政府扶持支持的基礎上,還要建立健全專業養護機制,解決公路管護資金缺乏的問題。同時要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群眾愛路、護路、養路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3、應用“一事一議”政策。對清理公路溝、涵及其因災形成的塌方等一些管護,可以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由村委會組織受益農戶一年開展幾次義務維修和管護。

4、探索協會管護模式。在道路清掃、清理雜物等日常管護上,可以探索協會管理,形成“誰受益誰管理、誰受益誰投資”的管護模式。

(三)重視修路債務,多措并舉化解

1、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禁止超范圍、超能力建設村組公路。要在納入建設規劃、能夠爭取到國家補助資金的前提下進行,不準搞負債規劃、負債建設,以免因不能立項而加重債務負擔。

2、多方爭取,減債降壓。一是要積極對上爭取,交通部門要積極向上申報項目,爭取資金支持。二是用好用活“一事一議”政策,本著群眾自愿的原則,用民主的辦法籌集一部分資金。三是要大力發動經濟上有實力、社會上有影響、對家鄉有感情人士對公路建設贊助支持。四是積極爭取省市扶貧對口單位、市直聯系單位、小康工作隊駐點單位的幫扶支持,將扶持資金主要用于解決農村公路建設。五是適當調劑扶貧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與通村公路相關聯項目的部分資金,用于農村公路建設。

3、縣鎮扶持,合力化解。一方面要實行共同受益,分擔債務辦法。(如:洋坪鎮百井至太平頂6.5公里公路建設所形成的52萬元債務全部落在百井村,同時受益的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力公司、電信公司、廣電局、林業局等幾個縣直部門應分擔債務,積極支持予以化解)。另一方面,縣鄉財力也要逐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減少村級債務壓力。積極引導各鄉鎮特別是經濟實力較強的鄉鎮合理調劑部分財力,按一定標準給予村級公路建設的扶持支持,形成縣、鄉(鎮)、村多方籌資、配套投入的農村公路建設融資格局,促進農村公路建設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