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特色社區建設經驗材料

時間:2022-03-27 06:58:00

導語:辦事處特色社區建設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辦事處特色社區建設經驗材料

六角亭街道辦事處面積83.3平方公里,轄4個社區居委會,4個村委會。其中城區居民常住人口24000人,外來人口8000人。城區面積3.7平方公里,是恩施市的老城區。近年來,辦事處把社區建設作為新時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新型社區”這一宗旨,按照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分步實施、梯次推進的工作思路,開拓創新,以點帶面,推動全辦社區建設深入扎實地開展,為社區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本辦特色的建設之路。

一、我辦社區建設的現狀

1、社區教育:長期以來,我辦始終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思想道德建設為根本,以豐富多彩的創建活動為抓手,以不斷提高思想教育活動的感召力和滲透力為指針,著眼于社區市民素質的提高。充分利用各社區市民學校這個陣地,廣泛對居民進行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形勢政策及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利用宣傳櫥窗和樓門文化展示居民自己的詩歌、書法創作等,既美化了環境,又陶冶了情操。二是利用宣傳櫥窗舉辦科普圖片展覽,聘請專業人員講授科學健身、醫療保健,養植花卉等各種技能知識,引導居民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三是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和法律咨詢服務,幫助居民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提高居民學法、用法、守法的自覺性。

2、社區服務:社區服務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是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我辦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積極開展就業、治安、衛生、計生、文化、體育、環境、法律、科普、消防、家政等社區服務項目。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積極為困難、弱勢群體提供社會救助。目前,我辦共有低保家庭1073戶,月發放低保金164579元。我辦努力營造關心殘疾人的社會環境,關心他們的就學、就醫、住房、就業等問題。二是為老年人服務。各社區成立了老年活動中心,城鄉街社區以“星光老年之家”為服務平臺,為社區老人提供棋牌娛樂、圖書閱覽、健身、電化教育等服務。還組織老年人成立了晨練隊、腰鼓隊、舞蹈隊。解放路社區創辦的老年京劇聯社,在州城享有一定知名度。勝利街社區組織的老年人交誼舞會,辦得有聲有色。三是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就業服務。目前我辦共安置“4050”下崗人員公益性崗位44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36人,幫助困難人員就業43人,再就業培訓200人次。四是落實好社區衛生服務。五是婚介服務。勝利街社區2003年成立了婚慶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婚介、婚姻禮儀、婚姻慶典、迎娶新娘等服務。他們的花橋、嗩吶、古裝服務項目深得市民喜愛。

3、社區治安管理:近年來,辦事處以“創平安社區,建和諧社會”為工作目標,以“三三”防控體系和等級管理等形式扎實開展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為城市創造了穩定、祥和的治安環境。

4、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各級政府加大投入,新建的三個露天文化廣場、小公園使社區居民有了游樂場所;二是積極爭取贊助,在全州開展的“百、千、萬”活動中,州政府辦、州人事局、市政協、市電力公司等單位為我辦贊助資金達20余萬元,極大地改善了社區居委會的辦公條件。

5、社區文體活動:各社區每年都組織十幾場大型文體娛樂宣傳活動,如“清江舞大賽”、“展示職業形象風采大賽”、“春節文化活動周”、“拔河比賽”、“籃球賽”等等,參與的居民群眾達10萬人次之多。

二、制約社區建設的因素

我辦的社區建設工作,雖經多方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

1、社區的基礎設施落后。目前,我辦4個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跟不上服務型社區建設的需求。一是公共衛生設施存在問題,有的社區整個一條街僅有一個公廁,且“臟、亂、差”現象嚴重,還有的社區的街道排水設施根本不起作用,成天污水橫流,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二是供水設施不能滿足居民的需要,特別是解放路社區居民大部分因居住地勢較高,長年吃水難;三是很多背街小巷的居民住房均為市房管所的危房,且多是木質結構,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四是辦公設施老化陳舊,絕大多數社區下屬小區及黨支部沒有辦公場所,連最基本的辦公條件都不具備。

2、社區工作人員的待遇普遍較低。社區下屬小區及部分支部工作人員工資一直未得到解決。

3、城區居民生產生活問題未能得到解決。我辦城區每一個社區都有近十家改制企業,城區居民下崗失業人員的面相當廣。目前,有2000多失業人員和3000余待業人員未得到安置。且這些下崗失業人員和待業人員的年齡多數都在40到50歲之間,重新就業的路子很窄,機會很少,導致了這一部分居民的生活十分困難,同時也給社會穩定帶來了較大隱患。

4、老城改造沒有長期和科學的發展規劃。

5、各級政府與社區的關系還未理順。

6、社區工作重心偏離社區管理和服務宗旨。社區工作應突出社區管理和服務這兩個重點,目前,社區還難以做到“以人為本,服務居民”。一是由于經濟條件的制約,往往將工作的重心放在經濟創收上,忽視社區管理服務;二是由于應付上面的指定工作、攤派任務、檢查驗收,社區不能更好地進行管理服務,對居民反映的許多實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7、社區干部的素質參差不齊。社區干部雖經“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產生,但在工作能力、知識結構、業務水平上還有差距。主要原因:一是還未擺脫原居委會的工作模式,對社區工作的定位把握不準,缺乏系統的理論學習培訓,缺少對外部社區建設的了解;二是待遇低,難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參加社區工作;三是部分社區黨員對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不高。

三、加強社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首先,推進社區建設是城市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先決條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市改革的深化,城市人員的“單位”、“組織”屬性逐漸弱化,大量“單位人”變成“社會人”。下崗工人、離退休人員都進入了社區,進城的農民也到了社區。原有的城市管理體制和服務功能已不適應形勢的要求。其次,推進城市社區建設是廣大居民的迫切要求。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醫療、養老、就業等改革的深化,城市居民對社區的服務管理、居住環境、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精神文明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滿足這些多層次、多樣化的要求,就應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第三,推進城市社區建設是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的有效途徑。隨著城市工作重心的下移,社區承擔的任務越來越重,不僅承擔日益增多的管理服務職能,還要協助政府做好下崗職工就業、流動人員管理、調解民事糾紛、維護社會治安、實行計劃生育等多方面的工作。社區必須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強化居民自治組織建設,使城市居民依法管理自己。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

2、增加投入,提高干部待遇。應把社區建設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逐步增加對社區建設的資金投入,加強社區的硬件建設,保證社區居委會必要的辦公經費和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的工資福利。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的工資福利不低于當地城鎮職工的年平均收入水平,從根本上解除社區居委會干部的后顧之憂,才能使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社區建設中。

3、加強協調,完善基礎設施。現在的社區基礎設施,特別是居民區服務設施嚴重滯后,這直接關系到社區建設的水平與質量。建議采取相應措施,解決社區辦公用房和必要的公用設施及解決居民用水難等問題,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社區的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

4、搞好服務,促進共建。一方面,要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以為民服務、排憂解難為基礎,從居民的需求出發,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先解決一些影響居民生活的實際問題,如社區治安、綠化美化、環境衛生等;要通過制定“社區章程”和“公民公約”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發揮社區自治功能,增強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識,完善社區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的各項制度,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認同感和社區自我管理能力,調動居民自覺參加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要通過廣泛開展社區互助和軍民、警民、街企共建等活動,不斷推進社區建設的社會化進程,努力使社區內單位之間、樓群之間、鄰里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助關系。同時,要充分利用畫廊、廣播、文藝活動等形式,宣傳社區建設工作,廣泛深入地發動群眾,大力挖掘社區資源,叫響“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口號,努力營造共建氛圍,培養居民的社區共建觀念,使人人都能自愿地參與社區共建,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此外,要轉變觀念,主動“換位”,逐步變自己與社區的關系由過去的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為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逐步改變行政化傾向,還居民組織的自治性質,為社區組織履行社區建設和發展的職責創造條件。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

5、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制定培訓計劃,分級分批實施。重點加強社區建設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法律法規以及城市管理、經濟等有關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使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更新知識,更新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并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完善,從而推動社區建設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