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建議

時間:2022-08-06 10:30:00

導語: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建議

構建和諧婦女兒童發展新平臺

“十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01-2010年)實施貫徹五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按照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的總體要求,婦女參與社會經濟、決策管理、教育、衛生、法律、環境等領域得到了明顯拓寬和提高,婦女兒童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改善,婦女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婦女整體素質顯著提高,婦女兒童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現狀

(一)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婦女參與經濟明顯增強

“十五”時期,我縣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不斷調整產業化結構,綜合經濟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為婦女兒童事業的健康發展《規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婦女參與社會經濟領域穩步發展,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為婦女兒童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2005年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6070元,比上年增長7.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2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1672元,比上年增長2.1%;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4955萬元,比年初增加10495萬元。

2、人口增長速度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全縣總人口21.6萬人(公安年報數),其中女性10.2萬人。0-4歲人口1.2萬人,女性0.6萬人,0-17歲人口5.7萬人,女性2.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82‰。由于政策宣傳到位,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少生、優生已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為婦女兒童的發展創造了寬松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發展空間。

3、財政收入增長,各項投入增加,婦女兒童生存環境進一步改善。2005年完成財政收入9098萬元,同比增長13.5%。第一產業增加值從2000年的34768萬元增加到2005年39260萬元,增長12.9%;第二產業增加值從2000年26195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45768萬元,增長74.7%,年均增長11.8%;第三產業增加值從2000年的17276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39350萬元,增長127.8%,年均增長17.9%。產業結構比由2000年的44.4:33.5:22.1調整到2005年的34.1:35.3:30.6。實現了由農業經濟的主導型向工業經濟主導性轉型。

(二)、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加強,婦女健康狀況不斷改善

“十五”時期,財政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加大,婦幼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婦女健康狀況不斷改善,兒童保健效果明顯。

1、衛生事業穩步發展。2005年,全縣衛生經費投入495萬元,防治防疫經費168萬元,計劃生育事業費254萬元。分別比2004增長14.8%、增長7.0%和21.5%。全縣嬰兒死亡率為16.67‰,比2001下降4個千分點;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6.67‰,比2001年下降6.34個千分點;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為0.11%,比2004年下降0.35個百分點;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為22.47%,比2004年上升17.45個百分點;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77.69%,比2001年上升0.16個百分點。

2、醫療條件逐步完善。全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56個,其中衛生院10個,擁有病床427張,縣級醫院擁有病床210張,農村醫院擁有病床217張,專業技術人員681人,其中醫師237人,助理醫師153人。原創:全縣都建立了能夠開展婦幼保健系統服務和對基層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培訓的婦幼保健院。7鄉2(鎮)配備了婦幼專干,每個村配備了婦幼保健員,形成了一個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樞紐、村為網點的醫療服務網絡,為婦女兒童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3、兒童食品、用品質量與安全防范工作得到加強。“十五”時期衛生系統嚴格執行《食品衛生與安全法》等衛生法律法規,有計劃地開展了多次兒童食品、用品質量與安全專項檢查,對超市、個體商店、商販及學校、幼兒園食堂進行了重點檢查,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生兒童食物中毒事件,有利地維護了全縣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婦兒受教育人數增加,文化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2005年全縣各類學校128所,其中:高級中學、中等職校、完全中學各1所,初級中學6所,九年制學校8所,完全小學44所,初級小學36所,教學點19個,私立學校2所,幼兒園10所。

1、學前教育穩步推進。2005年,3-6歲兒童在幼兒園0.14萬人,其中:女兒童0.07萬人,占兒童入園率的50%。

2、義務教育明顯提高,男女比例趨于合理。全縣小學適齡兒童凈入學率達100%,其中女童為100%;小學5年鞏固率為99.9%,其中女生99.99%;小學生輟學率從2000年的0.3%下降到0.01%,其中女生由0.06%下降到0.01%;初中入學率為97.10%,其中女生97.10%,比2004年上升1.8個百分點,初中三年鞏固率為97.9%,其中女性97.9%比2004年上升0.8個百分點。

3、成人教育成效顯著,成人識字率女性上升。2005年成人識字90.28%,其中:女性84.98%,比2001年上升0.64個百分點;青壯年識字率98.02%,其中:女性92.94%,比2001年上升0.9個百分點。

(四)婦女就業狀況得到改善,社會保險事業不斷發展。

“十五”時期,由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婦女再就業工作,把婦女就業作為婦女發展重要內容來抓,勞動和婦聯等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婦女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婦女勞動保障政策的落實,使婦女生存、保護和發展明顯增強。婦女就業人員比例保持在40%以上,達到目標要求。

1、婦女就業領域逐步拓寬。2005年,全社會就業人員11.7萬人,女性5.9萬人,女性比重占50.4%。城鎮登記失業率4.2%;分行業看,女性較集中在農業、貿易餐飲、社會服務業和教育衛生行業。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女性擇業就業領域逐步拓寬,金融、保險、電子通訊、房地產等新興行業正在成為婦女就業新渠道。

2、社會保障和福利事業步伐加快。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0.8萬人,女性0.4萬人,占5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人數0.7萬人,女性0.2萬人,占28.6%;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人數0.5萬人,女性0.2萬人,比重占40%;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0.7萬人,其中:城鎮0.2萬人,農村0.5萬人。社會救濟總人數達1.5萬人,其中城鎮0.4萬人,農村1.1萬人。工傷、生育保險2005年下半年正式啟動,參加工傷、生育保險的企業職工人數分別是40人和1800萬人。

(五)婦女兒童法律意識不斷增強。

“十五”時期,隨著我國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普及,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切實維護,我縣政法機關積極開展打擊各類侵犯婦女兒童違法犯罪活動的專項整治斗爭。一是始終對侵犯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強奸、綁架、拐賣婦女兒童等刑事犯罪開展各種打擊行動,2005年破獲強奸案件3起。二是不斷加強對公共娛樂服務場所的治安管理,依法處理了一批人員,查處婦女案件3起,凈化了社會風氣,保護了婦女兒童的人身權利。三是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活動,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條例》等法律法規,營造了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社會氛圍,增強了婦女群眾的法律意識

(六)婦女兒童發展生存環境。一是婦女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不斷優化,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規劃》的社會知曉度不斷提高,重視支持婦女發展的社會風氣日益濃厚,為促進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實施“希望工程”、“春蕾計劃”、“五好家庭”,積極開展文明家庭建設活動,倡導平等、文明、和睦、穩定的家庭建設,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三是改善婦女兒童特別是農村婦女兒童的生存生活環境。全縣加大了對環境保護和生活服務設施的投入。2005年,農村自來水受益率48%,衛生廁所普及率52%,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52%,城市污水處理率2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20%,但與目標還有較大差別。

二、目前××婦女兒童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十五”時期,我縣婦女兒童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婦女自身發展取得巨大進步,兒童優先發展觀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受區域經濟發展和陳舊觀念的影響,目前××婦女兒童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婦女兒童發展呈現出不平衡性。2005年底,我縣農村尚未解決溫飽和因自然災害等原因仍處于絕對貧困的人口3.14萬人,占全縣鄉村總人口的16.5%,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生態脆弱邊遠山村。由于受當地自然、社會條件限制及人的思想觀念的束縛,文化落后、經濟發展較慢,婦女兒童發展水平較低。

2、婦女兒童生存的自然、社會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一是大部分農村的衛生狀況仍然較差。農村衛生廁所基礎設施建設還較薄弱,農村糞便無害化處理率比較低,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和質量得不到保障。二是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還有待加強。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還時有發生,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行為在嚴打下并未絕跡,少數企業在利益驅動工資任然比較低。三是對弱勢婦女兒童的社會救助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四是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活動場所、娛樂場地、影視作品不足,一些非法經營的網吧、電子游戲室、影視廳、賭博室等仍然存在。五是“重男輕女觀念仍然存在,兒童性別差異還未縮小”。六是流動人口中的婦女兒童問題日益突出。流動人口中的婦女生殖保健、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計劃免疫、兒童入園入學等應如何管理,是全縣婦女兒童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3、全縣女性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數為3例,其中女性2例,女性性病報告病例數30例,女性職工享受生育保險覆蓋面不高。

4、少年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整治力度須加強。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一些不健康的東西,腐朽糜爛的生活方式也或多或少地傳了進來,如社會上黃色、暴力的書刊影碟泛濫,黃色網站暴力游戲屢禁不止,這對廣大青少年所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輕者荒廢學業,重者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5、縣鄉發展不平衡。一是在教育方面,表現為縣鄉之間,校際之間辦學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教師不愿到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鄉村辦學條件差的地方去任教,聘請他人代課。二是在婦幼保健和衛生防疫方面,農村醫療衛生和婦幼保健服務技術比較落后,村級衛生保健網絡不夠健全,服務功能較差,遠遠不能滿足當地農民的需要。

三、積極推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婦女兒童是祖國的末來,原創:全社會都要重視婦女兒童工作,各級政府和部門要把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列入重要日事議程,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落到實處,形成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

2、提高邊遠貧困鄉鎮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要進一步拓寬義務教育投入渠道,努力增加義務教育的投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狀況,從根本上保證義務教育的公平、公正,進而有效降低農村輟學率,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精神。

3、進一步改善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服務環境。要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改革,合理安排和增加婦幼衛生、疾病控制等基本衛生服務經費的投入,重點加強農村基層衛生服務網絡的建設和規范化服務管理。一是要建好農村基層醫療保健網絡,提高其婦幼保健的服務功能。二是要重點加強鄉鎮衛生院急救、產兒室建設,創造安全分娩的必要條件,提高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切實抓好母嬰安全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三是要合理解決鄉、村兩級保健人員的待遇問題,穩定基層保健隊伍。四是繼續推廣適宜的醫療保健技術,并大力推行農村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提高婦女兒童享受保健和抵御疾病風險的能力。

4、強化婦女干部隊伍建設。一是要把培養和選拔女干部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實行領導責任制,加大后備干部隊伍中女干部的培養選拔力度。同時,婦女自身也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參政意識,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更好地發揮“半邊天”作用,以“有為”求“有位”。二是要真正把對女干部的提拔使用政策落到實處,充實實職崗位和正職崗位的女干部,為德才兼備的女干部提供發揮聰明才智的平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婦女參政議政和參與社會管理的良好氛圍。

5、進一步完善監測評估工作機制。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監測隊伍,重點抓好縣級和各部門的評估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監測評估工作中存在的經費和人員不足的問題,納入財政預算,進一步完善全縣婦女兒童統計監測數據庫,全面、客觀、真實地監測我縣婦女兒童發展狀況,為進一步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